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如果在鸿门宴中杀了刘邦,那项羽会当皇帝吗,能建立什么朝代?

历史就像个鸡蛋,盐腌变咸蛋,抹上石灰稻壳就是松花蛋,于是历史学家总喜欢对历史进行假设,秦朝末年各路英雄起兵反抗暴秦,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争天下,最终刘邦建立汉朝,项羽死在乌江边,被刘邦的士兵剁成了好几块,今天不妨我们来做个假设,鸿门宴上如果项羽听了亚父范增的建议,杀了刘邦,项羽能够成就霸业吗?

现在非常流行穿越剧或者架空历史的小说,这归根于我们对历史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如果荆轲刺杀了秦王,后来会是怎么发展?或者项羽如果在鸿门宴的时候就把刘邦杀了,能不能一统天下,获得最后的胜利呢?当然,这中间会有诸多变数可能是我们不能考虑到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记载中观其来分析一下当时天下局势及历史走向。项羽的失败是注定的,鸿门宴没杀刘邦是他目光短浅、妇人之仁的表现,即使当时杀了刘邦,以他的性格也很难坐稳天下,因此有了那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名句。项羽是个好将领,却不是好皇帝,而且他也压根没想当皇帝,天下注定是给有野心的人准备的。

而且项羽是一个有妇人之仁的将领,就拿鸿门宴这个事情来说,当时项羽有四十万战士,刘邦只有十万,本来他可以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的杀掉刘邦,但是没有听他叔父的话,没有下手,因为如果杀掉刘邦,他觉得是不仁也是不义的一个举措,他不能这么做。就算是项羽在鸿门宴上面杀了刘邦,他也不一定能够统一天下。一次心软就有了后面的战败,说项羽力大无穷,一个人能抵得过一支队但是打仗除了靠英勇就是计谋了,项羽缺的就是智谋,而正巧他的身边也没有谋士,所以在垓下战败,失去了自己最爱的美人,自己也需要面对江东父老。

再者如果刘邦被杀,就不会有汉朝400年的天下,我们的民族就不会叫汉族,我们的文字也不会叫汉字。而且今天也不会有这么多姓刘的。除去了刘邦后,以项羽的性格,他仍然不可能统一中国。最迟在他死后又会是群雄纷争,天下大乱,最后是另外一个人一统天下。而且,如果这种假设成真,历史的进程被改变,一些该死的人没有死,不该死的人却死了,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命运,以及其他人的子孙后代的命运,都将完全改变。

项羽最后虽然成了刘邦的手下败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最终吸引了很多粉丝。同时,很多人也非常为项羽惋惜,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怎么就败给了泼皮无赖出身的刘邦呢?很多人认为,假如项羽当初听了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杀掉了刘邦,一定能成就霸业。假如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轻易就将任何一方诸侯杀掉,其他诸侯会怎么想?他们也会惶惶不可终日,害怕下一个被杀的就是自己,项羽最终会众叛亲离。因此鸿门宴上,项羽杀掉了刘邦,事情只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了诸侯们的支持,项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即使是他天生神力,也杀不了成千上万的敌人。杀死刘邦看似是明智的选择,实际上却非常愚蠢,加上项羽不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就算杀死了一个刘邦,还会有无数个刘邦站起来打败他。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一直被解读为项羽政治幼稚的表现。因为项羽根本没有实力吞并其他诸侯国,只能给他们自治权!项羽就顺势带着诸侯联军诱逼刘邦,逼得刘邦接受了靠着恐吓得来的并不属于自己的四十万人,项羽成功抢来了关中,好一出空手套白狼!所以在项羽的角度看来,刘邦非但不是敌人,而是作为新兴诸侯之一的代表,可以作为一定程度的盟友,安排在巴蜀汉中,可以和三秦王彼此牵制。

真要干掉刘邦根本就不需要吃鸿门宴,一开始项羽的计划是用军事手段强行解决刘邦,所以说才会对军队下达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那么项羽为什么要下达这样的军事命令呢因为曹无伤的告密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