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自建房不同的“防潮”做法
包括塑料薄膜,卷材和架空3种
主要从价格,施工和效果进行分析
需要建房的朋友,可以看文章详细介绍
赶时间的朋友,建议先收藏起来
等到以后有空,再慢慢看[玫瑰][玫瑰][玫瑰]
很多朋友,都有地面受潮的困扰,
每到梅雨季节,
家里地面就渗水、墙皮脱落起霉斑,
地板腐烂还会滋生细菌,霉味刺鼻,
而且瓷砖地面容易打滑摔跤,
严重影响居住舒适和家人健康。
关于地面防潮的做法,
方法不多,往往花费却不少[伤心][伤心]
其中性价比最高的做法,
就是铺设塑料薄膜,
确实如此,我自己家里1997年建房[心]
到今天快30年,基本就没有返潮过
确实防潮效果太好了,
几十年过去了,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使用这个防潮妙招
下面就是一个自建房的施工现场,
基础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地坪浇筑,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混凝土层下方,地面土壤之上,
中间有一层薄薄的塑料布[心][心],
包工头说,塑料薄膜可以防潮,
就是防止地下土壤的毛细水进入室内,
一楼地面跟泥土直接接触,
混凝土中间有大量孔隙,
时间久了,会形成毛细管,
然后把地下水往上吸,
最后土壤中的水分,就会来到室内,
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实验也好操作
准备三个试管,
其中一个装满水后滴入颜料。
将两张纸巾折叠后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
静置约20分钟,
你会发现溶液慢慢沿着纸巾,
移动到了空试管中。这就是“毛细现象”
混凝土和红砖自身都有空隙,
能够产生毛细现象,
把土壤里的水吸上来,
在泥土和混凝土之间,
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阻断毛细管,
可以避免发生毛细现象。
另外,返潮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
暴雨前低气压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因为空气的湿度比较大,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地面,
液化成小水珠,也会发生返潮现象。
1楼的地面比2楼的地面温度低,
所以返潮现象更加严重,
包工头还说,他自己也做过实验,
他家的老房子,三十年前建的,
三个房间铺子薄膜,一个房间没铺,
每年到了回潮天气,
铺子薄膜的三个房间干燥,地面发白,
没铺薄膜的一个房间,
到处都是水汽,地面潮湿。
可以说“塑料薄膜”的效果很明显,
有人担心塑料薄膜会老化失效,
其实那是在空气中,还要风吹日晒,
现在完全密闭在地下,基本不会风化。
就算老化,速度也是很慢很慢,
也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用薄膜来防潮,
二、防水卷材防水
有人担心塑料太薄,
防潮效果和耐久性不如防水卷材,
确实这塑料布论斤称,便宜实惠,
每平米几毛钱到2块钱(厚度不同)。
100平米的房子,
材料费大概100-200元就能搞定。
防水卷材就不同了,
关键是地面面积大,做防水多贵啊!
普通沥青卷材每平米10-20元,
好点的(如SBS)要30-50元。
100平米材料费至少1000元起[捂脸][捂脸]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是在回填土夯实的基础上,
浇筑约100mm左右厚的细石混凝土垫层。
2、在细石混凝土的垫层上,
铺设丙纶布防水效果比较好,
因为价格更便宜一些,
但是施工要求比较高,容易引起空鼓。
选材一定符合国家标准,
3、地面一定要清理干净,
先把地面洒水保持湿润,
施工的过程中,
丙纶布要完全的粘合在地面上,
不能有任何大小气泡,
4、墙面要做30-50公分高,
阴阳角要加固处理。
有条件的朋友呢,
可以再做一层聚合物防水涂料,
这样防潮的效果翻倍[心][心]
三、架空防潮
实在担心“地面返潮”的朋友,
也可以采用架空的做法
施工做法:
- 基础处理:在地梁施工完成后,
将回填土高度控制在低于地面30-50cm,
整平夯实后形成架空空间。
- 预制板铺设:
在地梁上直接铺设预制板(厚度≥10cm),
接缝处用C20细石混凝土嵌缝密封,
架空层一定要预留通风口,
建议15×15公分的方孔或圆孔,
确保空气流通防潮,
同时,也要防止小动物进入[捂脸][捂脸]
3.加固层:预制板上铺设钢筋网,
钢筋间距15公分,
浇筑5-8公分厚混凝土找平层
增强地面的整体性,避免后期开裂。
成本估算(100㎡为例):
- 预制板:约8000-12000元,
- 含运输及安装,单价80-120元/㎡。
- 混凝土加固层:
- 约2000-3000元(含钢筋、水泥、砂石)。
- 人工费:约3000-5000元,
- 包括基础处理、铺板及加固。
- 大概折合每平米130-200元/㎡,
- 性价比高于现浇架空层。
注意:施工时需确保通风口通畅,
避免潮气堆积;
预制板搭接处和边角需重点处理,
防止渗漏和返潮[伤心][伤心]
有人说,塑料膜防潮是有一定效果,
但你说能防梅雨天的潮汽,
那就有点过分了,
南方室内梅雨天潮湿,
主要是因为天气冷突然转热,
室内气温低于室外
尤其是与地板砖冰凉形成温差,
就会出现水分凝结。
底层贴瓷砖的墙都像冒汗一般。
唯一的办法就是紧闭门窗,
尽量少让外面的潮湿水分进入室内,
有条件的开空调,
除湿效果肉眼可见的优秀[心][心]
塑料膜的作用有限,
只能抵御部分潮气从地下往地面返,
空调制冷内机一直有水知道为什么吗?
这是冷凝的缘故,
室内温度低于室外形成冷凝水,
并不是一张地膜能解决的知道么!
一切看现场情况!
这时,马上就有人反驳说,
如果是空气湿度的原因,
那么二楼以上为什么不返潮呢?
或者说,总是一楼返潮厉害?
还有人说,塑料膜不实用,
在混凝土水泥腐蚀下,
用不了几年就会老化粉碎,
达不到房屋使用年限的防潮需要。
地面防潮层应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要我说,事实胜于雄辩
凡事都要看实际效果
人家包工头,是实干中总结出来的,
很多人是键盘侠,属于自己拍脑袋质疑
其实铺薄膜的水泥地,
在潮湿的地区已经广泛推广,
是老百姓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
效果非常好,对比很明显。
不懂多学多看多问,不要轻易质疑。
我老家是广西,也是九几年建房子,
一楼地面一到回南天就是一层水,
2019年翻修先铺一张塑料膜再铺混型土,
现在就是回南天地面都是干的!
快要下雨的时候,
别人家地面都在返潮,
我家的就很干燥,
不管别人家什么时候地面有潮,
反正我家的就很干爽。
现在地面不反潮,墙面不起碱。
谁说便宜就没好货?
不是架空和卷材搞不起,
而是“塑料薄膜”更有性价比
这个做法,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