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找上美方,中方前往乌兰巴托,一句命运共同体,意思很明确

不久前,蒙古国方面干了一件“大事”,总理奥云额尔登去了一趟华盛顿,并与美方签订了多份协议,其中最令外界瞩目的是《开放天空协议》,以及蒙古国将向美方扩大矿产资源领域的开放度。看得出来,蒙古国已经把美方摆在了外交的重要方向。在这个背景下,中方近日派人前往了乌兰巴托,与蒙方当面讨论了一些事情。

中方代表团拜会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

中方消息显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近日率团访问了蒙古国,拜会了总理奥云额尔登,与副总理兼经济发展部长呼日勒巴特尔举行工作会谈。在与奥云额尔登的会谈中,双方就两国关系、深入推动双边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而在中蒙发展合作联合工作会谈上,双方谈到了落实两国高层共识、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等问题,特别是中国支持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的计划。

在中方代表团这次访蒙期间,双方还举行了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揭牌仪式。这是关乎中国和蒙古国的一项长期计划,即中方帮助蒙方改善环境,减轻东北亚地区的沙尘天气危害。

中蒙发展合作联合工作会谈

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我们能看到,中方代表团这次去蒙古国,主要就是讨论两国合作的问题,其中的一个核心项目就是这个“种植十亿棵树”计划。中方愿意主动出力帮助蒙古国干这件事,一方面是从建设整个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另一方面也和中国自身的需求有关。有研究显示,我国一些沙尘天气的沙源地都是蒙古国。中国与蒙古国有着大范围的国土接壤,蒙古国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得到改善,也会影响到中国。

而中方愿意为蒙古国做这么多事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重视与蒙古国的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表示,中方帮助蒙方防治荒漠化,彰显了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也是构建中蒙两国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发言人提到的“与邻为善”和“以邻为伴”已经是一个相当明确的信号,更别说提到了“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这些都反映出,中国对于蒙古国是高度重视的,也愿意在帮助邻居上真正出力。

外交部发言人提到了“两国命运共同体”

不过结合蒙古国方面近期的部分举动,我们或许就能理解发言人传达的另一层意思。在大约一个月前,奥云额尔登去了一趟美国,寻求两国关系与合作的强化。他表示,和美方讨论了开采包括稀土在内关键矿产的问题,并声称,蒙古国将美国视作“第三邻国”,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早就开始了,并打算在未来进一步深化。另外,蒙古国还与美国签署了《开放天空协议》,双方互相开放领空。

蒙古国唯二地理上的邻国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三国的国家安全可以说是绑在一起的。目前中国和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都不好,蒙古国总理在这种背景下主动去了华盛顿,并强化蒙美两国的关系与合作,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更何况无论是矿产资源的合作,还是《开放天空协议》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

前段时间,中国和美国展开博弈,美方试图在科技领域封锁中国,而中方则从原材料方面着手反制,限制了多种关键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蒙古国愿意在矿产资源领域给美方放开,恐怕不能视作一件单纯的事情。或许蒙方只想用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美方必然是为了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而来。另外,这个《开放天空协议》也值得重视,蒙古国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蒙古国给美国民航开放天空,后者怎么飞进来,除了过境中俄没有第二条路。

一个客观情况是,在近期的美蒙互动中,蒙方有着不低的积极性。虽然暂时看不出蒙古国有主动介入中美、俄美之间的想法,但是蒙方想和美方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也是事实。而对于美方来说,蒙古国的最大作用恐怕就是给中国和俄罗斯制造问题,对于帮助蒙古国发展,美方不会有多大的兴趣。

蒙古国总理(左)美国防长奥斯汀(右)

了解了这些情况,再回头去看一下外交部发言人提到的“与邻为善”和“以邻为伴”,以及“构建中蒙两国命运共同体”,我们似乎就能品出其他的意味。中方已经是在尽最大诚意和善意向蒙古国释放信号,希望蒙古国能从自身和地区的角度出发,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