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四爷是《骆驼祥子》的一个重要人物,总共出场了四次,分别是:
第一次出场——土混混
第二次出场——车老板
第三次出场——算计者
第四次出场——老头儿
一、第一次出场——土混混
刘四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祥子从兵营里逃出来后投奔的地方——人和车厂。没有家的祥子住在人和车厂,刘四就是车厂的老板。
(一)外貌特征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象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高儿,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
影视剧中的刘四爷
这次出场很亮眼,可老舍先生重点并不是描写刘四光头虎的形象,而是娓娓道来了刘四出身——土混混。既然是土混混那这位虎爷都混了什么,干了什么为生呢?
(二)“虎爷”都混了什么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府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各种混,除了当“库兵”这个守仓库的营生还能勉强称为职业外,其他的一点儿都上不了台面,更别说用“高大上”来形容了。
“虎爷”刘四
刘四就这样混下去,一直混到了监狱里,混到了民国时期。这个混混发现怎么混都绕不过一个土字。
于是混刘四才开了个车厂,不过也不是谁想混就能混的。刘四的混也是需要相当的资格与本事。那就是
(三) 资格与本领
力气 心路 手段 交际 字 号
1.力气大 ——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2.心路多 —— 刘四的心眼心计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比如当祥子说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卖骆驼的钱给刘四爷保管的时候,刘四不着痕迹的问祥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刘四问的目的很简单,怕祥子的话有诡辩。万一那三四块钱是抢了来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目的性藏在巧妙的问话里。
祥子回答到:“还是绕西山回来的,怕走大道教人追上,万一村子里的人想过味儿来,还拿我当逃兵呢!”
刘四听着祥子的急忙解释,他才放心的收下钱。这是多么缜密的心思啊!
3.手段狠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忽忽的,仿佛一脚蹬在天堂,一脚蹬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4.交际广 —— “给他磕头祝寿”,“许多老朋友也赶着来贺喜”让他很是“自傲”。
5.字号硬——名气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的帮忙,这叫作‘字号’。”这被祥子形容为“厉害”,“讲面子,叫字号,决不一面儿黑”,好像黄天霸一般值得崇拜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物无论做什么或者他具有什么样的的外在表现形式,什么样的外壳,他的内在都具有土混混式的管理特质,当人和车厂老板的刘四遵从“三不”,集中体现了土混混的力气大、心路多、手段狠、交际广、字号硬的特质。
……
二、刘四爷的第二次出场——车老板
这次的场景是刘四在为自己的寿宴做前前后后的安排与准备,这个时候刘四的形象集中表现为像一个小爬虫一样的车老板的形象。
(一)刘四的寿宴
刘四爷因为要庆酒、要热热闹闹的办回事,所以第一个要塔一个体面的棚子,之后各种忙碌,祥子为他准备腿都跑细了。
经过繁琐的准备,“刘四爷各处巡视了一番,处处花红柳绿,自己点了点头。”
刘四的寿宴
准备了那么久,图个喜庆与热闹无可厚非。但是准备出来的东西,格调却很低。
老舍先生的幽默调侃劲儿就这么表现了出来,对刘四的微妙的嘲讽就可见一般了。其实这次刘四的出场设计得很巧妙,整个庆酒忙忙碌碌的是祥子而刘四爷是监工的,两人之间关系类似于工人与监工,只不过工人所有的劳动都是免费的。
老舍先生对于刘四如何给祥子安排工作的介绍很简短,但是却详细的写了刘四对他寿宴前后车夫的安排。
(二)刘四对车夫的安排
刘四让祥子告诉大伙儿,明天落座儿,晚半天就有亲友来,四点以前都收车,不能出来进去的拉着车乱挤!明天的车份儿不要了,四点收车。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心!后天正日子,谁也不准拉车。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亲友们吃三个海碗,留个冷菜,六个炒菜,四大碗,一个锅子。我先交代明白了,别看着眼馋。
巴尔扎克说过:“社会分成许多节,下一节的人拼命往上爬,而上一节的人反过来有竭力阻止下一节的人往上爬,爬上上一节的人反过来又竭力阻止下一节的人往上爬。”这种安排的背后尽显刘四爷的小心思:
刘四对车夫的安排
也难怪车夫们心里也窝着一股愤愤不平,况且刘四的话那么难听,仿佛他办寿宴,车夫就得老鼠似的躲起来。刘四有意强调自己比车夫高出一个阶层,拼命强调自己与车夫不同行的身份。刘四努力隐藏自己与车夫有联系的事实,并且给车夫们强调:
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
这种蛮横话的背后是刘四努力的不想给大家留下一个自己与下层人为伍的形象,强调自己是车老板的身份。说明了刘四想要努力的跳出下层的层级,其实我们都有所感觉在我们做事的时候越努力就说明我们越在意,越掩饰就表明自己内心越焦虑,这说明了刘四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阶层。
老舍先生并没有写他想高攀什么人,刘四只是沾沾自喜于比身边那些人强。他想要在自己那个混混圈里显得混得不错就够了。
他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在自己的“庆九”宴上很满意。因为“那些老友的穿戴已经落伍,而四爷的皮袍马褂都市新做的。以职业说,有好几位朋友在当年都比他阔,可是现在——经过二三十年来的变迁——已越混越低,有的很难吃上饱饭。看着他们,再看看自己的喜棚,寿堂,画着长坂坡的挂屏,与三个海碗的席面,他觉得自己确是高出他们一头,他‘改了良’。”
我们看着刘四准备出来的排场会感觉有点暴发户、土财主似的排场。这个席面的安排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刘四土混混似的审美习性一切以面子为第一要务。刘四这个车老板将来能有大作为?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