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2022年07月01日00:08:20 热门 1533

糖友因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问题,饮食不容易,要注意更多,今天我们谈谈大家最关心的饮食问题以及如何调整。

我从实战,权威指南和医学文献三方面,围绕碳水给你全面讲解。

碳水化合物,简称碳水,提供能量,是营养物质,又有特殊生理作用,大家平时说的各种糖,膳食纤维,淀粉都是碳水,我们吃的各类主食是淀粉含量丰富的食物。

碳水分两类

可吸收碳水:单糖双糖、多糖

不吸收碳水:如膳食纤维

本文讲的碳水指可吸收的糖与淀粉,不包括膳食纤维。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糖友每天吃多少碳水好

目前广泛使用的碳水摄入量分类,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细胞生物学系Feinman博士及其同事的建议[1]:

极低碳水饮食:每天20至50克碳水摄入(或每天<2000大卡饮食的10%)

低碳水饮食:每天50至130克碳水摄入(或每天<10%至<26%的总能量)

中碳水饮食:每天130至230克碳水摄入(或碳水每天提供总能量的26%至45%)

高碳水饮食: 每天230克以上碳水摄入(或碳水每天提供>45%的能量)

极低碳水饮食(每天低于50克碳水)

生酮饮食,让身体产生过多酮体的饮食方法,原本用于治疗儿童癫痫病,有少数人用来减肥和控制血糖。

肝脏中脂肪酸分解的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统称酮体,是分解脂肪的产物。

如果你对酮体没什么概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听说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就是碳水吸收太少,酮体过度增高导致。

低碳水饮食(每天50-130克碳水)

酮体也会明显增高,常见于剧烈运动、孕期反应、营养不良、饥饿、节食、断食、轻断食及某些疾病状态等。

糖尿病饥饿性酮症即为碳水(能量)摄入不足所致。

中碳水饮食(每天130-230克碳水)

高碳水饮食(每天230克碳水以上)

绝大多数人的日常饮食,还有地中海饮食、DASH(得舒饮食),低GI慢碳饮食等都在这两个范围,酮体正常。

看到这,每天吃多少碳水合理,我想,你大概有初步判断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国内外膳食指南推荐的碳水摄入量。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膳食指南怎么说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碳水供能比占全天总能量50-65%。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建议:碳水供能比占全天总能量45-60%。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推荐:碳水全天供能比45%-60%,如果碳水来源为低GI食物,供能比可达60%。

《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WS/T 429-2013建议:碳水供能占全天总能量50%-60%,多选择低GI/低GL食物。

《美国膳食指南(2010)》推荐:全天碳水供能比45-65%。

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RDA),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130克碳水,以保证葡萄糖作为大脑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由此可见,权威指南和医学共识都建议糖尿病饮食(正常人也一样)碳水供能比的下限为45%,上限为65%。

碳水供能比45-65%是什么概念

假如你每天需1500大卡能量,碳水按45%供能,那么碳水应提供675大卡热量,需168克碳水;按上限65%供能,碳水应提供975大卡热量,需243克碳水。

这是多少食物呢?

100克蒸米饭(1小碗)约26克碳水

100克馒头约50克碳水

1片面包约10-15克碳水

1个中等鸡蛋约1.5克碳水

1盒250毫升牛奶约12克碳水

100克苹果约13克碳水......

具体操作,168克碳水大概是这样的:

3小碗主食,100克瘦肉,500克蔬菜

100克苹果,一些豆制品,一些调味品

25-30克坚果,1个鸡蛋,1盒牛奶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能量需求1200大卡以上,保底45%碳水供能比,约需135克碳水,刚好是中碳水饮食模式的下限。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也许有人问,低碳生酮饮食不好吗

请记住,生酮饮食是:极低碳水+高动物蛋白+高动物脂肪为基础的饮食模式。

生酮饮食控血糖效果杠杠的,但也会面临很多值得警惕的问题。

《柳叶刀》2018年8月16日发布了“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死亡率: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荟萃分析”的研究报告。

研究者对美国四个社区15428名45-64岁成年人,其它队列432179名参与者,进行了碳水摄入量与死亡率关联的调查。

25年随访显示:

1、碳水供能比与死亡率之间存在U型关联,碳水供能比在50-55%时,死亡风险最低。

2、对432179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发现,碳水供能比<40%和碳水供能比>70%时,都有更高的死亡风险,与U型关联一致。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3、低碳水饮食+动物蛋白+动物脂肪为基础的饮食模式,如各种肉类来源,与较高的死亡率有关。

4、适度碳水饮食+植物蛋白+植物脂肪为基础的饮食模式,如蔬菜、坚果和全谷物,死亡率则会降低。

研究者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不应鼓励以动物食物为基础的低碳水饮食。

限制碳水摄入时,可增加植物脂肪与蛋白,作为促进健康长寿的长期方法。

生酮饮食(极低碳水饮食)亲历者反馈: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发布了一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全因特定原因死亡率“的研究报告。[2]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Teresa T. Fung博士小组,对85168名女性(34至59 岁),44548名男性(40至75岁)做了20年随访调查,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

荟萃分析显示:

以动物蛋白与脂肪为基础的低碳水饮食,全因(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较高。

以植物蛋白与脂肪为基础的低碳水饮食,全因死亡率(心血管和癌症)较低。

生酮饮食(极低碳水饮食)亲历者反馈: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英国医学杂志》2021年1月13日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对2型糖尿病患者6个月低碳水饮食LCD(碳水<130克/天),和极低碳水饮食VLCD(碳水<50克/天,生酮饮食)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3]

研究者对23项数据进行研究,涉及1357名2型糖尿病参与者,平均年龄47-67岁,在6个月与12个月时统计分析数据。

汇总研究表明,坚持低碳饮食6个月时,患者体重减轻,甘油三酯指标和胰岛素敏感性有了很大改善,减少了药物使用,参与者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12个月时这些益处开始倒退,生活质量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出现恶化,这一发现与之前的审查一致,以及最近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表明,长期低碳饮食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研究者认为,低碳与极低碳饮食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不确定,短期益处的证据等级不高。

极低碳水饮食(生酮饮食)亲历者反馈: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医学专家对低碳水饮食和全因死亡率,做了观察性研究的系统回顾和元分析,旨在阐明低碳饮食对死亡率和 CVD(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长期影响。[4]

研究人员共确定17项队列研究纳入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参与研究的患者样本从647到129716不等,大多数报告发表于瑞典和美国。

研究者指出,低碳水饮食往往导致膳食纤维和水果摄入减少,动物来源的蛋白质、胆固醇饱和脂肪摄入增加,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表明:长远看,低碳饮食与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低碳生酮饮食亲历者感受:

糖友自我健康管理-饮食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说,权威指南与医学共识都建议碳水供能比45-65%,而不是低碳生酮饮食,看到这,你可能有了更多的理解。

正因如此,基于十多年指导糖友经验总结,以及医学研究,我不支持糖友低碳和生酮饮食,弊大于利,经不起折腾。

如果你比较年轻,是否采用低碳生酮饮食取决于自己的看法,我讲解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是医疗建议,我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少吃多餐好不好

不提倡高碳高糖的主食做少食多餐,摄入碳水就会推高血糖胰岛负担反而更重,也难做到加餐就监测血糖。

良好控糖情况下,上午或下午加点低糖低碳食物,对血糖影响不大,可查看我的文章:详解少食多餐与正三餐

怎么管好血糖

说简单也简单,短期看,掌握适当的碳水摄入量,饮食定时定量,运动定时定量,作息有节,血糖差不到哪里去。

长期看,均衡营养,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调节内脏脂肪率与相关指标,改善胰岛素抵抗,努力纠正代谢紊乱,对防控并发症都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

另外,养成查询食物的习惯,掌握各类食物升糖指数GI,血糖负荷GL与营养成分。

让吃的食物营养密度大一点,升糖速度慢一点,升糖时间短一点。

很多情况下,良好的饮食营养运动与生活方式管理,不但不增加药物,反而减少了药物。

毕竟,饮食疗法,营养调理,运动辅助都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稳定血糖,防控并发症相关的其它话题,保持关注,我将在后续文章中讲解。

参考文献

[1]泰勒-[R,Ramachandran的 甲,杨希 Wˉˉ小号,Forouhi NG - 。2型糖尿病缓解的营养基础 BMJ2021;374:n1449doi:10.1136/bmj.n1449

[2]Teresa T. Fung、Rob M.van Dam、Susan E.Hankinson 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两项队列研究。安实习医生。2010 年;153:289-298。[2010年9月7日印刷前的Epub]。doi:10.7326/0003-4819-153-5-201009070-00003

[3]Goldenberg J Z,Day A,Brinkworth G D,Sato J,Yamada S,Jonsson T等人。低和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2型糖尿病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发表和未发表随机试验数据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BMJ 2021;372:m4743 doi:10.1136/bmj.m4743

[4]Noto H、Goto A、Tsujimoto T、Noda M (2013)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全因死亡率:观察性研究的系统回顾和元分析。PLoS一8(1):e55030.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55030

文:仙客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糖友帮食物库》创建者,专注糖尿病健康管理与体重管理。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