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2022年07月02日01:36:02 热门 1781

黄欢,四川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2015年6月毕业于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于2019年4月被录取为四川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生。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黄欢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一个职高生经由对口升学考入211大学,进而与普高生同台竞技,以优异成绩成功考上研究生,“惊掉了一地下巴”。其实意料之外的结局尽在情理之中,那么黄欢的逆袭是如何实现的呢?希望下面这篇访谈能够给在学业上感到困惑迷茫的学子及广大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一点教益和启示。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初中的时候,成绩有过高光,也有过晦暗,后来因为贪玩,迷恋网络游戏,中考成绩落得个不上不下,中考考了490分,当年普通高中分数线480分。我爸对我说,你这个成绩去了普高也不一定能上大学,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你还是去学门手艺吧。我当时再三考虑,人生在世,读书并非唯一出路,于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工程校学门手艺。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听是听说过,不过感觉很滑稽,职高收的都是些什么学生嘛,就算能考大概也只能考一些歪大学罢。在工程校入学军训过后,听说有高考班的存在,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父母说了说,他们便同意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没准这条羊肠小道真能通往“罗马”。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当时成建制的高考班只有会计和机械两个专业两个班。我最初报的是机械专业,后来父亲听说会计专业也开设有高考班,就想把我转到会计班,说学会计轻松、体面,以后坐办公室,学机械难免会和铁坨坨打交道,一身油污,满屋噪音,还危险。我说,你说的这些情境大概是晚清的吧,而且你看到的都是我们落后地区的,你看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了吗,你看到欧美日本的了吗?父亲被我质问,马上反唇相讥,那你一定是看到了咯?我说,我电视上看到的,别人都是全自动智能化3D打印了。父亲立马被我的这些高大上的弹药轰退了,其实我也只是一时嘴硬而已。我心想,相对于会计我还是比较喜欢机械,男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枪械呀,枪械不就是机械么,我还不到一岁你老人家就给我买枪玩,买了一支又一支,现在竟然看不起机械,再说了,堂堂七尺男儿劳累一点又何妨。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来到职高以后,我在数学这科上崭露头角,可能是职高的数学并不太难,我总能迅速理解与掌握,从而逐渐有了信心,仿佛在这条小路上看见了希望,于是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活跃。后来数次考试总成绩都是第一,但是英语稍差。我的父亲与亲戚对我的学习都闭口不谈,我能感受到他们根本不相信我能考上大学。我的父亲每次看到我的成绩都会批评我,批评我的英语太差,甚至说“就你这个样子,不可能考上,最多考到录取分数线下十分那个地方”。而且,每次回家,他一不高兴就会过来骂我,我知道是我读职高这件事让他颜面尽失、耻辱万分。只有我的妈妈,一直鼓励我,支持我,安慰我,她告诉我你尽力就好,并且相信我能够考上大学。或许是这些质疑与责备给了我压力,我将压力变为学习的动力,重点学习英语。

高中时,数学课代表是我的室友,他很奇特,只学数学,总是和我在数学上面一较高下,我败过几次,也胜过数场。还有一位同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英语最好,总是和我在英语上面切磋,结果也是互有胜负。可能是这种朋辈间的竞争造成的压力,让我不甘人后,不敢怠慢,我的数学和英语,都有所提升。

高三那年,班上来了三个复读生,相对于应届生,他们成绩更优异,我从第一名沦为了第四名。我分析了过后,主要是我机械制图这科有问题。我始终忘不了教我机械制图的杨老师对我的抱怨以及教诲,她说:“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为什么你其他学科都如此优异,偏偏我这科就这般不堪,就因为这个校领导都找我谈过几次话了。”然后我说我也不想啊,但是画图感觉不对。她说:“任何事情都需要从简单到复杂才能看清脉络,画图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再从面到体。”我听了之后,仿佛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照老师的话做,画图如鱼得水,机械制图成绩上去了,我的成绩从第四名回到了第一名,直到最后的高考也是第一。

我们班名曰“高考班”,其实当年只要有意愿的就可入读,甚至有10多个学生是“抓丁”来的,因为当时想高考的人太少,只有从就业班抓了些中考成绩还过得去的来凑够一般班级该有的人数。“强扭的瓜不甜”,他们的心思不在高考,加上学习要求比就业班高了太多,这部分同学于是自暴自弃、逍遥自在,没少惹任课老师生气给班主任添麻烦,为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班主任刘老师和他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智斗勇”。

我们的班训是“团结、和谐、文明、进步”,刘老师请了在书法绘画上卓有建树的蔡老师书写,又和同学们一道逐字剪刻后均匀贴在教室前黑板正上方,教室两侧凸出有四根柱子,仍然由这位老师用宣纸写了四幅条幅,内容是什么“选择了安逸和享乐,也就选择了失败与堕落;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噢,用手机搜搜……是当代女散文家乔叶说的,“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刚好四个分句制成四个条幅。后来教室几经调换,班主任都把这些文字或作品带到新的教室让我们重新张贴,他也经常用这些话语启发我们激励我们。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可能对于许多中职学生来说,能考上一所211大学已是万分荣幸,考研更是天方夜谭。我也不例外,在大三以前根本没有考研的想法,只觉得自己不可能触摸到研究生这样的天花板。直到大三了解了考研的基本情况,才萌生了考研的想法。研究生分为学科硕士和专业硕士,学科硕士注重理论,所以考试内容为政治、英语、数学、专业知识,而专业硕士侧重实践,考试内容为政治、英语、专业知识一、专业知识二。对于中职出身的我来说,理论相对薄弱,所以我给自己进行了定位,如果要考学科硕士就会面临高等数学与大学英语两大难关,成功率相对考专业硕士低太多。我又想即使考专业硕士可能也会很难,脑海突然回忆起大二回母校时,教我数学的周老师对我的教诲,“像你这样适合读书的学生就应该去考个研究生,在读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于是我经过多方了解、权衡利弊,决定考本专业的专业硕士。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岂止辛苦,那段宛如被禁牢笼暗无天日的日子,那种痛苦、枯燥、煎熬,即使现在回忆起来也心有余悸。考研不同于高考,没有老师指导,没有班主任督促,一切的一切都得靠自己。经过分析,我认为,英语是我必须啃下的最硬的骨头,于是我先花三个月侧重于学习英语,我始终坚信“天赋不够,努力来凑”,整天的记单词背语法。关键的后三个月里,我开启了我所谓的“学神模式”,从早上六点起来直到晚上九点都在图书馆学习,上午复习英语,下午复习专业知识,晚上背政治。我先背一本考研词汇,做题时感觉很生涩,于是我又背了一本考研核心词汇,这样我一遍又一遍的背着单词做着题,“唧唧复唧唧”,“again and again”,渐渐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我做完了所有的真题,分数逐渐提升,其他几科的复习也大抵如此。我一天天的计算着日子,终于在第一百零一天后迎来了初试。

考完政治感觉还好,有大部分背过。考英语时,题真的好难,我百感交集,都想缴笔投降不做了,我突然觉得“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有用的”。考专业课,感觉也是一般。考完所有科目之后,我感觉考研真的太难,等着调剂吧,读差一点的学校也是研究生。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2月16日初试成绩公布,我不敢相信,我的成绩竟然比我预计的高了三十分左右,虽然英语和政治两科成绩平平无奇,但专业课堪称优秀,名列第八,我报考的专业招二十三个人,这下我心里有了底,尽管还有复试。那段时间真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雅安雨城的空气更加沁人心脾。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虽然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不相信80%,我只相信100%,所以我拼尽全力的将剩下的20%补足。我又拿起了单词书,听力资料,专业课课本,又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背诵复习。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只能让自己做出的每个选择不留遗憾,即使痛苦万分,也要咬牙坚持。

当我看到复试成绩与总成绩及一旁的“拟录取”三个字时,先是失望,再是激动,然后有点落寞。我复试的成绩不太理想,最终排名从初试的第八变成了十三,估计应该是面试差了点,有点难受,不过想想考上了就是优秀的。


一举考到211大学专业前八名,一个职高生走出了逆袭考研路 - 天天要闻


“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若不是父亲的批评、母亲的鼓励、老师的点拨,还有同学的竞争,我一定考不上川农,若没有精准的自我定位、深藏内心的强大自信、咬牙坚持的不断努力,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天赋,我也不能成功考研。感谢母校,感谢时代,感谢成功之路上每一位给我帮助的人,无论这种帮助多还是少。


后记:

据说黄欢是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或许“据说”二字还真的可以去掉。既然是第一个,那就具有了标本的意义,值得深入细致的解剖,以期发现这一个体的“生命活动机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成百上千个黄欢的养成提供范式。

(本文作者: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刘朝林)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