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研究慈济善的经济,善的管理

2022年07月11日22:35:31 热门 1885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研究慈济善的经济,善的管理 - 天天要闻

前台北医学大学校长,现任慈济基金会阎云董事,在法脉宗门营中专题演讲。(摄影者:郭雪珍)

慈济从「竹筒岁月」的日存五毛买菜钱,汇聚点滴的爱心力量,带动起台湾慈善风气;五十二年后的今天,社会环境已与过去大不相同,面临惊天动地的改变与挑战。

前台北医学大学校长、现慈济基金会董事阎云受邀,以「慈济:过去、现在与未来!」为题,在「2018年慈济志业体同仁法脉宗门精进研习营」中,与大家分享慈济四大志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因应的方法。

其中谈到慈善里有没有经济?阎云提及数月前与剑桥大学校长前往慈济人文志业中心,与大爱电视叶树姗总监等人一起交流讨论,只要没有一毛钱放到自己口袋里,就是「善的经济」,就是「善的管理」,而这也是文发处主任何日生目前在剑桥大学当访问学者所进行的研究重点。

做大事的愿力

「我认识慈济是1993年,当时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因缘的巧合。」那一年7月,阎云搬离居住十年的美国东岸,前往位于西岸洛杉矶、以骨髓移植为主的肿瘤医院──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City of Hope)担任骨髓移植医师。

同一年,台湾政府修订《器官移植条例》,放宽骨髓捐赠必须限于三等亲的规定,并请托慈济成立「骨髓捐赠资料中心」。慈济跨海向阎云请益,并邀请他共同参与;只是阎云心里纳闷着:「骨髓移植的学术、技术问题复杂,为什么要处理这么复杂的事?」

除了医疗技术问题,成立骨髓捐赠资料中心需要庞大的经费,在许多国家都是由政府出资筹办与营运,未见由民间团体组织来承担。阎云多次返台会见证严上人,也不断向上人提出询问,「何必做这么困难的事?」然而上人轻轻一句「头目髓脑悉施人」,这分一心坚持做大事的愿力,让阎云受到了感动,于是尽心力投入参与。

由于大家共同的投入与成就,让慈济骨髓捐赠资料中心(现更名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骨髓数据库,截至2018年9月30日总计有四十二万七千多笔资料,送髓到三十一个国家地区,抢救五千一百二十个生命与家庭。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达与进步,骨髓移植也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取髓方式,捐髓者需要进手术房全身麻醉,从肠骨抽取骨髓细胞,现在还增加周边血与脐带血捐赠,不仅减低对于捐髓的担心,也增加了捐髓的意愿,同时也对于医疗急、重、难、罕疾病,提供了解决之方。

跨志业的合作

「时代已经与五十年前不一样。」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应用到医学教育,加速经验的成长,能够有效、快速地加惠愈来愈复杂的问题;这样的科技发展,也延伸到慈善工作。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研究慈济善的经济,善的管理 - 天天要闻

慈济四大志业主管与同仁专注聆听。(摄影者:郭雪珍)

目前慈济与中央大学合作,教育同仁与志工操作空拍机,广泛运用到防救灾工作──灾前可以勘灾地形地貌,对于容易发生山崩或土石流的地方,事先提出预防性防灾准备工作;灾后则可在难以到达的地方,收集受灾地区的毁损与街道状况,以拟定救灾动线与物资发放规画。

「1993年我所认识的慈济,与现在的慈济已大不相同了。」科技引导着我们每一个人改变,而组织制度也有了不同的调整,例如慈济董事会改组,深化法脉宗门的功能,使得法脉宗门的传承得以落实到慈济四大志业,彼此之间又能互相协调与沟通。

跨志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阎云以长期照护(简称长照)为例说明。长照不只涉及医、病,也关乎养、安,医、病是医疗志业的范筹,养、安则是慈善志业的焦点。

台湾已经开始步上老年化社会,阎云建议要建立如上人所倡的「老扶老」,老人才懂老人的心理,应该由老人来照顾老人,由健康的老人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彼此互相帮衬,让大家都能过一个好的老年生活。

台湾早期以保险的方式来做长照,大家预先存钱,等到老年再领出来使用;后来推动GDP,然而生产总值并非固定不变,浮动预算难以维持良好的长照质量。

随着政府推动长照2.0政策,慈济也逐步建立长照网络。长照1.0是「慈善」,就是帮助贫苦弱势,长照2.0则是「医疗」。阎云说,由于慈济有五十年长照1.0的经验,可以快速地结合慈济医疗网,转型进入长照2.0,同时把环保志业与长照结合,成为慈济长期照顾的特色。

慈济大学与慈济科技大学同样面临少子化的冲击,怎么办呢?

大约一年前,教育志业蔡炳坤执行长召集了许多人,包括中研究廖俊智院长等人一起来探讨如何面对,其中也曾讨论是否让两校合并?或者是转型?在分歧的意见中,大家想起慈济的教育使命,慈济科技大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原住民,「如果我们不照顾他们,几乎没有人照顾他们,因为东部就是靠我们(慈济)了。」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研究慈济善的经济,善的管理 - 天天要闻

阎云校长与人文志业中心副执行长叶树姗互动。(摄影者:郭雪珍)

当大家把讨论的结果,洋洋洒洒地向上人会报,上人说了一句话:「你要尽到照顾东部、照顾原住民的责任。」由于两校的教育使命不同,阎云建议两校共同订定各自的办学目标与方向,也期待两校能不受少子化的影响,继续地成长。

而优质的教育,是靠所有慈济人募心募爱集聚而成,可见慈济各志业之间是环环相扣,无法分别彼此,唇齿相依。

慈善里的经济

经过五十多年,慈济也有着惊天动地地变化,不仅面对很多的挑战,也有很多新的承担,例如气候变迁、无明风、假新闻。不久前,曾经有人问阎云,「为什么慈济有事业体呢?你们为什么允许慈济做生意呢?」阎云回答他说:「这个不叫生意,因为善的流转,生意是一个方法。」

几个月前,英国剑桥大学校长来到台湾,在阎云的陪伴下与大爱电视叶树姗总监等人进行交流,其中讨论到善的经济、善的管理。「在慈善里能不能谈经济?能不能谈生意呢?当然可以,因为你的利润没有放到你的口袋,你的利润是公诸于天下,所以说,没有一毛钱放到自己口袋里,这就是善的经济,这就是善的管理。何日生师兄目前正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他的研究重点就是善的经济,善的管理。」

阎云提醒每一位慈济人,不但要认知慈济的精神,也要认知我们个人的使命,「同时要面临新的挑战,对于新的挑战要有新的认识,用慈济的精神去重新认识它,审思我们自己的能力,以及我们自己需要弥补的方向,靠大家一起共同来努力。」

(文:吴瑞祥 花莲静思堂报导 2018/10/12)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