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名闻天下,每到节假日,西湖边挤满了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如果喜欢西湖的风景,又不想去挤人堆,在西湖以西,有个鸟鸣境幽的好去处,那就是茅家埠。
茅家埠位于杨公堤西边,其名源于明清时村口埠头布满茅草,野趣横生而得名。景区面积很大,游人不多,清静淡雅。找了个周末,我们去茅家埠寻古探幽。
这里原先是著名的“上香古道”的起点,香客们在这里下了船,沿着古道直奔天竺、灵隐。沿途寺庵、斋堂、商铺鳞次栉比,游客络绎不绝。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从湖滨到灵隐开通了公路,这条“上香古道”才渐渐沉寂,现在的茅家埠反倒成为游人如织的西湖边难得的清幽之地。
沿着木板搭起的宛转小径漫步于疏竹丛苇间,或是在茅草亭中静坐听风,“淡抹”的西子便活现在眼前。
景区中有一个茅家埠村,旧时在此居住的大多是茅姓人家,以采茶养蚕为生。村中一条小街,也是上香古道的一部分,原先商埠云集,酒肆茶楼林立。
近年来,随着周边茅家埠景区的开发,原本隐在山间的一个小村庄,现在已经变成远近人们休闲的好去处,约个三五好友在这里品茗饮酒、打牌聊天,度过一个快乐的休息天。
村庄的大部分房屋改建成民宿或者农家乐,有中式的适合家庭聚会,也有小资的,供三五好友小聚或小情侣们约会。那舍、小筑,听着名字就很有味道。
鸟鸣境幽,山林野趣,已经成为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人们放松心灵之地。
我们在村中找了住处,在村中闲逛一会。村中还有村民住着,体会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们出村穿过龙井路到了对面的茅家埠景区,湖边一幢醉白楼,不知道李白当年是不是曾经醉倒在这里。
沿小径往北,有一片餐饮茶歇聚集之地。内里有一个都锦生故居,可惜没有开门。
沿着水边堤岸一路北行,到得湖边,豁然间视野大开,眼前一桥横卧湖面,桥名为玉涧桥。
登上桥顶,近处亭台楼榭,远处湖光山色,清新淡雅,耳目为之一新。
过桥沿湖边往东,可以看到通利古桥,三、四百年前,远途来杭去灵隐、天竺寺烧香的香客,航船经过此桥后,就要上岸徒步了。
茅家埠湖面不大,树木茂密,适合水鸟栖息,沿路走去,看到很多“打鸟”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或在湖边,或在亭沿,耐心地等待着他们要捕捉的飞鸟出现。我也学着样,打了一会鸟,可惜装备不佳,聊以自娱了。
沿着湖边继续往东,到底就是杨公堤,沿着杨公堤往南走到龙井支路往西绕回,走到三台山路后往南,可以到茅家埠景区的南面走一走,这里也有很多古迹和秀丽的风景。
近浙江宾馆的地方,有苏东坡大麦岭摩崖题记,位于路边的小山丘,很容易错过。1090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知州时,与王瑜、杨杰、张寿同游天竺过大麦岭时所题。可惜大部分已经损坏,残存的部分被一座亭子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过浙江宾馆后往西边小径到湖边,这里有个乌龟潭景区,溪水潺潺,古桥苍桑,古木参天,景色秀丽。
南边有于忠肃公祠和于谦墓,祠为祭奠于谦所建,于谦是明代的民族英雄,他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雄”。可惜铁将军把门,不能入内凭吊了。
过一马路,有几处老宅,现在改建成紫萱度假村,设计顺应自然,几幢不大的小屋散落其间,与景区融为一体,没有突兀之感。
一路走来,间或洒落了几点小雨,雨后转晴,星星点点的阳光透过树杈印在青石板上,透出一丝古意。
雨后的常青藤更加绿意盎然。
无意之中竟然撞进了大名鼎鼎的湖畔大学,马云创办的这所大学据说是目前世界上录取率最低的一所,没有之一。
大学南边有个子久草堂,是个茶室,以黄公望(字子久)命名,据说是黄公望旧居改建,走得乏了,在这里闲坐一会,静静地享用一杯清茶。
湖边还有一座武状元坊,嘉定七年,右榜武状元刘必方在南高峰麓赤山道口立武状元坊,2003年重建,以志古迹。
站在武状元坊这边望向湖对岸,霁虹桥如长虹卧波,静伏水面。
半天时间在景区里兜兜转转,回到茅家埠村时已是暮色半合,村口有家名为“弄堂里”的餐厅,环境优雅,品质上佳,价格公道,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第二天醒得早,起来时看到村中的大爷大妈已经在湖边锻炼身体了。
我走到杨公堤边,想拍个日出的照片,天边一直云遮雾绕,没有看到太阳升起,但是朝霞印满了东边的天空,早起的船工在准备一天的工作,却也给我呈现了难得的美景。
那么,你也找个双休日,到这清静的茅家埠来走一走,歇一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