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的取暖器在欧洲卖爆了!成为了香饽饽,怎么回事呢?
俄乌冲突以来,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化石燃料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电力市场近乎失控。
在天然气供给受限、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安然过冬?
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向中国制造寻求答案。
近日,彩虹集团因“电热毯”概念悄然走红。不单单是这一家老牌小家电企业迎来产销两旺,我国空调、电热水器、电暖器等品类对欧洲的出口额也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仅今年7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就高达129万条,环比增长近150%。出口欧盟的取暖器,销售季节也延长了一个月左右。不少进口商追加取暖器订单,带来了一轮“补单潮”。
能源危机下的欧洲消费者备货迎寒冬,带动电暖器、暖宝宝、电热毯等中国取暖“神器”出口火爆。
不仅如此,储能设备也被意外“带火”。对使用空调、冰箱、各类照明的家庭来说,储能电源续航一个月都不是问题。目前国外储能电源的订单也在陡增。
塑料是小家电产品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最近大火的电暖器上用的塑料材料要求耐热,特别是出风格栅,所以选用的塑料品种主要有:阻燃PP、耐热ABS、阻燃PBT/PET+GF、PET+GF、阻燃PC、阻燃PC/ABS。
电吹风所选用的塑料品种有PBT/PET+GF、PET+GF、阻燃PC、阻燃ABS、阻燃PP。
空调应用塑料的部件主要有面板、导风板、轴流扇叶、电器控制盒、外机格栅等,常用的塑料主要包括ABS类、AS类、PP类和PC/ABS类等。
中国取暖“神器”的出口火爆也将拉动这些塑料的需求增长,或将提高价格走势!
由于北半球入秋,欧洲凛冬早至,再加上欧洲天然气缺口加剧,价格暴涨!
最冷冬天真的要来了吗?
那么寒冷的冬天,对于塑料厂商们,提升制品耐低温性能,彻底和投诉说拜拜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高分子材料而言更是如此,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能。TPE的耐低温性,可以从TPE的结构加以阐释。
TPE通常是基于SEBS,SBS基材的改性弹性体。其具有丁二烯橡胶结构,丁二烯分子链具有很高的柔顺性,可以在-50~90℃进行分子链的相对移动(滑移),这种相对移动宏观表现为TPE,TPR的弹性。温度低于-50℃(大致),分子链的活动受到限制,不能进行相对滑移,这样TPE,TPR会失去弹性。这个温度为TPE的玻璃化温度Tg。
再来看聚氯乙烯PVC,本来乙烯分子的柔顺性尚可(聚乙烯耐低温性优良),但乙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由于氯原子单位质量比氢原子大得多,从而大为减弱了分子链的柔性,加强了分子链的极性和结晶倾向,使得聚氯乙烯比聚乙烯的耐低温性能要差(PVC在温度低于-10~-5℃容易失去弹性变硬)。
这也就是,在冬天,为什么PVC的手把,PVC的密封条为什么容易变硬,从而失去弹性。从微观角度看,是分子链的柔顺性的问题,从而导致材料的玻璃化温度的不同。分子链柔顺性越好的材料,玻璃化温度Tg越低,从而具有更佳的耐低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