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父母养娃有啥区别?带你透过现象看本质

关于培养孩子方面,有时候真的该向日本人学习一下,同样是孩子,咱们把孩子看的比命重要,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而日本父母却从来不会如此。

小婷的朋友关关在日本留学,假期回来到小婷家做客,当时看到小婷在照顾5岁的孩子,孩子都5岁了,竟然吃饭穿衣上厕所这些事,还样样离不开小婷。

每当孩子叫妈妈,小婷总会随叫随到。有时候孩子召唤,小婷来不及的时候,孩子还会生气,甚至对小婷大喊大叫。

关关在小婷家待了一会就受不了,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她一下子难以接受,两个国家对孩子教育的差异化。

因为在日本,家长根本就不会这样惯着孩子,这些场景在日本家庭根本就不会出现。日本的孩子对家长毕恭毕敬,别说指挥家长了。

很多日本的孩子5岁都已经可以独立上学,每天起床、吃饭、上学,家长根本就不用管,甚至有的孩子在5岁这个年龄孩子除了能够照顾自己的一日生活之外,做饭也不在话下。

日本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会饿到或是冻到,因为他们的自理能力,从小就被家长给锻炼出来了。

有的孩子不仅能自己吃饭,甚至连家人的饭菜都能做好。哪像中国的有些家长,别说孩子照顾家长了,家长把孩子供起来,孩子还都不一定乐意呢!

听完关关的描述,我也陷入了沉思,因为在中国,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样是教育孩子,人家日本怎么就能把孩子培养的这么独立呢?关关说,中国和日本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式不同,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文化差异。中国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学习能力,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只要孩子能考高分,让家长做什么都愿意。

而日本却看重的是孩子的身体素质,从小就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好,一切都有可能。

二是因为理念不同。在咱们国家,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养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长不仅要把孩子养大,还要把孩子的孩子养大。

而日本的父母则不这样认为,他们不把养孩子,给孩子买房,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觉得这些事情本应该就是孩子长大以后,自己要面对的事情,父母没有必要再插手。

那么,中国家长和日本家长培养孩子不同的地方到底有哪些?听关关聊完后,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四个差别。

差别一:国内注重孩子

中国家长很容易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全部,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而且,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当成是自己实现愿望的工具。

中国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容易迷失自我,因为他们特别的纠结,一方面想要成为自己,一方面又要背负家长的希望。

差别二:日本注重礼节

日本家长养育孩子过程中,更注重礼节培养。不允许孩子在公共场所不注意形象和卫生,也不会允许孩子在公共场所胡闹。

而有些中国家长,只要孩子喜欢,什么都能容忍,也不管是不是公共场所,别人一说,就会用“他还是个孩子”来回怼。

差别三:国内容易溺爱

中国相当一部分家长,养育孩子相当溺爱,更注重吃喝,孩子吃的好不好,喝的好不好,只要孩子喜欢,家长就会一个劲的买,哪怕知道孩子吃的这些食物并不是很健康。

最终,在家长无底线无节操的呵护下,孩子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家长却觉得,自己小时候想吃还吃不到呢!现在有条件了,给孩子吃点喝点,怎么了呢?

差别四:日本注重身体素质

大部分日本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身体素质,并且认为,在锻炼孩子身体的同时,也是在磨炼忍耐力。

日本的父母,从来不会避讳危险的环境,他们愿意让孩子去尝试,去挑战,因为只有战胜了困难,孩子看见困难才不会退缩。

当然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文化,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日本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挺值得学习的,尤其是下面的三点。

首先,对孩子舍得放手。

日本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更加舍得放手。他们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他们不会总想去掌控孩子,不像有些国内家长,恨不得把孩子栓到自己的裤腰带上,寸步不离自己的视线。

Tips:越是这样,孩子越成长不起来,做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

其次,不溺爱孩子。

日本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溺爱孩子,他们对孩子的爱更加有原则,更加理性。会让孩子干一些苦活、累活、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因为,他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弱者。

最后,让孩子做自己。

中国家长总是给孩子身上背负太多的东西,让孩子的成长总是那么的累,甚至有的孩子直接不堪家长的重任而选择放弃。

而日本的家长却不会,他们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傀儡,也不会在孩子身上添加自己太多的东西,他们努力让孩子活成自己,哪怕自己的孩子将来混的不是特别好,但是只要孩子开心,她们没有任何的怨言。

枕边育儿寄语:

其实虽然地域不同,但是日本家长教育孩子方式还是挺值得借鉴,因为现在的孩子真的太缺乏这种力量,从小被家长在蜜罐里养大,孩子长大之后拥有一颗玻璃心,有时候都不用别人去打碎,孩子自己就能碎。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