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中国,美澳对南太平洋岛国进行威逼利诱,日韩也想掺和进来。只不过,中国走对了路子,岛国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美澳连同日韩都被泼了冷水。
近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访问澳大利亚,他表示,还没有同中国在安全问题上进行会谈,同中国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
马拉佩的表态说明,巴新即便面临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压力,却不会一边倒,而是依然会和中国保持经济联系。
在马拉佩访问澳大利亚前,巴新刚刚同澳大利亚签署了一项安全协议,该协议允许澳大利亚警察在巴新警务部门担任职务,并促进巴新扩大警务力量。
说好听点,这个协议有利于巴新维持社会治安,说难听点,就是巴新向澳大利亚让渡了一部分权力,让澳大利亚的安全力量在得以巴新发挥作用。这是威逼利诱的结果。
而在澳大利亚之前,美国也同巴新签署了安全协议,美方可以自由使用巴新的机场、港口等设施。
可以说,在安全领域,巴新面临被美澳控制的风险。
实际上,澳大利亚原本就是巴新这样的南太国家传统上的安全合作对象,与巴新展开安全合作也在意料之中,但澳大利亚与巴新安全合作的尺度超出了正常范围,既是在打造澳大利亚自己的“地区霸权”,也是在迎合美国的“印太战略”。
美国长期以来并没有过多关注南太岛国,这两年才对其发起外交攻势,其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同中国争夺在南太的影响力,于是和澳大利亚一拍即合。
而巴新却把经济投资看得更为重要,巴新官方始终强调,必须解决国家贫困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的合作必不可少。
目前,中国正与巴新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展开各项合作,巴新企业非常看重来自中国的投资。从整体来说,巴新并没有完全成为美澳的附庸。
的确,对于像巴新这些南太岛国来说,首要关心的是应对随着气候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南太岛国形成了“广交好友”的外交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美澳就打着援助的旗号,妄图对南太岛国进行渗透,尤其是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在2022年签署警务协议后,美国及其盟友更是加快了同中国竞争的步伐,外交活动、援助项目此起彼伏。
这些表面上的工作,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和这些岛国建立安全合作,遏制中国影响力。其中,日韩也加强了对南太岛国的“支持”。
不过,日韩的目的与美国不同。
对日本来说,介入南太岛国事务,可以加强自己的海洋活动,从而在南太平洋扩大影响力,为实现“大国”地位奠定基础。
对于韩国来说,这更大程度上是对于美国的一种迎合,这样一来,韩国就能借着美国“印太战略”提高自己在美国心中的地位,从而从美国那里获取更多的安全承诺和保障。
表面上看起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太平洋岛国身上齐心协力,但实际上,这更能凸显美国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美国之所以长期以来对太平洋各岛国未施加过多关注,是因为美国把“关注”的责任分给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盟友,美国希望这些国家可以维持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利益,但没想到,澳大利亚等辜负了美国的期望,中国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美国是被逼无奈下,才主动“下场”,在岛国之间频繁活动。一句话,盟友不给力,美国入局又太晚。
另一方面,虽然美澳尝试对岛国威逼利诱,但是岛国却保持头脑清醒。岛国欢迎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援助,但岛国也知道,这些援助只能解一时之困。况且,美国及其盟友的目的并不单纯,这就让岛国非常戒备。
相对于美西方的单一援助,中国却走对了路子,给予岛国可持续发展的方略,“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渔”。
拿最近的例子来说,南太岛国斐济正在中国的农耕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帮助下,加速实现稻米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斐济的农业发展也保证了自身的粮食安全,不出二十年,斐济在粮食方面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中国还帮助其他岛国发展渔业、贸易、基建等,实实在在帮助这些国家提高了经济自主造血的能力。因此,南太岛国普遍信任中国。
总而言之,中国与美澳、日韩的出发点不同,做事风格不同,结果也就大不一样。美澳等国想像的“岛国站队”,很难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