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宋彼得牧师(温伯埙先生的遗作)

2022年06月11日11:49:21 热门 1451


回忆宋彼得牧师(温伯埙先生的遗作) - 天天要闻

1938年罗定圣经学院一个班的同学合照,左一为宋被得先生

1937年至1951年,宋彼得牧师在基督教华南约老会* 工作,笔者曾参加他组建的青年团契,有一段时间,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得宋牧师言传身教,获益良多,音容犹在,记忆深刻,今记述如下:

(一)求学与初期事奉

1936年左右,宋彼得先生(按立为牧师前称先生)在基督教播道会(差会是美国基督教美[国]瑞[典]丹[麦]会)举办的广州圣经学院读书。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派飞机轰炸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广州圣经学院在广州河南基立村,该村很多华侨房屋,遭日机狂轰滥炸。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广州圣经学院搬到香港,宋先生转到基督教华南约老会在罗定举办的罗定圣经学院读书。当时学生不多,宋先生所在的一个班六人,今存同学合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伯特利神学院搬到香港。约于1939年,宋先生到伯特利神学院深造。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日军战领香港,伯特利神学院停办,华南约老会请宋先生到德庆教会工作。

1942年夏天,华南约老会拟在德庆举办奋兴会,宋先生向教会推荐,请伯特利神学院教授包涵空牧师主领奋兴会,教会同意,于是请包牧师领会。包牧师是上海人,讲上海话,宋先生担任翻译。

日军占领香港后,疏散人口,大量香港居民返回内地,伯特利神学院学生朱建基,广州圣经学院学生何道彰、劳得安、卢美德、郭汉威等也在疏散之列,宋先生邀请他们到德庆协助开奋兴会。

1942年下半年,宋彼得先生、朱建基先生到云浮福音堂工作。他们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用土办法制造幻灯机,用煤气灯做光源(云浮当时没有电),用玻璃片作底片,用红汞水、紫色药水、碘酒作颜料,绘制彩色幻灯片,题材有《浪子回头》、《耶稣生平》等。晚上,在街头开布道会。宋彼得先生会吹小号,号声响亮,很多人闻声而来,先教唱福音歌曲,然后传道人讲道,放映幻灯片,当时,幻灯片是新鲜事物,吸引很多人来听道信主。

1943年,宋先生到德庆礼拜堂做传道主任,进行很多兴革,主要有如下几项:

重视青年工作:组建基督教约老会青年团,成员有青年教友、教友的青年子女、义民所的青少年,共计四五十人。宋先生选谱填词,作《团歌》。每周向青年人讲道,培养灵命,教导他们协助教会工作。

开展家庭崇拜聚会:每周到一位信徒家庭,信徒自愿报名,礼拜日宣布。至时,该信徒邀集家人、亲戚、邻居、朋友参加,传道人到信徒家庭敬拜真神,传福音。

做好街头布道:宋先生带同青年团契青年,协助招集行人,派福音单张,放映福音幻灯片,宋先生吹小号、讲道、传福音,引人信主。

1939年左右,林觉今姑娘到德庆教会工作,最初做传道人,随后在惠爱医院做医务工作。1943年,宋先生同林姑娘结婚。

(二)临危受命

1944年秋,时局紧张,社会上盛传日寇即将沿西江直上,西侵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在云南昆明的美国领事馆特别通知在德庆、罗定的美国传教士撤回美国。

在此非常时期,华南约老会领导机构作出重要决定和部署:(1)美国传教士返回美国,按立宋彼得先生为牧师,主持德庆教会教区工作;(2)立让贴将美国教会房屋地产赠送给中国教会;(3)德庆教区教牧人员与物资向罗定方向撤退。

在按立宋先生为牧师这件事上,华南约老会领导机构(包括金犹流牧师、谢珍珠姑娘等美国传教士,中国的黄明远牧师、卢云波、陈培华长老等)曾作严肃而认真的讨论研究,认为宋先生读过神学,但服事主的时间只有几年,经验不足,资历不足,年纪轻(确切岁数不详,大约二十四五岁),主要缺点是骄傲,要认真注意克服。按立为牧师,是在战争环境,美国传教士回美国,德庆教区无人负责的情况下的特殊安排,破格提拔。上述情况,向宋先生和广大公众公布。在按立典礼上,宋牧师在感谢按立的答词中,反复强调自己要谦卑、谦卑,依靠神做好牧养工作。

8月,按立宋彼得先生为牧师,并完成立让帖将美国教会房屋地产赠送给中国教会的工作。9月,美国传教士金犹流牧师夫妇、谢珍珠姑娘、高美洁医生**离开德庆回美国,宋彼得牧师临危受命,负责德庆教区全面工作。

时局进一步紧张,宋牧师同林觉今师母和男孩、母亲宋师太,教会工作人员谢雪琼女士,携带教会物资及惠爱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材,疏散逃难到罗定县城,随后又退到农村寨岗,最后转移到信宜县潭濮安顿下来。同行的还有林觉今牧师的弟弟林声本,谢雪琼女士的义女谢秀贞、侄谢天荣。

9月22日,德庆县城被日军占领。

教会经济来源断绝,处境十分困难。抗战期间,广东文理学院从广州迁往罗定,基督徒赖支机先生(罗定人)在文理学院任教,他介绍林觉今师母到学院医务室工作,又介绍谢雪琼女士到学院子弟小学教书,经济困难,得到缓解。

在飘泊不定和经济困难的患难环境中,宋牧师在潭濮,仍做对外布道传福音工作。

(三)战后复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国土重光。当时西江洪水暴涨,德庆县城,一片汪洋。宋牧师乘坐“电船”从罗定出发,由南江河回德庆。“电船”停舶在“洋楼”前面,上岸进入“洋楼”,回到教会家园。(20世纪初,美国教会在德庆县城登云,建造西式楼房八幢,作住宅、礼拜堂、惠爱医院,老百姓和教友都叫这片西式楼群做“洋楼”。)在“洋楼”附近居住的教友罗德基、梁植杞一家,首先见到宋牧师和同来的美国传教士美耶西牧师***,他们随即四处告诉教友,“宋牧师回来了,美牧师回来了!”教友们又互相转告,很快,教友们就知道牧者已经回来了。

虽然回到自己的地方,但还不能安心居住。沦陷期间,日军在“洋楼”驻扎,撤退时,未知房屋隐密的地方有没有埋放爆炸品,水井有没有投毒,宋牧师、美牧师,还有热心的教友,每幢楼,每个房间都详细检查,每个水井,都打水上来检查。治安不好,晚上要提防盗贼偷窃,美牧师在英军救援组工作,有一支枪,交给宋牧师,宋牧师三更起来巡夜。

德庆沦陷前夕,宋牧师携带物资到罗定避难,而信徒则到德庆后乡,四处投亲靠友,逃避国难。德庆沦陷时间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牧者不见羊群,羊群不见牧者。如今国土重光,牧者回来,教友纷纷到“洋楼”见牧者,牧者也去探访教友,互相问安,感谢真神带领,经过死荫的幽谷,又到青草地上,可安歇的水边。大家见到教会家园,几幢住宅楼、爱理女学堂,还算完好,而惠爱医院,空无一物,特别是礼拜堂,门窗桌椅,荡然无存,只剩下四堵墙壁、一片瓦面,怎么聚会?怎么崇拜真神?宋牧师提出教会的恢复方案:为使礼拜堂和惠爱医院更方便群众听道和就医,向居民区迁移,将惠积街真理学堂改为礼拜堂,将巫巷口的礼拜堂改为惠爱医院。教友们都赞成宋牧师提出的方案。八年抗战,民不聊生,教友们家境十分困难,但还是尽力奉献,改造教堂。

惠积街的真理学堂,即今胜利东路礼拜堂,建于1907年,砖木结构,首层是两个大课室,门口偏在房屋左边。宋牧师规划,将两个大课室打通,作为崇拜大堂,在临街的墙壁开个大门口。装修很快完成,光复后不久,即在这里聚会。从1945年至今的70年间,礼拜堂后座改建为二层楼房,前座仍是旧楼,又经多次装修,但基本格局,仍保持宋牧师当年规划的式样未变。

在巫巷口的礼拜堂,门窗被日军完全破坏,如今要改作惠爱医院,但缺乏资金,乃拆卸三十年代被白蚁严重蛀蚀的北住宅楼,将砖、木、门窗搬到那里作修建材料,重装门窗,两边门廊分别改作药房及诊室,继续聘请赵子林医生做院长,于1946年夏重新开业,开门诊和留医部,接待病人,还设留医部,接待妇女留产。

(四)神的恩赐

基督教华南约老会所在的德庆、罗定、云浮、郁南、封川、开建六个县,都在广东西部山区,经济文化教育落后,交通不便,县与县之间的道路、县内道路,都是土路,崎岖不平,没有汽车,来往全靠两条腿步行,德庆同罗定距离最远,有120华里(60公里)。抗日战争期间,更为艰苦。当时,宋彼得牧师与宋履虔姑娘和其他传道人一起聚会,常会谈论:在约老会工作的传道人,要能讲(讲道)、能唱、能走路、能吃苦,不怕吃粥、食番薯、食芋头。抗战八年,他们与这六个县的人民和信徒同甘共苦,在城乡传福音,带领人信主。

信赐给牧者传道人的的恩赐各有不同。神恩赐宋牧师,讲道好,牧养好,会做青年工作,还多才多艺,会吹小号,会拉钢锯演奏乐曲,艺术布置会场,还会做木工。这些才艺,都有助于做好传福音工作。

宋牧师身体瘦弱,但他会运用丹田之气吹小号。街头布道,宋牧师吹小号,小号声响彻街道,招聚群众来听福音。

宋牧师会用小提琴弓弦拉钢锯演奏乐曲,钢锯发出特有的金属声,音色悠扬。平安夜晚会,信徒联欢会,宋牧师拉钢锯演奏一曲,全场热烈鼓掌,欢迎再奏一曲,再多奏一曲。

宋牧师有艺术才华,教会重大节日,把会场布置得很有特色。

有一年圣诞节,讲台背景是博士朝拜圣婴,献上黄金、乳香、没药。平安夜晚会,表演的是博士前往伯利恒。把镂空的五角星贴在手电筒的玻璃片上,工作人员在天幕后面移动手电筒,光线投射到天幕,明星显现,引博士前行。

有一年复活节,讲台后面绘制一个背景:一座空坟墓,天使坐在滚开的石头上。讲道题目是《主复活了!》,背景配合讲道,相得益彰,让信徒更深认识复活的主。

这些活动都是宋牧师设计、出主意,发动青年信徒协助完成。

宋牧师还擅长木工手艺,教会台椅损坏了,宋牧师亲自修理。宋牧师在德庆的时候,亲手做了一套盛载圣餐杯的木盘,每个圆孔放一个圣餐杯,髤上白油漆,纯洁精美。 信徙们夸赞宋牧师的手艺好,市面上的木匠也做不出来。教友同宋牧师开善意的玩笑:宋牧师,你是一位传福音“牧师”,还是一位木工师傅“木师”。宋牧师回答说,我们教会穷,自己动手做,教会悭出钱,做福音工作。

宋牧师对木工工程、泥水工程、建筑工程都有研究心得,因此,在德庆修建礼拜堂和惠爱医院,在广州历次装修礼拜堂,他都心中有数。与工程方讨价还价,为教会争取利益,不会受骗,是教会的好当家人。

(五)开拓新区

1946年秋,美国传教士金犹流牧师、谢珍珠姑娘、高美洁医生,从美国再来中国,在德庆工作,宋牧师向他们提出到广州开设礼拜堂传福音的建议,他们接纳宋牧师的建议,这个建议还得到美国差会的同意。宋牧师筹划在广州建堂。

1945“8.15”抗战胜利,广东文理学院从罗定迁回广州,在该院医务室工作的林觉今师母,未跟随宋牧师返回德庆,而是随文理学院到了广州。当时文理学院借用光孝寺做院址,林师母在光孝寺居住。宋牧师到广州开辟新址,最初住在光孝寺,出入多有不便。宋牧师认识广州妇孺医院(院址在惠福西路)的女院长,她借出一套两层楼房,宋牧师全家搬到那里居住,开展筹建新堂工作。

1946年底,在惠福西路租到一个铺位,装修作礼拜堂,叫“惠福堂”,圣诞节前启用。

1947年,在维新路(解放后叫起义路)租到一个铺位,装修作礼拜堂,叫“维新堂”。维新路道路宽阔,来往人多,更有利传福音。

1947年,宋牧师同雷连启先生合编《颂主诗篇》,这是华南约老会第二次编纂的赞美诗集,在广州印刷出版。

1948秋,包义森牧师再来中国,在广州工作,随后成立华南约老会广州教区。宋履虔姑娘在鹤山县雅瑶建立的礼拜堂,亦归入广州教区。包义森牧师与宋牧师共同主持约老会广州教区工作。

1948年底,在维新堂斜对面买到一幢三层楼房,首层作礼拜堂,上面两层分别作广州教区办公室和员工宿舍。

宋牧师1947年到广州筹建新堂,德庆堂没有传道人,都城堂也没有传道人。宋牧师在广州圣经学院和伯特利神学院读过书,同学很多,经宋牧师介绍,由华南约老会聘请的传道人计有:包觉声先生(包涵空牧师之子)、雷连启先生、张民福先生,他们先后在德庆堂工作。张民福先生工作时间最长,从1947年至1951年。还有谢道益先生,他在都城堂工作。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继续南下。8月,美国传教士包义森牧师、谢珍珠姑娘等离开大陆,在香港暂住,观察大陆局势发展,与国内教牧人士联系。华南约老会工作,全部由中国教牧人士负责。

1949年全国解放后,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全国各地教会,在这些政治运动中……(删了56个字)

1950年,宋牧师常会到香港与包义森牧师、谢珍珠姑娘商量教会事务。宋牧师的姐姐家庭经营米业,宋牧师到香港,自然会到访姐姐,讨论大陆局势,准备退路。

1951年X 月 X 日,宋牧师到香港处理教会事务,第二天,公安人员到礼拜堂……(删了28个字)

宋牧师到香港后,继续为主工作,建立教会,传扬福音。

宋牧师是神的忠心仆人,一生事主,神赐给他智慧、力量和胆识,在抗日战争的险恶的环境中,临危受命,保存教会财产;战后恢复德庆教会,又到广州开拓新区;在1949年大陆……(删了12个字);到香港后打开传福音新局面,建立教会。宋牧师1966年息劳归主,让人深切怀念。神会赐给他荣耀冠冕。我们当效法宋牧师,忠心,勤奋,谦卑,良善,勇于担当,多作主工,广传福音,荣神益人,阿们!

温伯埙 2016年6月上旬初稿

*陈世汝注:基督教华南约老会是基督教华南盟约派改革宗长老会教会的简称,当时基督教华南约老会总部在德庆。

**陈世汝注:据爱丽丝·伊丽莎白·罗布的著作《开门》,这些美国传教士是1944年8月22日离开德庆的。他们分别是:J. K. 肯普夫牧师和太太、艾特·司各特医生、玛格丽特·图斯尔特小姐、珍妮·迪因小姐。

***陈世汝注:美耶西牧师即耶西·米切尔牧师,当时他没有随其他的传教士一起回美国,他留下来并参加了英国陆军救援组(见《耶西·米切尔牧师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冒险故事》)。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