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民以食为天,缺少了食物,人自然会生存不下去。
在古时候,人们的生产水平没那么发达,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天,食物更是紧缺。通过这样的经历,前人总结了一些经验。
比如这句俗语“有福之人春秋生,无福之人夏冬生”,就很好地体现了,季节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那么这句俗语有什么深意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01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在春秋这两个季节出生的人,比在夏冬更加有福气。这样的解释,在现代社会可能不太适用,但在古时却是十分有道理的。
首先,夏季处于炎热的时节,若是女子在这个时候生产,在古时医疗条件并不发达,就很容易发生感染,产生一系列的后遗症等等。而且刚出生的孩童,是不能受热或者受冷的。
而到了冬天,又太过寒冷,若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中,有孕妇生产,很可能就会引发重大事故。同时,婴孩最惧怕寒冷,若是保温措施没有做好,就会引发危险。
因此,在古人看来,出生在夏季和冬季的孩子,是没有什么福气的。
02
除了上面这种原因,还有另一种是关于食物的。在春天,万物刚刚复苏,天气也慢慢回暖,古时候的人们大都是自己种菜,这个时候种的蔬菜,很快就能成熟。饲养的鸡鸭牛羊等,也不容易冻死。
在秋天,刚好是收获的季节,人们所种植的粮食,在这时都能得到丰收,一家人就有存粮了。
出生在这个时候的孩子,他的母亲就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孩子的存活率自然也会大大提升。
若是出生在冬季,可能有的人家,存粮就会不够,即便能扛过去,孕妇也会无法更好地养育孩子。
就是因为这些,古人才认为有福的孩子,一般都会在春秋出生。但现在的孩子,不论哪个季节出生,都有很好的条件,都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