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正确对待物理选科,从个人实际出发决定是否选择物理

2022年07月12日03:33:30 热门 1020

我是李老师,23年高校教师,山东省教育厅高考政策宣讲团专家成员,长期关注高考与青少年教育发展相关内容。不一样的观点,源自李老师对高考政策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领会与把握!

本头条号高度垂直于高考升学相关内容,您的关注、收藏、点赞、留言都是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关于选科,我从2019年9月份开始,有多篇文章,有数据,有公式,已经详细论述,大家可以翻一下看看。

新高考选科:正确对待物理选科,从个人实际出发决定是否选择物理 - 天天要闻

物理,成为新高考改革绕不开的话题!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几天看了山东省内某知名公众号一位专家写的一篇文章,提到2020届新高考物理考生赋分吃亏了,因为选科人数少,赋高分的少了;同时提到,物理题目难,所以物理的满分少了,如果题目易,满分会更多一点。

这两个观点,我都不赞同。

首先,新高考的等级赋分制,其根本目的,就是消除不同科目之间的难度差异,不能让难度高的科目学生吃亏。

2018年3月28日,省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解读《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座谈会上,主要领导提出了"高校选科"与"学生选考"之间的关系的三个还给和三个联结。

所谓"高校选科",是指高校按照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确定高中学生报考本专业必须学习的等级考试科目。所谓"学生选考",是指高中学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和自身兴趣、志向和学习优势,综合分析自己要选择哪三门学科作为自己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

三个还给:把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把办学自主权还给高中;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三个联结:一是学习兴趣的联结;二是专业学习基础的双向联结,"高校选科"与"高中选课"的对接,推动的是高中学生对必备的专业学习基础相关课程的学习;三是综合素质的双向联结,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志性成果纳入高校招生依据或者参考,考察的是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高校专业学习的相关性。

因此,自由选科,是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任何对该方案的调整,学生选择权的缩小,都是与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与选科相配套的是解决不同考试科目难易程度的不同带来的原始分数的不同,一是平均分数的不同,二是高低分段的扎堆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选科将成为纸上谈兵,最终成为空谈。

新高考的自由选科,打破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竞争群组的不同选科的考生,在一个大的竞争群组中,产生竞争关系。比如: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的考生和选考政治、历史、地理的考生,都可以报考没有科目限制的语言类专业。两者在报考同一院校的同一语言专业时,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对比。

因此,在不同选考科目的计分上,必须采取一种机制,使得不同选科、相同名次的考生的得分具备等值关系,才能衡量两个不同选科考生在同一竞争群组中的位次差异。

无论出题人如何高明,都不能避免不同科目、不同出题人等因素造成的不同试卷的难度、信度、区分度等等的差异,而难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有科目本身形成的。

如果不进行技术处理,使用原始分数,就会产生田忌赛马投机行为

在这种需求下,等级赋分制应运而生。

等级赋分制的详细计算办法,本头条号2019年11月份多篇文章已经详解,不再赘述。

等级赋分制解决了不同科目不同难度试题差异造成的原始分的平均分差异,也解决了在不同分数段扎堆的问题,按照统一的等级梯度,依照考生原始考分的位次,重新赋分,使其满足同样曲线的分数分布模型,实现了不同科目考试成绩分布的正态分布归一化,消除了因难度不同而形成的平均分不同、高低分分布规律不同的差异。

等级赋分制的核心思想:考生的赋分,与试题的难度无关,与原始分数分布无关,不同难度、不同人数的科目,最终通过等级赋分制后,都归一化成为一个统一的正态分布曲线(如下图)。

新高考选科:正确对待物理选科,从个人实际出发决定是否选择物理 - 天天要闻

山东新高考的等级考科目,通过赋分制后,都形成同一个正态分布曲线。

其次,选的学生少,赋高分的比例不变,实际赋高分的学生就少了,那么选物理的考生就吃亏了?这是一个伪命题。

选考科目的分数分布,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在8个分数区间中的,因此,选科人数少,分布在各个区间的人数自然就少。2020届考生,物理选择人数偏少,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实际赋得高分的学生就少了,那么选物理的高分考生就少了,这是不是说明选物理的考生吃亏了呢?

这是一个伪命题!

原因有二:

一,选科人数少了,赋高分的少了,但不要忘了,赋低分的也少了!因此,选择该科的学生赋高分和赋低分的可能都朝一个方向变化,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呢?这显然不能朝你希望的方向去理解,两个可能都是有的!

二,比如,原本有20万考生打算选择物理,小明处于6万名,名次百分比30%,如果增加了10万名考生,30万考生选择了物理,在这30万人中,小明的名次百分比会是多少呢?我们会简单的认为,分母变大了,分数值就小了,因此小明的名次百分比就靠前了,赋分就会增加,就会沾光!反之,如果选择的人少了,分母就会变小,分数值就会变大,名次百分比变大,赋分就会减小,就会吃亏!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明的名次,会不会不变?我们所做的分数值 的变大变小,只考虑了分母的变化,没有考虑分子的变化。很多同学都理想的认为名次没有变化 ,或者变化与分母不同步。当选科人数增加时,小明希望都增加在了他的后面,这其实不就是让别人都给小明做分母么?小明这样想,别人不这样想么?所以,小明就是一个任何位置的考生,因此,名次不变或者名次百分比变小的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反之,名次百分比变大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选科人数的多寡,对于考生本来所处的名次百分比,并无影响!这是一个大家必须接受的现实!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偏差,是造成2017级物理选考人数偏少的最重要的原因!

新高考选科:正确对待物理选科,从个人实际出发决定是否选择物理 - 天天要闻

选科人数多寡不影响赋分!

第三,如果题目简单一些,满分就会更多一些,这个结论不正确。

理解了上述两个观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选科人数一定了,各分数段的人就成为定值了。

题目简单,并列最高分的人不一定多,扎堆不一定在满分或最高分,反之题目难了,也不一定并列满分或并列最高分的人就少!

题目难与易,与赋分的满分人数多少,并无必然关联!

物理到底选不选呢?

李老师曾经分析,2020年首年新高考录取中,物理考生占尽了便宜(《新高考选科:正确对待物理选科,从个人实际出发决定是否选择物理 - 天天要闻

物理到底选不选呢?

物理,不要区别,对待物理,像对待其他学科一样!选科的基本原则:赋分最大化的原则、专业需要的原则、兴趣的原则!

把本人的历次考试各科名次分别相加,按照 和的值由小到大排列,如果物理排在前三,果断选上,如果排在第四,本人又喜欢物理或者想学习理工科,果断选上!

如果物理排在第五甚至第六,与前四的差距较大,就不要选,选上会拉低你的赋分的!

讨论

各位家长、考生和老师,对于山东新高考选科,您怎么看呢?物理到底怎么选?欢迎留言讨论!#山东新高考##新高考选科##物理#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