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里出土文物200余件,历史向前延伸近2000年!

长沙“马王堆”
成都“三星堆”
……
近年来
考古成为网络热词
此前,全国不少城市
考古遗址
因出土一系列
珍贵文物而走红
去年11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发现商周古墓的消息备受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历史向前推进一大步。”转眼间,数个月过去了,古墓“挖”得如何了?一起看看→

深汕白田山遗址考古发掘引发网友热议

白田山遗址

发现文物200余件

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最新介绍,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白田山遗址考古发掘基本结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已确认的先秦时期墓葬30座,发掘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200余件/套……
“目前只是田野考古发掘告一段落,对于遗址墓葬出土的古代文物没有系统整理修复,对器物形制特点、文化性质和比较准确的年代认识,都需要后期认真分析比较研究,结合理化测年的数据相验证,才能做到比较科学和准确。”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对出土文物进行整理、修复和研究,择机举办专题展览,以较为完整地展现白田山遗址全貌。
业内人士指出,白田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将深汕历史轴线向上延伸近2000年,更是广东省文物局组织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又一重要收获,意义重大。

白田山遗址在哪?

白田山遗址地理位置
白田山遗址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西部鹅埠镇
从地图看,深汕特别合作区依山傍海,位于莲花山南麓,地处珠三角平原和潮汕平原之间的粤东沿海丘陵地带,北、东、西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高丘山地,中部多丘陵、小谷地,南部沿海多为平原、低山,整体呈“大山地、多丘陵、小谷地、窄腹地”的地理特征。
从细节看,白田山遗址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西湖村委会格田村东南侧,由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六个小山岗组成。据悉,该遗址是在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2021-2022年度深汕特别合作区考古调查中发现,遗址所处山岗由南至北依次编号为1号至6号岗。遗址总面积约为557200平方米。
白田山1、2号岗发掘现场远眺
白田山西侧山脚下为三家村,三家村西及南侧为大片的农田和水塘,地势平坦,有小河自南向北汇入南门河,东侧原为连绵低矮群山,东南部1号岗与虎地岭遗址之间仅隔一条小路。
工作人员在考古发掘现场
早在2021年,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已经发现了白田山遗址的存在。
2023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白田山遗址1、2号岗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
截至2024年1月底,发掘工作基本结束通过广东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工作人员在考古发掘现场
据了解,这期间深圳市文保中心考古队共发现先秦和明清两期遗存,清理墓葬32座,灰坑17个,柱洞23个。除2座明清时期墓葬外,已确认的先秦时期墓葬30座、灰坑15个,柱洞23个。发掘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两百余件/套,其中随葬品约一百六十余件/套。
m20出土的玉凿及单把带流壶
m20出土的玉凿及单把带流壶
m36出土的鸡形壶(修复后)。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考古发掘意义几何?

据了解,白田山遗址1、2号岗发现的30座先秦墓葬以商时期墓葬为主。由于多数出土陶器较破碎,后期需要修复拼对后才能对其文化性质展开全面梳理和研究。
m18清理现场及出土的釉陶壶、折腹豆、玉锛
m18清理现场及出土的釉陶壶、折腹豆、玉锛
目前仅初步表现出以方格纹圜凹底罐为代表的后山类型,与以醤釉陶大口尊、圈足壶、折腹豆,以及直内石戈等为代表的浮滨文化两组文化面貌,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早晚关系或者并存关系;有两座墓中出土了青铜器小件,极大的丰富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2号岗上22座有随葬品的先秦墓出土玉器者有9座墓,占比达40%,比例较高。
m7及出土的t形玉环
m7及出土的t形玉环
“我们发现白田山上,不仅有商周时期的墓葬,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明清时期的墓葬。一路之隔的虎地岭甚至采集到新石器晚期的陶片,距离白田山不远的庭寮背遗址同样采集到虎头铺文化的陶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与文保部主任、白田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杨荣昌介绍。
22号墓出土的青铜器小件
本次白田山遗址还发现了2件小型青铜器,这是广东地区首次明确在商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小件,具有标志性意义。杨荣昌表示,白田山地区的考古发现将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历史轴线向上延伸了将近2000年。
来源 / 南方日报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