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广东一农民横扫东南亚各国,朱棣天价悬赏,将其活捉。

永乐初期,刚刚即位不久的明成祖朱棣,就颁布了一道通缉令,这道通缉令堪称史上最高赏金。明成祖朱棣悬赏750万两白银,通缉一名盗贼,当时明朝全年的财政收入才1100万两。其实早在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悬赏50万两白银缉拿这名盗贼,那么这名盗贼究竟有何本领,对大明危害有多深,致使两代帝王不惜斥巨资也要将其缉拿归案呢?

这名盗贼名叫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早年从业不祥,洪武年间,陈祖义因犯罪被官府通缉,无奈之下带着全家老小逃到了南洋。陈祖义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他在南洋纠结了一些亡命之徒,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由于陈祖义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而且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很快就成为了海盗的头目,在短短的几年内,他率领的海盗集团就发展了上万成员,战船几百艘,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海盗集团之一。

陈祖义率领的海盗集团纵横于南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攻陷了周边各国沿海城市多达50多座,弱小的国家纷纷向其纳贡以免灾祸,明太祖朱元璋也是被陈祖义搅得是焦头烂额,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禁海令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个陈祖义。虽然有禁海令但陈祖义的海盗集团对东南沿海的危害是越来越深,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加大围剿力度,悬赏50万两白银要陈祖义的人头。

面临朱元璋的强力围剿,陈祖义也不得不收敛锋芒,于是陈祖义便逃到了三佛齐的渤林邦国,这个地方现在属于印度尼西亚,多年的海盗生涯让陈祖义有着充分的海战经验,很快就得到了国王的器重,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大将军。国王死后,陈祖义纠结了一帮海盗兄弟,成功夺取了渤林邦国的政权,成为了渤林邦国的国王。从一名流落海外的盗贼到一国的国君,陈祖义的人生可谓达到了巅峰。

正在陈祖义在国外称王的时候,大明朝的燕王朱棣也成功从侄子手里夺回了皇位,改元永乐。明成祖永乐皇帝登基以后,各国纷纷遣使进贡,陈祖义也装模作样打着向明朝进贡名义,对明朝的商船以及沿海城市进行抢劫,他所到之处一律抢光、杀光、烧光。永乐皇帝得知后是勃然大怒,悬赏750万两白银活捉陈祖义,这个数字相当于大明朝全年税收的一半还多。

永乐三年,郑和奉命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巡视西洋,在郑和临行前,永乐皇帝叮嘱郑和一定要活捉陈祖义。永乐五年郑和船队返航,途经旧港,也就是现今印度尼西亚的巨港,郑和派出使者准备招降陈祖义,而陈祖义则准备诈降奇袭郑和船队。正当郑和准备招降陈祖义的时候,当地有个华侨名叫施进卿,悄悄的登上了郑和的宝船,将陈祖义诈降的计划透露给了郑和。郑和随机部署船队迎战陈祖义,旧港海战就此打响,战事是异常的激烈,经过激战后郑和成功包围了陈祖义的船队,陈祖义殊死抵抗准备冲出包围圈,郑和采用火攻,烧毁贼船数十艘,缴获七艘,并活捉了陈祖义。

陈祖义被押解回国后,等待他的只有断头台,随着刽子手的刀起刀落,为患东南亚海域数十年之久的悍匪陈祖义就此人头落地。陈祖义被杀后各国使臣无不称赞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