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报告披露:80年前美国对毛主席和共产党人的评价!

1944年7月22日,“迪克西使团”的成员正式来到延安。下了飞机后,观察组的成员们乘上卡车,在延安居民具有浓郁陕北特色的打鼓声中,穿过道旁雄赳赳列队的士兵,进入了这个令他们神往已久的城市。

“迪克西”使团成员到达延安机场

当时正在延安访问的一位外国记者冈瑟斯坦因,记述了自己的观感。他说:在整修机场的队伍里,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刚刚还在欢迎人群中的叶剑英正挽着袖管在路边劳动。在国民党统治区,不要说身居高位的将军,就连普通下级军官也不可能和士兵一起劳动,而这里却截然相反。刚刚到达延安的观察组成员们,第一次亲身感到了浓厚的官兵平等氛围,这给他的印象非常好。

毛主席朱老总等欢迎“迪克西”使团成员

第二天,毛主席和朱德在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为他们举行了当时延安最盛大的欢迎宴会。当时这些美国人面对中共最高领导人多少有些拘束,而毛主席在宴席中则显得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他对观察组的成员开玩笑说,你们知道你们的重要性吗?你们的副总统,都要亲自飞到重庆去,去向委员长做说客,为你们放行。毛主席的幽默打消了美国客人一时的拘谨,他们争着向毛主席和朱德敬酒。

毛主席与谢伟思

约翰·谢伟思是观察组成员里中文说得最好的,他甚至能听懂毛主席那浓重的湖南湘潭口音。谢伟思表示,他希望有机会和主席在很多方面,进行单独的交流,毛主席会意地笑了。

“迪克西”使团组长包瑞德在和朱德谈话

为让使团更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对他们提出的到各地区各部队考察的要求,给予了最大满足。8月24日,使团成员到南泥湾观看了八路军三五九旅的训练,4月19日至11月5日,使团成员约翰·高林和赫伯特希契等人,到晋绥抗日根据地参观访问,8月17日至少21日,组长包瑞德去绥德考察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这些考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

“迪克西”使团成员在延安观察访问

当然,“迪克西使团”成员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才能和毛主席有更深入的交流。毛主席也知道,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最需要的,是打通一个新的渠道,就像之前斯诺写下《红星照耀中国》,在西方世界广为传播一样,要再次让中国共产党人可以被外界了解,尤其是被美国政府了解。在随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和谢伟思进行了数十次见面或谈话,谢伟思将这些内容全部整理成了珍贵的报告资料,发给了美国政府。

谢伟思发往美国政府的有关延安考察的总结报告

这就是谢伟思发出的报告,一共有四页,内容非常完善。在报告开始,谢伟思先事实陈述了亲眼所见的共产党人以及在国民党的包围下想与共产党合作的困难。但是随后他写道:“应当承认,支援共产党部队的困难很大。但是这些困难是值得被克服的。”然后,这份报告详分为A政治,B军事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5到7个具体内容。详细介绍了半年来与毛泽东对谈的内容以及亲眼所见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点点滴滴。最后得出了这样一句结论:“从所有这些政治和军事因素的综合考虑出发,我认为,美国应该向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提供援助并与其合作。 ”

收到了谢伟思的秘密报告后,美国政府第一次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态度。也因为被称为迪克西使团的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使美国政府第一次直接地了解到延安的真实面貌。

迪克斯使团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吗?请继续关注明天的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