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西欧“上帝的和平”运动,具有什么影响

文丨三旬后的理想

编辑丨三旬后的理想

前言

自19世纪初开始,以圣经为内容的基督教神学思想逐渐被西方学术界所重视,并且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圣经的和平”运动成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70年代起,基督教神学思想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最有影响的领域之一。在近40年内,从神学角度研究基督教思想的著作和论文数以千计,并且还在不断地涌现。

有关中世纪“圣经的和平”运动的研究著作也已经有了大量问世。这些著作主要是探讨“圣经的和平”运动发生的背景、发展历程、运动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以及它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等等。

“上帝的和平”运动的起源:基督教的扩张

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一直被认为是西方世界的唯一信仰。它通过圣子耶稣的救赎,在欧洲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教义体系,从而将整个欧洲带入了一个宗教神学统治下的黑暗时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逐渐获得了世界上其他地区人们的认可。这种认可主要是通过传教活动实现的,它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大陆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早传播到其他地区的宗教。”在这一方面,中国佛教是一个典型例子,它首先由印度传入中国,然后再向东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地区传播。在此之前,基督教对中国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直到唐朝时才开始有一定数量的基督教徒进入中国。

到了9世纪中叶,佛教开始在中国盛行起来。但真正将基督教传播到其他地区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3世纪以后的事情。

在欧洲历史上,基督教被认为是一种世界宗教,这主要是因为它几乎完全不依赖于其他宗教所信奉的那些教义。然而,这一观念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只是一个政治和社会理论——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其政治和社会目的;而且这种政治和社会理论也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宗教。例如,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对其他宗教的影响就非常有限。

它对其他宗教产生了深刻影响,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在基督教出现之前,欧洲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宗教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不过这一说法显然存在疑问:为什么欧洲没有其他宗教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呢?虽然其他宗教(如佛教和伊斯兰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大陆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但它们并没有对基督教产生任何影响。

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明确结论的是罗马历史学家提比略·格拉古(Typig Gracui)。他在其名著《历史》中指出:“基督教是欧洲唯一真正合法和最普遍流行的宗教”

然而在罗马法体系中却没有对基督教进行任何规定或限制。如果要对基督教产生影响的话,必须通过某些法律途径来实现。提比略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基督教的法律地位问题:

“基督教徒应享有与其他基督徒一样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6]。提比略认为:“不能因为信仰某个特定宗教就剥夺其言论自由;相反,每个基督徒都应享有这种权利”[7]。

在罗马法中,如果基督徒享有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那么他们就会得到其他基督徒的尊重;但是如果基督徒被剥夺了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那么他们就会受到其他人的歧视和侮辱。提比略认为:“基督徒们都享有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

但“不能因为基督徒被剥夺了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就剥夺其所有权利”;因此,如果教会有权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信仰(例如强迫他们改信基督教)或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宗教,那么教会就是违法的;因此教会没有权禁止他们信仰任何宗教或强迫他们改变信仰。

“上帝的和平”运动与基督教文明在西欧的传播

虽然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已经通过“上帝的和平”运动在西欧传播开来,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毕竟是有限的。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上帝的和平”运动所带来的文化传播和影响,主要是通过教会进行的

因为在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是唯一能够左右人们信仰、行为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宗教,它把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纳入了基督教教义之中。教会不仅掌握着世俗权力,而且还通过宗教礼仪、教会法庭、宗教会议等途径进行文化传播和影响。

而“上帝的和平”运动仅仅是教会在西欧传播基督教文明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而已。在这一方面,“上帝的和平”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教会是“上帝的和平”运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教会在西欧推行“上帝的和平”运动,并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种宗教行为来执行,而是为了与世俗政治权力相抗衡,从而推动教权和世俗政治权力相结合。

基督教规定了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①教会要服从于国家最高统治者;②国家要服从于教皇;③教皇要服从于罗马教廷;④罗马教廷要服从于国王;⑤国王要服从于世俗政权。只有遵守这些准则,才能得到世俗统治者的承认和保护;

否则就会遭到世俗统治者甚至国家法律的惩罚。这些原则是与中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相适应并相互配合和作用而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强大而持久力的“上帝和平”运动准则。

因此,“上帝的和平”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教会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实行干预和影响相联系的。其次,教会通过“上帝的和平”运动传播基督教文化和影响社会生活,这是中世纪西欧文化传播和影响社会生活所特有的方式。

一方面,教会在“上帝的和平”运动中充当了“上帝”与世俗统治者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上帝”又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世俗社会生活。所以,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生活中,基督教文化和基督教文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西欧中世纪历史上,随着教会权力和世俗政治权力在中古时期相互结合与渗透,并且通过教会来实现自身权力和国家权力之间协调与平衡,这就使得基督教文化在西欧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

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封建制度在西欧各国逐步确立并不断发展壮大,教会逐渐成为西欧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最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因素。

再次,教会对世俗政治和经济生活所起作用虽然很大,但教会毕竟是一个超越于世俗政治和经济生活之上的宗教组织。由于其本质上是一种宗教组织,所以教会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就使得教会在与世俗政治和经济生活相联系时常常要受到一定限制和干预。因此,当世俗统治者与教会发生冲突时,世俗统治者就会求助于“上帝的和平”运动来实现与教会之间相互协调、妥协、合作或斗争

“上帝的和平”运动与民族国家的诞生

公元395年,日耳曼人的一个部落首领奥托率军征服了罗马,成为日耳曼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就是东罗马。东罗马对西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上,它对西欧各国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的。

奥托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建立了东罗马帝国,使西欧形成了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为后来西欧各国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是经济上,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崩溃和奥托统治时期西欧国家的兴起,基督教文明对西欧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奥托在位期间,从公元395年到公元528年间,西欧各国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上帝的和平”运动。

公元395年9月25日,奥托在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被杀后建立起东罗马帝国。他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完成对西欧的统一,但由于其在军事上征服了日耳曼部落和西哥特人,并使之臣服于自己,所以他成了“上帝的和平”运动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奥托在位期间东罗马帝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改革就是将西罗马帝国分裂为四个部分,并成立四个新帝国:即东罗马、西罗马、南罗马和北罗马。其中东西罗马帝国都被奥托废除。

根据《君士坦丁堡条约》的规定,东西罗马帝国之间通过签订“和平条约”进行合并,然后由新成立的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共同管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在西欧就形成了一个以四个罗马帝国为基础;

同时又与拜占庭帝国并存于一国之内的新民族国家——西欧民族国家(European Nation State)。奥托以武力手段消灭了东罗马帝国之后,在西欧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国家——西欧民族国家(European Nation State)。

在奥托统治时期东罗马帝国就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到公元52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为止,东罗马帝国仍然存在。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而在这个时期东罗马帝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

在公元510年至527年间由奥托建立起来了西欧第一个以罗马为中心、具有统一政治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的国家——东罗马帝国(East Roman Empire)。

东哥特人建立了西哥特人国家(Tetrapostrogia)、西哥特人国家(Tetrapostrogia)和汪达尔人国家(Tetrapostrogia)等三个国家;

同时汪达尔人也在东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起一个汪达尔王国(Dynasty of Tetrapostrogia)。这样东罗马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与西欧民族国家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作为东罗马帝国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欧民族国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西罗马帝国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在政治、经济上都远落后于东罗马帝国,尤其是它在经济上是与东罗马帝国并存于一国之内,而在文化上却又明显地受到东罗马帝国文化传统的影响

结论

“上帝的和平”运动是在教会内部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它是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督教神学发展到中世纪后期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作为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为基督教神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欧洲中世纪后期乃至近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并为西欧社会创造出新的“精神动力”。可以说“上帝的和平”运动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奥古斯丁:《忏悔录》,陈金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2.《奥古斯丁传记》(第1卷),陈金海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罗马史》(第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