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现代职业在古代都叫啥?

咱们做过不少期如今的职业回到古代叫啥的节目,古今对比,还挺好玩。本期我们在查漏补缺一些,大家一起涨姿势。重点的职业我会详细唠唠。

先来看重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如这段时间大降温,大家伙每天都看的天气预报,谁发布的?



气象局,主要职责是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古代对应的部门叫钦天监,具体办事人员也拿国家俸禄,有最低的五官司晨,官职高一些的漏刻博士,五官司历,五官监侯等。在高级点,掌推历法,定四时的官员称之为春、夏、中、秋、冬官正。

据考证,古代气象局的设置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我们可以从商代中晚期甲骨文中,找到世界上几乎最早的关于风、云、虹、雨、雪等大气现象的确切记载。

考古人员甚至还发现了距今800多年,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的圆觉寺塔顶的专门用来观测风向的相风鸟,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实物。



但史书载,“东汉张衡制相风铜乌,置之于长安宫南灵台之上。”看来,世界上最早用于测定风向的气象仪器,也是made in China,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而张衡当时便担任太史令简称太史,掌管天文历算,算是钦天监一把手,换到今天就是国家气象局局长。

您听到这,可能有点疑惑。

我们都看过非常重要的正史典籍《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西汉武帝时的司马迁就接过父亲的枪,当过太史令,阅读皇室所藏典籍,开始搜集史料,最终成就了这部煌煌巨著。



这不矛盾吗?怎么一个说是负责天人历法气象节气四时工作的,又一个说是负责编辑史书,记载历史的工作人员呢?

其实这个在古代一点不矛盾,像御史一定历史时期既要负责负责考核、监督选任百官,干组织部的工作。还要干纠举弹劾官吏纪检监察的工作一样,属于复合型人才。



同理,汉武帝时期,太史令隶属太常,专门掌天文、历法、撰史工作。东汉开始,太史令逐渐不掌史了,即“掌天时星历却无记事之责”,所以一点不矛盾。

没了太史令,也没关系,活还在,甭管是地方史还是国史,国家设立史馆,大的以宰相为监修,修撰一般史事。以他官兼领,称兼修国史。而专职修史者,称史馆修撰。现代的首长秘书等同于古代起居注史官、档案馆长相当于古代史馆史官,古今也没啥区别。



说完了跟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再说每天给我们送货送信送的小哥我们称之为快递员,古人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哈,物流运输、寄送物品最早就是国家出资建设的驿站,主要职责绝大部分原本是传递国家秘密、情报、公文的,当然皇帝爱妃的荔枝也是可以的。

最初,老百姓靠驿站小哥送东西,特别难。

北宋梦溪笔谈》载,驿传有三等,分别是步递、马递和急脚递。急脚递速度最快的,一天能走四百里。快递从业者被称为驿使、驿夫或驿吏。多说一嘴,历史上最著名的快递员是明末的李自成



说是到了北宋曾西北战事不断,神宗专门设立了“金字牌急脚递”。快递小哥一棒接一棒,到达下一个十几公里外的驿站,中间可换乘两匹快马,最快速度到达中转站,也不休息也不下马,马上将东西交给另一位待命的小哥,省了中转时间,特别快。

不过,老百姓的呼声太大,各种物资需求后来也可以通过国家邮驿系统运送。只是这一下政府的,各地贡使的、民间商人的、小老百姓的各种物资信件都要驿站来运输,那时候运输工具很原始,除了马驴骡,外加一些水运,真的负荷太大。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出现了非官方的“民信局”,专业为百姓寄送信物件外带着一些别的七七八八的东西。如果说,驿站是国家邮政局,那“民信局”就是如今的各种通、快递小哥称之为信客 。

此外,民间如果要运送东西,还有一种选择,这便是镖局。一说到镖局,武侠迷马上会想到如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虎踞镖局、《书剑恩仇录》里的镇远镖局等。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保障人身的江湖人士成立的安全机构。



实际上,清代中晚期才出现了镖局,就是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故而,镖局就有了快递的属性。只不过人家是VVIP服务,镖师专属快递员。

另外,镖局也被称为保险业的鼻祖。因为你镖局说白了,就是以独立经营机构的形式提供风险保障!信镖、银镖、物镖、票镖、粮镖类似于财险,人身镖就类似于今日的寿险。

这么一来,镖局还是最古老的保险公司,镖师还是保险从业者呢!



再有,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

很多人觉的,记者这个职业,最早出现于16世纪欧洲的威尼斯。那时,威尼斯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商业非常发达,全世界的大商人银行家纷纷来这里做生意商务洽谈,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来自各地的资讯。

便有人去从事采集物价行情、船只起航抵达或者各种商品供给情况,甚至是各地区政治事务的消息,用手抄,或刊刻,将资讯公开出售。这些从业者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



可是呢,这些正确么?我还真的花了些时间去史料中找寻,发现我国应该是"报纸"最早诞生的国家。

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书写的纸张还没发明出来,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以及,宫廷大事等内容,专门刻写在竹简或绢帛上,由信使也就是我们今日称呼的快递员邮递员,快马加鞭,通过驿道,传送到各郡各地。

到了东汉年间,我国用植物纤维造了纸,广而传播。东汉期间,随着造纸术的改进,这些讯息都被抄写于植物纤维制造的纸张之上,被称为《邸报》,更加方便传递和推广,这应该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跟如今的报纸已经很接近了。



到了唐代,驿道道路更宽,交通更好,《邸报》传递的也更快。如唐玄宗时,某日京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李隆基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玄宗自东封还,赏赐有差等等,不消多日,全国皆闻。

至宋代,行业更加精细化,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随着活字印刷的推广,《邸报》规模也成倍增加,不光官员花钱订购,老百姓有闲钱也可以订一份看。

这么一来,可以说我国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报纸,也出现了现代报社的历史原型,还有一批从业者,跟现代记者的工作是很相近的。



十一月,除了记者节,还有一个国家消防日。

今有消灭火灾救护服务的消防员,远在黄帝时期,便早有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称为“火政”。汉代出现了有明确职责的“消防员”——“执金吾”,负责维护促成的的安全,制造、贮存和管理兵器,以及水火灾等非常事件,被称为世界消防员鼻祖。

唐代长安专建有“武侯铺”的治安消防组织,分布各个城市和坊,负责救火。北宋更牛,创立了中国最早意义上的专职消防队军巡铺,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化公共消防队。“夜间巡警”,谨防消防隐患。



至清代,消防队伍的名字就叫救火兵丁。固宜专设责成,更须操演熟练,救火器具齐备,每日训练救火器具的使用方法和和团队合作救援。分工合作,有了现代化管理的模样。

篇幅关系,现在的城管,古代称“监市”,负责环境卫生、拆除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管理市场物价,真正的综合执法。

现代的医生,古代叫郎中。现在的私企经理,叫掌柜。现在的教师,古代叫夫子。现在的妇产科大夫,古代叫稳婆。太多太多,我们以后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