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扫清嫪毐和吕不韦的障碍后,终于要展开灭国大战,让许多观众感叹看了55集总算进入主题了。按照中学历史书上的描述,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可正当大家兴冲冲地等着始皇帝拿韩国开刀时,《大秦赋》的剧情却转了个大弯,让秦国国策绕过韩国直接奔赵国而去。让许多观众又有些迷惑,不是先灭韩吗,这么直接省略直奔赵国而去了呢?灭国之路还真是遥遥无期啊!
在《大秦赋》前期,赵王偃(蒋毅饰演)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从一开始,他就是那个在邯郸街头任意欺负嬴政和太子丹的纨绔子弟。
因老赵王和前太子赵佾干涉嘲笑他娶一个娼女为妻,他便恶从单边生,将自己的亲哥哥出卖给秦国,让太子赵佾入秦为质。后来为了当上赵王,逼死了毛遂,气死了自己的父王。当了赵王后,又逼走了大将廉颇,任用佞臣郭开,让赵国失去了能臣干将。
可以说,怎么看,这个赵偃就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暴虐纨绔的赵王(蒋毅饰演)在最近秦赵会盟的剧情中,弹幕上风评却出现了反转。
有人觉得这个赵王演得比张鲁一的嬴政可爱。
还有不少人说,赵偃只是爱玩,爱享受,但人不傻,还挺有胆识,比燕太子丹脑子明白多了。
甚至有人说,赵偃完全是被郭开误导了,只要离开郭开,智商便在线了。
就连在剧中,李斯(李乃文饰演)也评价这个赵偃不管是心智还是胆识都是六国君主中的翘楚。
得到这样的评价,不仅是对赵偃这个人物形象的反转,也是对演员蒋毅表演功力的认可。
赵国国君赵偃,死后谥号赵悼襄王,从他这个谥号来说,不算是恶谥。
“悼”有同情之情,惋惜之意。“襄”则有辟地之德、甲胄之劳。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祖先的功过得失还是比较诚实质朴的。虽有春秋笔法将一些事说得稍隐晦,但没有太多的溢美恭维之词,在谥号的选择上还是比较尊重客观事实,褒贬之情非常明显。
赵偃的谥号中虽然出现了悼,不算是美谥,但也足以说明,这个赵王绝不是孬种,更不是昏聩无明之人。
《大秦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给嬴政在朝堂之外塑造了这样一个实力不可小觑的对手,想必也是源于这样一个谥号。
那么赵偃的过人之处在哪里?为何这个反派人物赢得了嬴政的尊重,更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首先是因为他不拘一格、打破阶层观念的婚姻观。
在先秦时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等级划分还是相当严格的,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互动和流动也比后世僵化。
赵偃作为在位赵王的亲儿子,可以说是赵国一等一的贵族。但他却不顾众人的鄙视和反对,公然娶娼女为夫人,本就是一个惊世骇俗之举。
更难得的是,赵偃虽然喜欢流连烟花柳巷,喜欢饮酒作乐,却终生无负于这位娼女。答应了将她立为王后就立为王后,比起那些发达了就忘了糟糠之妻的陈世美不知好多少。
何况从后面这位娼女的表现看,赵偃对女人的眼光上也比秦昭襄王要好得多。这位倡后不管是眼光还是手段不知比歌舞姬出身的赵姬强到哪里去了。
在赵偃一生的几件大事上,不仅没有拖赵偃的后腿,反而眼光和手段相当了得,帮了赵偃不少忙。收服毛遂,套路春平君,在赵偃病重时处理危机,可以说简直成了励志典型。虽然为人还是有些贪图利益的局限,但总体来说,赵偃娶她为妻绝对不亏。
第二,从始至终都有一股桀骜不驯的狠劲和拼劲。
秦和赵同宗同源,一个为周天子养马,一个为周天子驾车,可以说骨子里都带着嬴姓部族桀骜不驯、永不服输的狠劲和拼劲。虽然赵偃和嬴政从小不对付,但骨子里他们却是同一类人,都是那样狠决果断,那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要想有更多关于赵偃的描述,不妨看看《大秦帝国》的原著)
在秦赵会盟之前,嬴政惦念着如何吞并赵国,而赵偃何尝不在惦念着增强自己的实力反攻秦国?
对于秦赵会盟,虽然赵偃没有看清嬴政全部的意图,但也没有真的希望秦赵会永远盟好下去。他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军事空档期,让他能解决掉燕国,然后转头还是会再次对付秦国。
他只是没想到,秦国却一直打的就是他的主意。
即便如此,他敢入秦会盟,还在会盟时几次三番地与秦王争强好胜,不落下风,甚至还想在秦国直接干掉秦王,这样的胆量和气魄就不是燕太子丹可比。
燕太子从小就不敢与人拼狠。嬴政曾对他说,有本事你就杀了现在昏庸的燕王,将自己的理想付诸于实践,按自己的意志统治国家,然后跟秦国正儿八经地较量。可是太子丹却总是软弱,下不了狠心,结果处处受制于燕王,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每次只要燕国有事,燕王就把他这个太子甩出去做挡箭牌。
入秦为质,太子丹生无可恋、无可奈何,在秦之时更是让自己的感情凌驾于理性分析之上。因此,嬴政虽然做局诓赵偃,两人却在不断的较量中尽显英雄本色,反倒能坐下来把酒言欢。而太子丹却始终如一妇人,期期艾艾,一叶障目。
第三,赵偃虽然喜欢奢靡享乐,但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的目标。凡事多反思,不太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不轻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词。
别看赵偃平日一副吊儿郎当不无正业纵情享乐的样子,但搞起事业来脑子转得可不慢。比如在对待郭开能从秦国安然返回这件事。以郭开的智慧,若对付赵偃,很快便会露出通敌叛国的马脚,赵偃才不会信郭开的那套鬼话。无奈遇见嬴政和李斯这两个更狡猾的老狐狸,早就把他的脾气摸得透透的,给郭开支的招也是正中赵偃下怀。再聪明的人,若是有人有心诓你,研究你,也不由得你不上当。
又比如说,到了秦国后,赵偃虽然表面看上去到处田猎游乐,却无时无刻不在试探观察秦国君臣的反应。
可以说,他的直觉是敏锐地,觉察到秦赵这次会盟秦国真实意图十分模糊,因此迟迟不签盟约。
尽管他派庞煖等人多方打探,寻求真相。无奈,庞煖虽善军事,却对这种消息刺探并不擅长。再加上秦国君臣上下一心,几经讨论,费尽心思做了个天大的局来诓赵偃,自然不会透一星半点的真实消息给他。因此赵偃虽然疑心,也无从求证。
演员蒋毅将这个个性复杂得赵偃表现得丰富而立体。在宫中享乐时是真纨绔,在与秦会盟时是真好胜,在刺杀秦王时是真狠决,在遇到危机时是真有骨气。若不是赵偃碰见了嬴政这个对手,胜负还真未可知。赵偃虽则品行有亏,又生性多疑,但绝不是酒囊饭袋,更无愧于先祖赵武灵王的尚武和强悍。难怪弹幕中那么多观众开始倾心于这个反派。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乐意观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