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中国留学生:一场注定失败的技术围剿?

裁撤教育部、取消edi、砍掉哥伦比亚大学4亿联邦资助,特朗普一连串行动把美国教育界搞得鸡犬不宁。

如今,重拳终于砸向了中国留学生,不过这次始作俑者是美国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

fox news报道,美国众议院共和党正在推动立法,禁止中国公民在美国获得学生签证。

禁止中国公民获美国学签?

近日,美国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由美国众议员riley moore牵头,正在推动一项名为“stop ccp visas act”的立法,旨在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学生签证。

他们声称,这一措施是为了应对中国利用美国学生签证项目进行间/谍活动和窃/取知识产权的“国家安全威胁”。

图源:foxnews

moore认为,“每年,我们允许近 30 万中国公民持学生签证来美国。我们实际上是在邀请他们来监视我们的军/队、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并威胁国家/安全。”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moore第一次提出类似的议案。今年2月,他就试图推动类似禁令,但当时并未成功。

这次,随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紧张,以及涉及中国留学生的敏感案件曝光,他又借势卷土重来,希望国会能彻底“关上水龙头”,直接掐断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的可能性。

图源:foxnews

这个提案在美国国内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必须防范任何潜在风险;但反对者则指出,这种做法太过极端,把所有中国学生都当成嫌疑人,不仅不公平,还可能加剧对亚裔群体的歧视。

当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比起全面禁止中国学生,更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加强对敏感领域的监管,比如限制中国政府资助的学生社团在美国校园的活动,而不是“一刀切”地拒绝所有申请者。

对于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这样的提案让他们的处境更加焦虑。

voa采访了一位在华盛顿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陆希(化名)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这样对待,我觉得太过分了,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只是一般普通学生,这样的做法有点敌视的感觉。

陆希认为美中两国政府之间的纷争增多,连带影响到了无辜的学生。她身边一些就读理工专业的朋友,入境美国时担心被关进“小黑屋”,他们对美国签证政策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机械工程的李华(化名)说,由于自己有研究机器人的经历,他在申请签证时遇到额外审查,花了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才拿到签证。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留学生拿到五年学生签证,他的签证有效期只有一年。

他认为,“(目前针对中国学生的签证措施)现在已经挺严了,再严也严不到哪里去了。”

moore的提案最终能否通过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甚至敌视。

未来,想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和不确定性,而这种趋势短期内恐怕不会改变。

美国正在“劝退”中国学生

美国多少有点被害妄想症了,在华人论坛上,看到这样一条很讽刺的评论:砍科研经费的劝退效果,比卡签证更有效。

图源:北美华人e网

特朗普削减nih经费,导致多所学校取消博士生招生计划、撤回offer、减少资助等,这些做法更是直接让中国学生放弃留美。

其实最近几年美国留学已经风光不再,美中关系紧张、签证政策收紧、学费飙升、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政治化”言论等都在都让中国留学生望而却步。

根据statista的统计,2023-2024学年,中国留美学生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4.2%。

图源:statista

中国学生赴美读本科的热情,已经连续6年下跌。

2017年,中国学生美本申请人数超过35万;而到了2023-2024学年,这一数字仅剩17,611人,短短六年时间锐减了90%!

不仅是申请人数减少,中国留学生的回国率也在飙升。

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的比例大幅增加。2002年的归来率只有14%,到了2019年已经增长到80%以上。

一些曾在海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的学术大佬纷纷选择回国发展。

生物学家施一公从普林斯顿大学回国,成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并推动西湖大学的成立;

美国两院院士颜宁从普林斯顿大学回到深圳,推动清华大学与深圳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

最近,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等媒体报道,核物理学家刘畅于2025年2月正式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继续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前沿研究。

在美国俄勒冈大学执教30年的著名数学家林华新回国,并且加入新成立的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simis)担任教授。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计算物理学家陈沪东近期回国,并全职加盟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中国留学生、中国学者选择归国,把他们在海外积累的经验、技术和资源带回中国,反向推动了本土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学者的限制、歧视性政策,甚至是间/谍的指控,反而让很多曾经对美国科研体系充满信心的学者心寒。

美国政府的这番骚操作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把自己逼近绝路

限制中国学生留学的这一做法,曾经英国也有人提出,但很快就被多所大学反对。

当时英国政府主要是担心英国大学太依赖中国留学生,但这一提议很快就遭到了英国大学的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作罢。

图源:福布斯

英国高校为何迅速反对?原因很简单——钱。

2020年英国泰晤士报发布了一份数据,来分析英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依赖程度。

从学费占比来看,最依赖中国学生的学校为格拉斯哥大学,有近1/3的学费是由中国学生给的;利物浦大学29%的学费收入来自中国学生。

从学费贡献总量来看,伦敦大学学院收取了中国学生最多的学费,为1.27亿英镑;其次是曼彻斯特大学,总共收取中国学生1.1亿英镑学费。

报告里还提到,中国留学生每年的学费贡献,高达17亿英镑。

图源:the

英国名校如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等,都有相当比例的留学生来自中国。

据统计,在过去10年里伦敦大学学院里的中国学生增长了4.3倍。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3/24学年,共计有13975位中国学生在ucl就读,其中本科生6274位。

图源:bbc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发现,通过ucas申请英国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在两年内下降了7.7%,从2022年的1.85万人降至2024年的1.7万人,吓得立马呼吁英国大学需要采取行动,以保持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并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更多支持。

反观美国,显然是忘记了美国高校的财政困境。

根据open doors数据,2023-2024年中国留学生依然为美国贡献142.96亿美元的经济收入。中国学生流失,美国高校必然会迎来寒冬。

而且美国大学本身就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由于学费高昂、生活成本飙升,再加上人口出生率下降,美国本土大学生的数量持续减少。

威斯康辛大学集团旗下的三个分校区也官宣倒闭

再加上近段时间,特朗普大刀阔斧的削减高校科研经费、砍掉资助等行动,更是把美国大学逼入新的困境。

本来靠国际生续命的高校,现在不得不面对生源减少、学费收入下降的问题。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裁员、削减开支,甚至有的大学直接宣布破产。

美国似乎仍在执迷不悟,试图用政治手段干涉教育,完全无视高校的实际需求。

最终,美国可能会亲手毁掉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高等教育体系,而中国的优秀人才,正在把目光投向其他国家,或者直接选择回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