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会不会统治未来?

你有没有思考过,预制菜会不会统治未来?网红辛巴在直播中大赞预制菜,并称孩子吃预制菜更健康更卫生。同时在上个月,马云也成立了马家厨房食品公司,正式进军预制菜。

很明显,如今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十分抵制预制菜。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预制菜进校园事件,就曾引起了一变动的舆论。

可是舆论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影响事务发展的最后结果。预制菜会不会在未来成为主流,也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为何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养猪产业的发展,你就可以知道预制菜以后会不会成为主流。30年之前,中国养猪几乎都是个体户模式,农村家家户户在屋子前后搭一个地方,然后养上两三条猪。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的养猪场开始出现,然后牧原、新希望、温氏这样的大型养猪企业,每年出栏生猪都是上千万,甚至是几千万头。一个牧原股份就养了中国大约10%的猪。

一定有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如今的猪肉没有以前好吃了。这就是规模化养殖带来的弊端。以前家家户户散养的都是中国的土猪,养殖周期也更长,猪肉的味道自然更好。

如今大型养猪场采用的猪种都是进行改良的外国猪,这些猪的优势就是长肉快、生育多、吃得少。

以丹麦的大约克公猪为例子,一年就可以生育30多头猪,而普通中国猪只能生育15头。所以如今养猪场都是采购外国的种猪来繁育,放弃了中国本土的土猪。

另外如今的大型养猪场都是吃饲料,而过去传统的养猪,都是吃家里的剩饭剩菜,再加上一些天然的饲料混合而成。吃饲料的猪自然在口感上差不少。

可是从市场成本跟供应来说,如果我们现在采用传统的模式,如今根本无法应付庞大的需求量。另外一点,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说,传统的散养还有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卫生、安全、环境污染等等。这也是为何国家会陆续取缔一些个人养殖户的原因。

如今的猪肉不仅仅统一饲养,还进行统一的宰杀,然后再供应到市场各个摊贩,这就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安全、卫生。

另外大型养猪场还可以贡献大量的税收,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老百姓吃到更加安全、卫生、便宜的猪肉,政府也更加方便管理,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跟税收。

看懂了养猪产业,再来看看预制菜这个产业,你或许就慢慢明白了。事实上预制菜已经存在已久,街头小餐馆也好,或者大型的商场连锁餐饮,不少都在采用预制菜。

特别是商场连锁餐饮更是如此,为了保证口感的统一,大部分的菜品都是预制菜好的,然后再供应到门店做简单的处理。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保持口感、味道的统一,降低运营成本,减少食材损耗。另外很多人会发现这场浩浩荡荡的预制菜运动,并不完全是以市场为主导。预制菜已经多次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不少地方都是从官方的角度在推动预制菜的发展。

现在大家对预制菜存在问题,不外乎就是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怀疑健康跟安全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心理不平衡。

比如说之前有一个新闻,新人结婚在酒店订酒席,6000一桌的酒席有一半的预制菜。可是如果反过来想,如果预制菜可以做到比传统热炒的问题更好,也更加安全健康,同时还更加便宜,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这就好像现挤的牛奶跟冲泡的牛奶其实都是各有风味,并没有谁就认为冲泡的灌装牛奶不如现挤的牛奶。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大力发展预制菜有不少的好处,第一个,可以让一些地方性的美食形成产业链,打破地域的限制,争夺外地市场,从而打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二个,从餐饮行业的管理角度来说,过去很多都是街头小店,卫生、健康、安全等难以管理,如果未来大部分都可以采用预制菜的模式,那么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当然政府收税也更加方便。

事实上对于预制菜这个问题,未来已经不是讨论要不要做的问题了,而是讨论如何做的更好,解决消费者心中的疑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吃到的大部分东西都会是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