大家好!我是寝不语,欢迎阅读我的文章!
昨天是我国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祭奠罹难的30万同胞,祈愿和平。
当年30万同胞鲜血染红的地方,现在或已鲜花绽放,抑或高楼林立……和平盛世的繁荣告慰南京城下累累无声的白骨,同时也警醒如今幸福生活着的我们。
我国一直在做一件事,对日本侵华时期相关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为的是牢记历史、警醒后人、珍惜现在的和平!
日军侵占我国领土期间曾在中国内地修建了50余座神社。不过这些建筑在战后几乎被全部拆除、改建。而坐落于南京城区五台山的两幢神社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并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
这处的南京神社建于1939年。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在南京仿照靖国神社的规制与格式建设神社,以祭奠在南京地区战死的日军士兵,祭祀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和国魂大神,神社建筑在1941年陆续建成。抗战胜利后,南京神社被国民政府接收,先后作为军官训练团驻地和童子军总部所在地,并改为“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新中国成立后,该地为江苏省体育主管部门办公用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著名建筑学家童寯的呼吁下,南京神社两座大殿得到保护。
由于该建筑藏身于大院,地理位置十分隐蔽,再加上目前仍用于单位办公,并不对外开放,故一直以来鲜有游人专门前来寻访。目前保存下来的两座神社大殿,其中位于中轴线最北端的“大庙”后部已明显被人为改造,而位于中轴线东侧的“小庙”外立面则基本上没有做太大改动,两座宫殿的屋檐都保留着七十年前的建筑风格。
根据相关图文档案与学者研究,通往南京神社的参道上还有三座鸟居(鸟居是类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参道(日本神社中用于行人参拜观光的道路)的走向仍然保留至今,而鸟居则早已不见踪影,最后一座保留下来的鸟居系最外一道,直到上世纪90年代道路拓宽时才被拆除。
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多年的中国台湾省前前后后修建了近200座神社,在1972年日本与台湾地区行政当局断交后,“内政部”制订了一项新法令“清除台湾日据时代表现日本帝国主义优越感之统治纪念遗迹要点”;其中,清除要点的第一点就是:日本神社遗迹,应即彻底清除。目前台湾省只有桃园神社旧址还较为完好地保存着主体建筑,而大部分的神社旧址被当局拆除或改造为忠烈祠,其中圆山忠烈祠最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