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后主本纪
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乳名黄奴,祖籍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生于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陈宣帝的嫡长子,陈朝末代皇帝,史称陈后主。
沉迷享乐的亡国昏君
陈叔宝出生时,他的伯爷爷陈武帝陈霸先已经掌握了实权,梁元帝便将陈霸先的子侄留在江陵城。
陈叔宝出生的第二年,西魏攻陷江陵城,他便跟着父亲陈顼(xū)被俘虏到北方,在穰(ráng)城(今河南省邓州市)生活。
陈武帝即位后,册封陈顼为始安郡王,但没有机会回国。直到陈文帝继位,十岁的陈叔宝才和父亲回到京城,被册封为世子。
陈叔宝从小生长在深宫之中,虽然曾为人质,但也富足无忧,不懂得稼穑(sè)艰难。他的父亲陈宣帝继位后,册立陈叔宝为太子。
陈叔宝喜爱文艺,对艳丽的宫体诗非常感兴趣,而且醉心音律,成为太子之后,身边慢慢聚集了大量文人。
陈宣帝去世后,陈叔宝的弟弟始兴王陈叔陵企图篡位,陈叔宝击败了他,最终登上皇位,是为陈后主。以前东宫中的许多文人,都成为朝廷重臣。
起初,陈宣帝还没有去世时,隋文帝已经统一北方,并且着手进攻陈朝。得知陈宣帝去世,隋文帝认为趁丧事发动战争不仁德,于是退军。
陈后主误以为隋朝害怕自己,再加上刚刚平定内乱,内心十分得意,国书的言辞很傲慢,惹恼了隋朝的将领,众人都想灭亡陈朝。
陈后主为了稳定政权,分封众多弟弟为藩王,连续发布诏书要求爱惜民力,访求人才,但都没有真正落实。为了显示仁厚,陈后主频繁下令大赦天下,在位七年进行了十次大赦。
频繁的大赦不仅没有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反而让作奸犯科之人不再敬畏国法,忠于法令的官员百姓逐渐寒心。因此,陈后主身边忠臣越来越少,奸臣越来越多。
国内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虽然经常大赦天下,但监狱依然人满为患,不法官员敲诈勒索的情况屡见不鲜,老百姓怨声载道。
陈后主被身边的文人集团迷惑,误以为天下安定,开始沉迷于享乐。陈朝自陈武帝开始,厉行节俭,宫室都非常小。陈后主为宠爱的妃子修筑很多华丽的宫殿,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精通艳体诗的文人入宫。
陈后主每天与他们纵酒为乐,吟诗作文,如果有人写出的诗词非常香艳,立刻让宫廷乐师谱曲,令宫女演唱。历史上著名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名曲,就是陈后主亲自作的曲子,后世称之为亡国之音。
一直观望南陈局势的隋文帝,看到南陈国内混乱的局面,对大臣说:“我作为百姓的衣食父母,怎么能因为隔了一条长江,就不去拯救南陈的百姓呢?”于是调集五十一万大军,将陈后主犯下的二十条大罪写成檄文,发布到沿长江各地。
南陈守将见隋军公开讨伐,立刻报告,被人押下不报。直到隋军在长江上出现,陈后主依然没有放在心上,说:“我朝是王气聚集的地方,北齐三次攻打,北周两次攻打,都没有取胜,隋军这次来,依然会大败而归。”继续和众嫔妃饮酒作乐。
589年,准备就绪的隋军,趁着长江江面起了大雾,由韩擒虎、贺若弼带领,兵分两路进攻南陈,南陈军队损兵折将,无法抵挡,隋军兵临金陵城(今江苏省南京市)下。
陈后主慌乱之余,下令众将摆出一字长蛇阵对敌,被隋军一举击溃。陈后主毫无办法,给了亲信将领任忠两袋金子,命令他招募士兵,抵挡隋军。
任忠拿到金子,却不愿意拼命,立刻打开城门迎接隋军将领韩擒虎进城。陈后主只得带着几名宠妃躲在一口枯井里,隋军发现后,威胁要往井里扔石头,陈后主怕死,于是被俘虏,陈朝自此灭亡。
陈后主降隋后,隋文帝经常赏赐物品,邀请他参加宴会。为了避免陈后主伤心,隋文帝不许在宴会上演奏江南的曲子。但隋文帝没有真正放心,监视陈后主的人禀报说:“陈后主现在没有爵位,想要个官当。”隋文帝哭笑不得,说:“这个陈叔宝,真是没心没肺!”
在投降的日子里,陈后主日夜饮酒为乐,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喝一石酒,在醉生梦死中,他的身体越来越差。604年,陈后主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去世,终年五十二岁。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六册《陈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