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勒尼学派因其创始人阿里斯提波出生于位于北非的希腊殖民地居勒尼而得名。当昔尼克学派将善规定为节制、禁欲时,居勒尼学派将善规定为个体的快乐,主张寻求愉快的感受是人的本性和最高的善。
安尼凯里
安尼凯里(Anniceris)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他有着乐观祥和的精神,曾经救援过被掠为奴隶的柏拉图。
他主张快乐是最大的善,但认为快乐来自于善行。人应该根据善的原则追求快乐,而善表现为种种现实的美德。他认为人不应只关注自己,也应当关注别人。可以说他抛弃了居勒尼派的享乐主义,又不同于昔尼克派的漠不动心。
狄奥多罗
狄奥多罗(Diodorus)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末期。他不信神,所以被驱逐回希腊。他说:“多谢居勒尼人将我从利比亚赶到了希腊。”后来还是由于他不信神,他又被希腊的雅典放逐。他曾经为托勒密王朝服务,写过一本《关于诸神》的书,伊壁鸠鲁从中吸取了许多内容。
赫格西亚
赫格西亚(Hegesias)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他将快乐和痛苦都归为感觉,但他们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从而认为快乐与痛苦也没有区别,抹煞了一切伦理价值的区别。认为一切美德都是没有价值的,它们都只是个人利益支配的结果。他们宣扬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对一切漠不关心的人生观。他们认为:“幸福是不可能实现的”。
“古代西方哲学史扫盲(36)——居勒尼学派(2)”相关视频
-
25:28
-
45:04
-
9:02
-
10:11
-
7:31:03
-
18:23
-
1:42:13
-
8:21
-
7:46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分类视频推荐
-
3:01:59
-
2:11:01
-
2:28:45
-
22:59
-
2:26:07
-
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