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霸主地位摇摇欲坠的英国,是如何压制对手的?


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身为世界第一大殖民帝国的英国,曾称霸世界两百多年。直到二战爆发以前,英国也还是世界霸主。不过,尽管英国那时候仍旧占据着世界霸主的宝座,他们的霸主地位也已经是岌岌可危了。那么,二战前已经摇摇欲坠的英国,是如何压制对手的呢?



尽管英国是一种摇摇欲坠的状态,不过其实力还是有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马来亚、缅甸等地方皆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还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跟军事强国,其政治影响力也是无人能及。而且,他们在贸易、航运、金融等领域也还是处于主导地位。因为英国掌控着除去巴拿马运河之外所有的海上通道,在英国人没有点头的情况下,先不讲把军队运输到其他的地方,即便是货船也是难以通过。在世界各大海洋上,都可以看见英国人的商船,各大海域都能够看见英国人的军舰。

再就是英国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国有不少的竞争对手,不过真正有实力进行挑战的也就只有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法国还有苏联。这六个国家里,日本跟意大利都是地区强国,处于弱一流国家行列,没有能力去全面挑战英国。不过,尽管英国人没有将之当作一盘菜,却也没有就此掉以轻心,不会忘记对其进行打压,尤其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像是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英国便曾带头对日本进行制裁,使得日本最后退出国联,日本也由此陷入了严重的外交危机。为化解外交孤立危机,日本只能跟萨尔瓦多等小国亲近。



再就是法国,因为其于一战当作的损失过大,加上长期受英国打压,给英国的威胁也不是很明显。因此,真正对英国构成威胁的,只剩下美国、德国跟苏联。相比之下,苏联给英国的威胁还要稍微小一些。由于苏联长期受西方世界的包围跟封锁,日子一直都不算好过,尽管工业以及军事实力追了上去,不过国际影响力方面还是比较弱,而且还被资本主义世界敌视跟孤立。但就算如此,也还是有威胁的,英国也没有就此坐视不理。他们利用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敌视,长期对苏联展开封锁,还在苏联周边构筑起战略包围圈。

苏芬战争期间,芬兰可以对抗苏联,这离不开英国提供的支持,为打压苏联,英国甚至还打算联合法国对苏联的高加索油田进行轰炸。但是因为德国在欧洲的兴风作浪,英国无暇去顾及苏联,因此放弃了对苏联的轰炸计划。直到二战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因为共同利益,英国才选择暂时跟苏联站在一条战线上。而战争结束以后,双方很快便分道扬镳了,英国则是继续实施敌视苏联的政策,冷战便是英国所挑动的。



不过,温水煮青蛙的美国人则是更为可怕。美国是世界第一工业以及经济强国,其在经济、金融、航运等各领域对英国发起了挑战。在二十年代末的时候,美国便已经超越了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而英国自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不但在各个领域跟美国展开竞争,也展开了贸易战。凭借殖民地辽阔的优势,英国在英联邦内部搞所谓的“帝国特惠制”,将美国从英联邦贸易圈中挤出去,令在大萧条里苦苦挣扎的美国感受到当头一棒,几近崩溃的美国经济也是雪上加霜。要不是二战的爆发,美国还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够缓过来。

最后就是德国了。在英国人的眼里,这个国家是他们最大的威胁。毕竟德国就处在英国的边上,而且还好勇斗狠、野心勃勃。他们一直都憋着劲想要找英国复仇,再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抢占英国那丰富的原材料产地以及商品销售市场。为打压德国,一方面,英国联合法国实施军事封锁围堵;另一方面,利用资源(如石油)去卡德国的脖子。英国不但自己不给德国石油,他们也是怂恿其他国家切断对德国的石油供应,令德国长期都受石油问题的困扰。但在英国的打压下,德国不但没有就此被压制住,反倒还将他们逼急了,最终在将英国拉下霸主地位上出了一大把力。



总的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为维持他们那摇摇欲坠的霸主地位,已经是费尽心思。不过最终仍没有改变衰落的命运,大英帝国最终也还是烟消云散了。

兵事网——英国几乎侵略了全世界,殖民势力遍布全球,为何没几个国家恨它?

兵事网——同为英国殖民地,为何美国独立要发动战争,而加拿大不需要呢?

兵事网-美国独立战争

兵事网——二战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法属领地圭亚那,为何他却主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