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发现,近几年患癌的人比以前多了,身边总能听到某某患癌的消息,关于“癌”的种种报道,也不断刺激着大众的神经。为何患癌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强致癌物质就存在我们身边,天天与我们相处,我们却浑然不知!今天小素要提醒大家的是一种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强致癌物——厨房油烟!它就天天存在我们的身边,危害我们的家人,这篇文章一定要仔细看看,更要转给关爱的家人和朋友!
01
炒菜一小时,相当于吸半包烟
英国一项研究报告声称:在一个通风系统差、燃烧效能极低(煤气燃烧不充分)的环境中,采用高温煎、烤、油炸等方式做饭一小时,对健康造成的损害,相等于每天吸两包烟。此时,若对厨房环境进行PM2.5测试,其数值会超过800。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室内的空气污染都跟装修有关。实际上,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研究表明,厨房才是家庭空气污染的重灾区。
厨房的两个主要污染源:
- 煤气、液化气等厨房火源,燃烧时可能释放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 烹饪菜肴时产生的油烟,以及食品在高温加热时产生的有害物质。
厨房油烟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 心脑血管疾病
厨房油烟中的脂肪氧化物会引发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每天闻油烟的人比不闻的人要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因为油烟中含大量胆固醇,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 肺癌、乳腺癌
厨房油烟中的致癌物苯并芘、挥发性亚硝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使人体细胞组织发生突变,导致癌症的发生。
长期接触油烟的40-60岁女性,患肺癌、乳腺癌的危险增加2—3倍,给家庭造成无尽的伤痛。
- 呼吸道疾病和皮肤损伤
油烟对女性皮的伤害更大,油烟颗粒附着在女性的皮肤上,造成毛细孔阻塞,加速女性皮肤组织老化,导致肌肤变粗糙、出现皱纹,黑色素增多并转变色斑。
- 破坏生殖系统
厨房油烟中还含有74种化学物质能致细胞发生突变,导致不育。
02
为什么厨房是个肺癌“高发地”?
中国人炒菜的具体步骤大体一致,先放油,大火把油加热。再放入各式菜品,爆炒几分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出炉了。
但是做菜的人,往往在菜上桌后却不想动筷子。为什么?回答都惊人的相似——“没食欲”。
当厨房油烟随空气侵入呼吸道,会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些特征被称为“油烟综合征”。
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结果表明,高温的厨房油烟,让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上肺癌。
我国一项长达5年的流行性病学调查也发现:
在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有32%的人喜欢用高温油煎炸食物,同时厨房门窗关闭或通风欠佳。
厨师的肺癌发病率也比一般职业高。
03
如何预防厨房油烟引发的肺癌?
1、厨房构造要利于通风
对家庭主妇而言,每天做饭时必然会接触到油烟,所以应该减少油烟在厨房中的停留时间,这就要求厨房必须通风。
《中国妇女报》建议,厨房要有独立的窗户,并且在装修时要注意风向和气流走向,避免逆流;在厨房与客厅之间最好隔一道门,以免厨房产生的油烟扩散到客厅。
2、应合理使用抽油烟机
《健康时报》提醒大家, 不要等到厨房油烟四起才想起开抽油烟机,一定要在开火时就把抽油烟机打开;炒完菜后还要让抽油烟机再抽3~5分钟, 以便完全吸走有害物质。
同时,应选择除油效率高、较易清洗的抽油烟机。如果家中抽油烟机不巧发生故障,烹饪时要把厨房的窗户敞开。如果家中厨房的窗户对着门,做饭时最好把门也开着,以便形成空气对流,加速油烟排出,但卧室的门最好关着。
3、要有良好的烹饪习惯
食用油加热到150℃时,会产生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丙烯醛,损害鼻、眼和咽喉黏膜;当油加热到200℃以上,产生的油烟中有更多的有害物质;当油烧到350℃“吐火”时,可能会使人产生“醉油”症状,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还会增加呼吸和消化系统癌症的风险。
传统的中国式烹饪方法,如炒、爆、炸,油温都在260℃以上,很不健康,应尽量减少,多用凉拌、蒸、煮、溜、卤等烹饪手段,这样既可减少油烟的产生,还可减少食用油的用量。
此外,用油时不要使油温过高,一般以油冒烟为极限;使用质量好的烹调油,在烹饪过程中采用“热锅冷油”的方法,也能有效减少厨房油烟。
4、注意日常饮食
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煎、炸食物。有的女性比较节俭,炸鱼、炸丸子等用过的油舍不得倒掉。殊不知,反复加热的食用油,不仅油本身含有致癌物质,其加热时所产生的油烟里,含致癌物更多。
此外,小素想提醒每个家庭的掌勺人和职业厨师,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黄色和绿色蔬果,如胡萝卜、花椰菜、菠菜、南瓜等食物,有益肺部健康。
5、加强锻炼
通过锻炼的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加肺活量。
另外,肺癌如果在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很可能痊愈。
有30年以上“厨龄”的人,要定期体检,进行胸部CT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如果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干咳、痰中带血、血痰,或声音嘶哑、胸部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的胸外科或呼吸科就诊。
更多养生资讯,欢迎关注素问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