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总理给毛主席写完最后书信,叮嘱张玉凤:主席心情好了念

1975年6月,毛主席因白内障恶化,视力急剧下降,情况不容乐观。

周总理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写信安慰。不曾想,这是他写给毛主席的最后一封信。

在信中,周总理说:

“听闻主席近日状况,我十分担忧。希望主席听从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恢复健康。

另:我身体安康,情况乐观,医生说很快就会出院。

祝主席早日康复!您的战友周恩来!

1975年6月16日。”

写下这封信时,周总理已是癌症晚期,他比谁都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就算这样,他在信中依然守口如瓶,不让毛主席为自己担心。

写完信后,周总理特意给毛主席机要秘书张玉凤写了一张纸条,叮嘱她:

“玉凤同志,我今天给主席写了封信,请你等他心情好时再念——周恩来。”

周总理和毛主席在1925年相识,并肩作战50余年。作为多年好友,周总理深知毛主席性情,要是在他心情不好时劝,他一定听不进去。

因此,周总理才会叮嘱张玉凤:等主席心情好了,再念我的信,劝他动手术。

当时,毛主席的白内障已相当严重,出现过双目失明的情况。

毛主席虽然很想动手术,治好疾病,但害怕手术出现事故,导致自己终身失明

在当时那个年代,医疗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白内障手术不能百分百安全,毛主席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

可担忧归担忧,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不做手术,情况只会更加恶化。

经过深思熟虑后,毛主席最终决定:听从医嘱,进行手术。

一个月后,中央把专家请来,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手术开始后,周总理马上赶到中南海,守在毛主席身旁。

病房外,周总理一边和工作人员交谈,一边聆听病房里传来的《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歌是毛主席特意放的,旨在激励自己,同时鼓舞医生不要有负担。

几分钟后,《满江红》没了声音,主刀医生从毛主席书房走出。

“总理好!手术顺利完成,主席非常健康。”

“你不用问候我,你快回到主席身边,他可是你的病人。”

说完,周总理走到门口,朝里望了望,看到毛主席安静地躺在床上,才放心离去。

在生命晚年,周总理一直挂念着毛主席,毛主席也时刻惦记着周总理。

只是时光无情,英雄垂暮,两位千古伟人已经人到黄昏,行动不便,只能嘴上惦记,不能亲自探望。

最有意思的是,为了不让彼此担心,两人到最后都成了“骗子”。

周总理骗毛主席自己不知道自己病情,毛主席也骗周总理自己不知道他的情况。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安详去世。

当天下午,护士在毛主席醒后,告诉他老人家这一消息: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在今天与世长辞…”

“与世长辞是什么意思?”

毛主席打断护士,一时陷入迷茫。等他回过神来,早已泪眼朦胧。

“恩来…恩来啊!”

那一天,无数中华儿女落泪,为周总理守灵。

那一天,毛主席彻夜失眠,为战友哀悼。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