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皮影,因小学生而智能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摄影记者 李辉

通讯员 谢依灵

实习生 陈丽丽

光谷十五小的学生用电脑操作演绎皮影戏,非遗传人秦礼刚(右一)看了很骄傲

孙悟空还可以这样动起来

6月12日,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的智能皮影教室,一如既往的繁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云梦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秦礼刚带二年级的孩子们玩着传统皮影;学校美术老师杨骐毓带着二年级的学生创作新编的《簪花仕女图》皮影剧中的角色;信息技术老师易芙蓉则指导五、六年级的学生编程、操作智能皮影——他们要用机械臂指挥皮影表演《王二小的故事》《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非遗传人开课了

孩子们自己创编皮影剧角色

小学生也能编程指挥皮影角色们

光谷十五小信息技术中心主任王江说,这样的“古典+现代”的皮影课场景,在学校里太常见了,“我校现有4000多名学生,每名学生在小学六年间都学皮影:一年级了解皮影文化,二三年级分别学画和制作皮影角色,四到六年级开始上智能皮影课,从液压皮影、机械臂皮影、编程皮影、机器人皮影一路学到体感皮影,已经更新到第五代了。”

传统和智能的皮影,孩子们都要学会

传统和智能的皮影,孩子们都要学会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进阶”的每一步,都由小学生推动。“我校在2016年引入了传统皮影,当时是作为传统艺术项目引进的。但在2017年筹备‘六一’演出的传统皮影节目时,学生觉得操作很难,问能不能像路边的挖掘机一样进行液压传动,‘液压皮影’由此诞生;之后有孩子觉得它流畅性不好,提出用机械臂操作,用平板操控,‘机械臂皮影’开发出来后,又有人嫌它笨重,尤其是角色移动时得抱着它跟着跑,就提出给它加智能小车底座……这很正常,我校约六成学生的家长在光谷的高新企业工作,他们有很好的科技素养。”光谷十五小党总支书记李惠说,孩子们的创意不竭,学校皮影课程的智慧之路,也越走越宽。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