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行业大规模外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如何确保就业优先?

2022年07月07日15:22:26 热门 1583


制鞋行业大规模外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如何确保就业优先? - 天天要闻


1月20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日前有报道说,制鞋产业出现大规模外迁,出口受损。请问商务部掌握的具体情况如何?又将如何促进鞋类等传统出口产业进一步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回复记者说:2021年,我国出口鞋靴金额479亿美元,同比增长35%,出口价格延续上涨势头,2021年上涨15%,制鞋产业链供应链展现了很强的韧性,为稳外贸作出积极贡献。

鞋靴是传统产品,也是我国专家学者、政府领导眼中的低端与传统产业,很多人都不太关注。这个产业,毕竟不像房地产那样占据了大部分信贷资金,也不像新能源那样,能在碳达峰当中扮演重要角色,更不像元宇宙那样,具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无数的投资机会。

但2020年8月23日,一代“鞋王”达芙妮国际负债42亿宣告破产,并将彻底退出大陆及台湾省的中高档品牌实体零售业务,导致国内7000家达芙妮门店倒闭,其中有一家的经销商是我朋友。所以读到商务部回复记者鞋靴出口这一则消息时,我感觉有些话必须要说说。

一、2021年我国鞋靴出口金额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创下30年来的新低。


制鞋行业大规模外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如何确保就业优先? - 天天要闻

海关总署公布的2020年鞋靴出口金额,是381亿美元,2021年虽然增加到了479亿美元,但也只增长了25.7%,也比出口总额34.8%的增幅低。鞋靴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只有1.4%,创下30年来的新低。

大家看看国证大数据制作的“2001-2021年中国鞋靴出口金额增长率、在出口总额占比曲线图”,有两个趋势十分明显:

一是鞋靴的出口额,从2001年的101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的最高峰562亿美元,此后在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升级政策中,逐年下滑。2015、2016、2017年同比分别下滑4.8%、11.8%和2.3%。2018和2019年同比,均小幅增长1.7%,2020年疫情期间,鞋靴出口额大降20.1%。

所以我想说,2021年的鞋靴出口增长,实际上是因为2020年下降幅度大,基数低;也因为汇率上涨。如果剔除汇率上涨因素,以人民币计价的鞋靴出口额仅比2020年增长17.8%,只是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实事求是地说,这跟发言人所言是两码事。

二是从鞋靴出口额在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也可以看到鞋靴产业在产业升级实施过程中的萎缩问题。20年前,鞋靴在出口总额中占3.7%,此后一路下滑,但在2015年前,还基本稳定在2.4%左右。之后鞋靴占比又开始下滑,到2021年的占比只有1.4%,比2015年的占比下降了42%,比2001年的占比下降了62%。

二、鞋厂外迁,六年中国制鞋业出口累计损失至少660亿美元。


制鞋行业大规模外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如何确保就业优先? - 天天要闻


从2014年启动的、从东莞开始推进的腾笼换鸟式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低端制造业、纺织服装产业、鞋帽产业、箱包产业等带来严重冲击。从当年开始至今,这些产业一直在向越南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东南亚转移。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东南亚制造业的崛起,使中国制鞋产业出口额从2014年的高峰不断回落,6年累积缩减了660亿美元,平均每年缩减110亿美元。以当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测算,6年损失额为4300亿元人民币,年均损失720亿元。

亚洲是全球制鞋厂的集中地,中国制鞋业近20年向全球出口数十亿双鞋。即使产业外移,出口额不断萎缩,2021年鞋靴出口数量仍然接近82亿双,75.8亿地球人,人均1.08双。但中国鞋靴的出口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在世界鞋靴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

很显然,鞋靴虽然属于传统产品,但也属于生活必需品。鞋靴的总体需求,还是在逐年增长的。我们的鞋靴出口下降,份额减少,必定有其他产能弥补,扩张!

第一财经》披露,许多制鞋龙头已经在海外设厂,中国制鞋大厂华利、丰泰裕元、钰齐的产能布局明显向海外转移,尤其是越南。其中,华利有90%以上的产能位于越南;丰泰、裕元在2020年的越南产能占比分别为56%、46%。

疫情前越南的制鞋产业出口稳步攀升,Wind数据显示,越南每年对外出口的鞋类在2010年之前不足50亿美元,在2019年已经达到183.18亿美元,10年翻了3倍多。

中国制鞋厂向海外转移,带动全球制鞋业逐步向东南亚转移。葡萄牙鞋业协会(Apiccaps)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是全球鞋履生产的集中地,2020年产量占比高达87.6%,遥遥领先于其他大洲。

分国家来看,2017-2019年中国蝉联世界鞋履第一大生产国,但产量占比由57.5%下降至55.5%,而位居第二至四名的东南亚国家印度、越南及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合计占比分别为19.6%、21.4%、21.6%,呈上升趋势。全球鞋履制造业正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三、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升级政策不仅促使制鞋业外迁,还缩减了大量劳动岗位。


制鞋行业大规模外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如何确保就业优先? - 天天要闻


不少东莞人、广州人在自媒体发文感叹,十年前在东莞、广州吃一顿饭,几百块钱的饭店大家都排着队去吃,现在客人寥寥无几,广州街头摆地摊卖十几块钱东西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其实,这一切的萧条是简单的腾笼换鸟式产业升级的失败。广东有经济学家评价产业升级时说:“腾龙换鸟换来个鸟——这个鸟就是什么都没有。搞残了一堆原有的产业。”


制鞋行业大规模外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如何确保就业优先? - 天天要闻


我们从国证大数据绘制的“2021-2021年广东省和全国GDP增速对比图表”中可以看到,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领先全国的广东,从2015年开始,与全国GDP增速的领先度不断下降。2020年广东GDP增速与全国持平,到2021年,广东GDP增速比全国低0.1个百分点。不论是东莞经济增长在广东垫底,还是广东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GDP从领先全国到落后全国,都向我们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曾经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广东经济,因为腾笼换鸟,已经风光不再。

广东经济发展失速的趋势,是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最前沿发出的信号。

最为严重的是,脱离国情的腾笼换鸟式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劳动岗位外流,加剧了就业形势,推高了失业率。

据统计,仅2015年内,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导致东莞4000家制造企业倒闭,这些倒闭的企业含括了,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塑胶制造、纺织服装,可以说曾经支撑中国制造业的四大天王无一幸免。

传统制造业,比如纺织服装、鞋帽等,一般百万产值可以提供一个劳动岗位,并带动上游配套产业增加0.5个就业岗位。2015-2021年,鞋靴业出口年损失720亿,就意味着10.8万个劳动岗位的消失。


制鞋行业大规模外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时如何确保就业优先? - 天天要闻


近10年来,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也印证了传统制造业外迁给工业生产、劳动力就业带来的巨大影响。2011年之前,工业增加值在GDP中还占40%以上,2014年,还有36.2%,到2020年,已经下降到30.9%。比腾笼换鸟的2014年降低了5.3个百分点,对应减少了6万亿GDP,相当于流失了900万个就业岗位。

四、稳就业、保民生,也要容忍并鼓励传统制造业的投资与发展。


2021年,我国有8亿劳动力,新增就业1269万人,失业率为5.1%,约4100万人失业。另外我国独有的一个介于就业与失业状态之间的“灵活就业人员”,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披露这类就业人员约2亿人。如果把这部分无法求职就业而不得不自谋生路的、收入基本没有保障的人也归入失业人口,我们的失业率是多少?

2022年,仅大学毕业生就有1076万人,还有700多万未上大学的青年人进入求职阶段,需要新增大约1800个就业岗位才可维持5%左右的失业率,今年的就业状况更为严峻。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引发热议。其数据显示,该校2021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3.78%,未就业率为26.22%。这一数据与人们印象中高达95%的大学生就业率有一定差距,却让不少网友点赞,称其为“良心数据”!站在就业者5%塔尖的211大学毕业生尚且有26%以上的失业率,其他人的就业困难可想而知。俗话说一叶知秋,华师的毕业生失业率,也许是真实失业率的一个缩影。

失业率高企,对民生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社会保障是极大的考验,对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也是一大难题。2020年,中央提出“六稳”“六保”要求时,稳就业、保就业就摆在第一位。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和社会稳定的根基,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

稳就业就必须发展经济。当然,发展高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幅员辽阔、14亿人口的中国,要保就业,在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也要容忍并鼓励投资和发展传统产业。

发展高新产业门槛很高,需要有知识产权、有高素质劳动者、有比传统行业大得多的投资。而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投资者,是缺乏资金与技术投资高新产业的。失业的农民工、没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也很难进入高新产业就业。简单的腾笼换鸟,淘汰传统制造业,都向高新产业转移,这应该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从沿海到中部、从中部到西部的经济发展层级来看,即使沿海地区需要产业升级,低端传统的制造业,其实也应该向中西部转移,也不是驱使他们向东南亚迁移。14亿人口的中国,幅员辽阔,也完全有条件在不同的区域容纳不同层次的产业。

【作者:国证大数据 徐晓伟】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