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高大上”的骗子有点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给朋友圈带来了不少欢乐,几乎可以媲美当初能治百病的保健品“权健”了。
第一波欢乐
关键词:量子波动速读班
这一波翻书的欢乐,持续了两三天了。
培训机构说,“真正的量子波动速读甚至都不需要使用眼睛来参与阅读,而是使用HSP能力里面的透视能力、心灵感应等能力来接收波动的信息”。1-5分钟可以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哦,还可以复述出内容。
量子+波动+速读+HSP能力,这几个概念是如何叠加在一起的?实在让人佩服此教育机构的想像力。
我最近一直在看量子物理方面的书,怎么就没有这种想像力呢?
据说,这家机构在全国展开业务,杭州、驻马店、深圳等地均有类似机构开展相关培训,收费在6000元半年到26万“终身制”不等。(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大家都在感慨,“现在家长的钱太好骗了”,这种收智商税的产品都能玩起“终身制”?你们看看,都是你们这些家长“望子成龙”搞的,活该!当然,这种所谓的“教育机构”该治一治了。
第二波欢乐
关键词:30万投入0转化
这两天的朋友圈还有一个关键词:“假流量”。
30万投放0转化哦,现在的流量啊,都是假的。这个创业者还真的有点可怜的。同作为创业者的我,也心有戚戚焉,毕竟我们也经常踩“坑”啊~~
再看看那篇首发的文章,投放广告的创业者,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呢~~
大家想了解详细故事,就直接去搜搜吧,各大网站都有。
简单说来,是这样的——
这个创业青年找到了WB最大的MCN蜂群传媒做投放,蜂群给他们找了一个300多万粉的大V,拍了一个VLOG,视频播放次数数百万,下面的评论都是“买买买”、“下单下单”,但是最后,下单量却是“0”。
我一看就笑了。
博主为了赚钱刷量;MCN机构为了赚钱刷量;平台方对僵尸粉、刷数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怎么抬高市值呢?大品牌方的公关公司拿着假数据去向老板邀功。。。
这不是现在很“正常”的事情吗?否则,谢娜上亿的粉丝从哪儿来?明星们上百万的转发从哪儿来?
你投放广告,竟然不事先了解一下,创业者的钱实在太好骗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我好奇地上这个创业青年的天猫店逛了逛,看看这个创业青年的新科技产品究竟是什么,原来画风是这样的——
所谓新技术就是——
这个EEFit分子专利技术,又称依飞专利,在网上是搜不到的。
依飞的新闻通稿是这样写的,看你能不能读懂,反正我这个数理化业余爱好者,是看不懂的——
产品页面上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各国各地区专利,也模模糊糊——
哦!原来是“骗子骗了骗子”。
幸好,有前面的MCN与博主、平台的共谋,否则,被割韭菜的不又是消费者了吗?
第三波欢乐
关键词:走路赚钱
今天还有一则关于“趣步APP”新闻,和金融有点关系了。
这个趣步APP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频繁被质疑了。
趣步的模式是这样的——
利用区块链技术以人体运动计步来计算“糖果”产量,
每走一步就能产出“糖果”,
糖果现在少,所以价值很高,
会员如果不满足于自己走路获得的“糖果”,可以自己投资购买,
“糖果”交易产生的现金收益,平台收取交易费,
(怎么听起来像炒比特币一样?)
这是趣步群里的宣传——
我都不用分析这个APP为什么会被立案了吧,这样的画风,只要是理智的人,都知道是骗局,是非法传销啊。
一批无良骗子,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利用人的好奇和贪念,还有对健康的关注,造出一个奇葩的产品,然后以传销的方式疯狂圈人。
什么“走路就能赚钱”,“糖果”的钱从哪儿来?还不是圈的消费者的钱?最后剩下一堆没有价值的虚拟“糖果”。
我们不是常常对家里的老人“恨铁不成钢”吗?怎么总受骗啊~~其实,短短两三天的这几个骗局、连环骗局显示,受骗的可不只是老人。
很多朋友常常会在后台问我,这个产品是不是骗人的,那个平台可不可靠?
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让大家避免受骗(捂脸)。
对于金融类产品,我只有一句提醒,超过8%的产品都有风险,请谨慎;高风险高收益。
对于打着高科技“高大上”术语旗号的产品,请远离。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什么量子波动速读啊,都是骗没文化的人的。真的不是哦,我身边就有很多高学历的朋友也常常掉坑,有的还在坑里趟着呢。
当那些骗子正好切中你的痛点时,还真的不好说。
想要远离骗子,保持清醒,我们还是多“翻翻书”吧~~不过我建议大家翻翻《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初中生就能看懂,催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也学习学习吧,不要只看鸡汤书籍了。HH。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