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多次形成南北朝的局面,却很少形成东西朝对峙?

历史上,多次形成南北对立的王朝,这些王朝大概以秦岭淮河为线,很少出现东西朝的现象,这主要和地理地形有关。

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这就造成了河流的主要流向是自西而东,南北交通需要跨越多条河流,而这些大江大河形成了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南北交通,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地理条件。

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朝北朝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对峙,存在了很长时间。再比如南宋金国的对峙,都是以秦岭淮河为界。

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减少,相对干旱,有利于骑兵部队的发展。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增加,河流众多,有利于结合水师建立防线,防止北方彪悍的骑兵部队南渡。

东西走向的几条大河,成为南朝防卫北朝进攻的天然屏障。秦岭淮河以北,缺乏骑兵优势的南方军队很难打败北方骑兵。北方的铁骑也很难突破南方的水军优势,在双方都没有碾压力量时,保持南北对立状态。

东西之间,很难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对峙天然屏障,所以东西对峙很少出现,只有北朝时(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对峙过一段时间,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南北朝时,北方以黄河为界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由于双方都难以向南绕过天险进攻对方,致使黄河天险存在。

所以,北朝的东西对峙是建立在南方由南朝控制的前提下,北朝不能从南面汉中进行东西方进攻的前提下。一旦南北对峙消失,便不再存在东西对峙的基础。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