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文物:志愿军战歌手稿揭示英雄精神

丹东鸭绿江畔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封信,笺用红色方格竖排,用蓝黑色墨水书写,左上角已经泛黄,并标注着“雄壮有力,充满信心”。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网图

这是一首赞颂英雄的歌曲,随着勇士们踏上战场,它奏响了铿锵的旋律。这首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子,经受过抗美援朝的历练,响彻云霄,气势恢宏。这首歌曲采用了激昂的调子,雄壮的进行曲式,歌词简洁准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它简洁而精炼,却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激发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罕见的。73年过去了,岁月峥嵘,但这首歌的铿锵旋律仍然能够震撼、激励并感染人们。

网图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麻扶摇,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炮1师5连的政治指导员,他于1927年出生,当时在他23岁时创作了这首歌词。而曲作者则是周巍峙,他生于1916年,当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创作这首歌曲时也只有34岁。在信笺上的标注中,清晰地显示出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周巍峙。

麻扶摇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一首伟大的歌曲,它的曲调生动地表现了抗美援朝英雄岁月的主旋律,展现出志愿军的坚强信念和钢铁意志。这不仅是一首出色的军歌,也是全国人民广泛传唱的歌曲。自问世以来,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54年3月,该歌曲在文化部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三年来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如今,作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将继续鼓舞和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克敌制胜,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网图

周巍峙老师于2014年去世,麻扶摇老师于2019年去世;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历史和人民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