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央为了纠正党内风气,重新制定真理标准,从而召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会议,此次出席会议的大多都是经历过许多政治风波的老革命家。
在会议中,曾担任毛主席警卫队队长、号称中南海大管家的汪东兴一度因为坚持毛主席的政策,惹恼了很多人。
尤其是针对曾被卷入政治风波的老人,汪东兴的态度是坚决的让所谓的老革命家下放,重新做人。
这让谭震林拍案而起,他指着汪东兴的鼻子怒怼道:
“什么叫‘重新做人’?毛主席都说解放我了,你叫我七十多岁的老人重新做人?我不是拿身份和资格压你一头,而是你汪东兴欺人太甚!”
谭震林的斥责获得一众支持,那么谭震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被卷入政治风波?这之间又发生了什么?
怀仁堂冲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新中国,不仅在国际上要面对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围攻,内部也出现了封建势力的复辟和反扑。
为了维护新中国的革命果实、维护人民手中的权利,于是中央将权利下放,交到每一个人民手中,让他们进行革命与自我革命。
可这样的初衷却被有心之人曲解,有人扛着红旗反红旗,有人渗透进人民的队伍里,故意制造动乱,使社会陷入恐慌之中。一众老革命家和将领们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决定前去怀仁堂提出抗议。
1927年2月11日,北京正处于严寒隆冬,北国萧瑟的冬风吹冷了一众老革命家的心,他们结伴来到北京怀仁堂,企图找到毛主席要个说法。
当这些人抵达怀仁堂后,便开始大声呵斥:
“如今中国方兴未艾,就算想要革命也要因势利导,决不能如此胡作非为。现在很多工厂、学校都处于停摆的状态,谁来从事生产?谁来推动社会运转?这对中国未来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你们不能再这样下去!”
其中叶剑英最为激动,尽管当时周总理尽量平复几位领导人的心情,可依旧无法阻止他们抗议的举动。
于是在2月14日下午的碰头会上,叶剑英带领着谭震林,指着康生和张春桥等人,愤怒斥责他们道:“如今连军队也要革命,现在搞乱了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而谭震林紧紧跟随着叶剑英,为叶剑英摇旗呐喊。
这让张春桥等人极为反感,面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康生等人也只能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谭震林,你在激动什么?当时全国掀起‘浮夸风’的时候,你有没有响应口号?你有没有提出那些荒唐的口号?你还敢在这里叫嚣?难道你没有犯错吗?”
康生等人的反驳几乎抓住了谭震林的痛脚,原来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为了集中生产力,建设工业基础,于是全国上下搞起了生产运动。
可为了达成指标,许多地方政府于是夸大其词,不断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只为提升自己的成绩。
因此各地掀起了“浮夸风”,而谭震林也在其中。他深知自己曾经犯了错误,一时之间有些心虚,只能支支吾吾的回答道:
“虽然我犯了错误,但是我知错就改,你们犯了错误,你们还振振有词,这样是不对的。”
但康生等人不管谭震林如何解释,不分青红皂白的便给谭震林扣帽子,以此来让谭震林知难而退。可这样的举动同样也惹怒了叶剑英等人,他们拿出军队的筹码,义正严词的说道:
“如今你们让社会停滞了生产,要是再捣乱军队,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安危怎么办?我们是坚决抗议你们这样做的!群众不能没有党的领导,否则就乱套了!”
叶剑英的辩论获得了谭震林等人的大力支持。
但张春桥等人却认为叶剑英只是在为自己辩护:“现在讲究的是民主,我们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要专政,你们都得靠边站。”
谭震林听到张春桥如此振振有词,十分愤慨:
“什么是靠边站?我们没有经验吗?我们没有资格吗?”
两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谭震林又听到张春桥竟然擅作主张,不让老革命家进京。这让谭震林异常气恼,连珠炮一般对张春桥等人怒斥:
“你们到底还尊不尊重我们?对,是要听群众的意见,可是那些老革命家又做错了什么?他们都是从小参加革命,你们不让他们来北京,是想搞一言堂吗?还是说你们就是排除异己!”
这句话触怒了张春桥等人的逆鳞,他们本来就资历尚浅,面对这些革命老资历,本身底气就不足,因此谭震林抗议的时候,张春桥等人也只能沉默应对。
见张春桥气势逐渐低下,谭震林于是乘胜追击的说道:
“我们这些老革命要是有错,我们就改,可不能因为我们参加过革命,享受过优待就对我们喊打喊杀。”
“高干子弟里有犯错的,也有无辜的,凭什么见到高干子弟就打?见到高干子弟就杀?难道你们想说高干子弟出生就自带反动血统?这不依然是你们的血统论来针对我们吗?你们这不叫辩证唯物,这叫形而上学!”
怀仁堂鸦雀无声,唯有谭震林的反对声震耳欲聋,那么谭震林的辩论获得了成功吗?事态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呢?
不平之路
怀仁堂这场碰头会让老干部们积累的矛盾情绪集体爆发,尤其是以叶剑英、谭震林等为代表的老领导,对中央的种种决策感到迷惘和震惊。如今的怒斥和抗争在中央决策面前,却仍旧无济于事。
张春桥、康生以及姚文元等人聚在一起商议,他们认为这些老干部思想觉悟不够高,又在怀仁堂大耍官威,于是将他们这些逞一时之气的言论全部记录下来,并找到了毛主席的妻子江青。
江青虽然身为毛主席的妻子,但她原先并没有享有第一夫人的待遇,而江青本人又心高气傲。
如今她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便见缝插针想要以此获权,于是她找到毛主席并呈上会议记录,同时添油加醋叙述一番,将那些老干部如何反对群众革命、如何大摆官僚的架势告诉毛主席,好借此让毛主席对这些老同志们更为反感。
可毛主席却说道:“这不是权利斗争,更不是官场政治,我们要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要从人民民主专政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要迎来一场自我革命。斗不能乱斗,你讲的这些没用,但也绝对不能否定群众。”
于是2月18号,毛主席召开了会议。他面对众人坦言相告,如今的局面其实是无产阶级的震怒。
众人面面相觑,如今社会生产停摆,为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震怒?
这些老干部们始终没有明白毛主席的用意,毛主席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要破除阶级,消灭阶级。在毛主席等革命家的眼中,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想要完成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必然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虽然共产党是人民的先锋队,但共产党也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其实毛主席的本意是想要将延安整风运动延续到如今,借用党外的势力对党内进行一场肃清监督的活动。
但老干部们认为党内是可以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不接受群众的监督,于是党内的领导们与群众的矛盾日益增强,直到激化。
因此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毛主席坚决选择将这场扩大的整风运动继续到底:“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去井冈山继续打游击!”
但毛主席也没有预料到,此次事件波及甚广,许多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之人扛着红旗反红旗,想将社会局面搞乱,让矛盾闹大,趁机牟利。
如今群众的情绪被点燃,事态难以平复,尽管这些老干部们据理力争,但毛主席的态度决定了此事的性质,并且他意有所指的说道:
“不要成日想着否定整风运动的成果,这是群众开启对我党的一场监督活动,请大家予以重视。”
而谭震林与张春桥等人的争执也让毛主席感到不满,他斥责谭震林:“想不到如今你也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说话。”
这让谭震林倍感委屈,但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错,也坚决不检讨不反思。因此张春桥等人趁机对谭震林打击报复,此后谭震林便退出了政坛,以此捍卫自己的立场。
在这期间,谭震林也饱受各种批判,但他都咬牙坚持下来,他并不认为举大旗扣帽子的行为是正确的,也坚决不接受一棒子打死的结果。
好在因为他的坚持,让毛主席也慎重考虑了一番,没过几年后,毛主席又亲自找到了谭震林:“谭老板,你这人还真是倔。”
见到毛主席,谭震林又亲切又委屈,他知道毛主席一定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于是谭震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自己没有错,所以我相信您一定会见我的。”
当时的局面难以控制,毛主席也深知谭震林受到了委屈,他暗自叹了一口气,对谭震林说道:
“我是打算解放你,让你参与进来,这些年的改造也好,反省也好,我想你应该也能理解我的苦心,所以你愿意回来吗?”
谭震林也清楚毛主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他痛恨的无非也是那些上蹿下跳的小人,于是谭震林果断答应了毛主席。
1975年谭震林恢复了部分职务,并出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但毛主席身边的警卫长汪东兴对待谭震林的态度却十分漠然,时常对他指指点点,这让谭震林倍感不适。
“我革命一辈子,不需要你来教育。”
谭震林也曾气急败坏的反驳过汪东兴,那么谭震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过去为新中国做了哪些贡献呢?
鞠躬尽瘁 未曾授衔
谭震林于1902年出生在湖南省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亲眼目睹过工人革命,在耳濡目染下,成年之后便踏上了革命之路。
192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头扎进了革命队伍。但第二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被国民党反动派大量围剿。为了发展革命事业,谭震林追随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并与毛主席的队伍一起来到了井冈山。
谭震林在井冈山不仅作战勇猛,同时宣传也是一把好手。当时井冈山有原住民,在当时朝不保夕的年代,土匪流窜、军阀林立,当地群众极为排斥武装军。作为革命军刚来到井冈山便遭到了本地人的敌视。
为了破除封建宗族势力,完成土地革命,谭震林主动请缨,承担起游说当地人民的任务。
谭震林的年纪并不大,但深谙革命理论,于是做起解释工作也是驾轻就熟。有些群众群情激奋,就去抓当地的土豪劣绅,扬言要当众处死他们。
于是谭震林便赶过去,劝解群众的同时,并向他们解释道:“我们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不要再犯,唯有让这些人接受思想改造,他们才能认清自己的错误,以杀止杀,以暴制暴,绝对是不可取的!”
经过谭震林的劝说,本来要闹起的大乱子竟然被平复了,而谭震林也不辞辛苦,将这个思想在当地普及,推动了当地革命工作的进展。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谭震林就是这样一位仁者,也是一位智者。而他的智更多体现在打仗方面,解放战争爆发后,谭震林于1947年1月担任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奔赴前线。
在胶东战场上,面对国民党占领的沂蒙山区和胶济铁路的有利地位,谭震林不慌不忙,纵横捭阖,率领着兵团在国民党猛烈炮火的攻势下,反客为主,获得了胶东战役的胜利。
次年,谭震林又与许世友一起,指挥了胶济线西段等战役,国民党被打的无所遁形,节节败退,谭震林指挥的解放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因此谭震林对新中国的建设可谓是功不可没,所以在新中国之后,谭震林又担任了浙江省委书记及省人民政府主席。在他的领导下,杭州等地区的人民逐渐恢复了安居乐业。
只是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时,谭震林却没有参与此次授衔仪式。但对谭震林而言他并不觉得遗憾,功勋章确实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耀,但对谭震林而言,人民能够富足安康的生活,对他而言已经是最高的荣耀。
不过谭震林在从政的过程中确实也犯了一些错误,在他的回忆录里也道出当时恢复建设时期,为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谭震林曾提出了夸张的口号,以至于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谭震林对此也极为愧疚,但他在被毛主席纠正后痛改前非。可不曾想后来怀仁堂事件之后,又被张春桥等人抓住了小辫子,不断对他进行攻击。
好在谭震林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没有丝毫退步,因此毛主席后来对他提出了“解放”。
但毛主席身边的汪东兴却一直看不惯谭震林等人,在汪东兴眼中这些老革命就喜欢摆资格。
这让谭震林对汪东兴也感到不满,年轻人是拥有创造世界的潜力,但他们老一辈人经验丰富,为什么不能两相结合,一定要互相对立呢?
积累的矛盾直到毛主席去世后才彻底爆发。
1978年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会议上,汪东兴始终坚持贯彻毛主席的政策,他的态度惹恼了很多人。
尤其是汪东兴针对曾被卷入政治风波的老人,要求将他们继续下放,才能让这些老革命家们重新做人。
这个政策让谭震林忍不住拍案而起,他指着汪东兴的鼻子怒斥道:
“什么叫‘重新做人’?毛主席都说解放我了,你叫我七十多岁的老人重新做人?我不是拿身份和资格压你一头,而是你汪东兴欺人太甚!”
面对谭震林的斥责,汪东兴最终败下阵,坦诚了自己的错误。而谭震林后来发展的也顺风顺水。
作为老一辈的革命者,谭震林也有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但我党一向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自身与组织内部进行革命与自我革命,批评与自我批评。
因此谭震林最后能够返回政坛,也是意识到了他的不足,而我们也要学习谭震林的精神,时刻进行自我检讨、自我审视。
在完善自己的同时,才能以更好的面貌面对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看完谭震林的故事,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