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说了,很多城市的区划变迁沿革,每个城市的区划变迁沿革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悠久的历史,让我国历经了很多的政权,在不同政权执政期间,对于地域的划分需求和命名是不一样的,今天给大家说一下吉林省松原市的区划变迁沿革,看看松原是如何一步形成现如今5个区县的格局的,历史类型的素材寻找不易,希望大家能够简单的点赞支持一下。
首先简单的说一下吉林省的发展情况,吉林省简称是吉,作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在地理位置上它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吉林省处于我国的边境线上,它和俄罗斯还有朝鲜接壤,目前吉林省的常住人口为2,375万人,现如今的吉林省境内拥有8个地级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还有商品粮的生产基地。随着东南沿海省份的崛起,近些年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有些堪忧。2020年经济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2,311亿元,这样的数据在我国所有的省份排行中并不是很靠前。
松原作为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在地理位置上,它处于吉林省的中西部地区,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如今松原市的常住人口有220多万人,曾经的松原和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被称为中国北方经济四小龙。松原一直被人们称的是北方粮仓,而且松原也是跨国公司眼中的香饽饽。不过由于疫情的影响,近些年松原的经济发展的并不是很好,2020年松原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52亿元。
那么历史上松原发生了怎样的区划变迁沿革,才一步步形成现如今的区划格局的呢?
松原的历史比较悠久,在公元前22世纪,东北地区就建立了一个农业国家扶余国,这也是北疆历史上最璀璨辉煌的一页。
关于松原详细的有行政规划要从近现代说起。从清朝的时候说起。当时的清政府对于东北地区的管辖采用的主要是将军制度,设立了有三个将军,其中管辖松原地区的主要是吉林将军。
清朝初期的时候,设立了柳条边管辖东北地区(主要是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柳条边上有几个军事重镇,松原所处的伯都讷城就是这些军事重镇之一。康熙年间,伯都讷城是通往齐齐哈尔的最重要的节点。
清政府灭亡之后,民国时期,伯都讷城改成了新城县,民国初期采用的是道这样的制度,当时的新城县属于吉林省的西北路道,因为在民国时期山东还有河北都有新城县,所以说吉林省的新城县改名成为了扶余县。
民国16年废除道制,各个县有省直接管辖,东北地区沦陷之后,当时的松原地区由日寇成立的伪政权管辖,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东北地区有很多的省份,其中有一个省叫嫩江省,嫩江省管辖了松原地区。
1949年嫩江省拆分,松原所属的扶余县也随着拆分划归到了吉林省管辖,我国建设国初期的时候采用的是专区制度,当时的扶余县属于白城专区,1987年扶余县成为了扶余市,不过当时的扶余市是县级市,1992年扶余市撤销,设立了地级市松原市,至此为止,松原以地级市的身份出现在我国的行政版图中。
既然文章说到这里,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松原这个城市怎么样。不少的松原人其实很想把自己的城市叫做扶余市。当时松原市第一次被设立成为县级市的时候,在区划建设方面,并不想止步于县级市,但当时建设区的面积不符合对于地级市的基本要求。在之后吞并了几个县之后,它才有了基本符合成为地级市的要求。
不少松原本土人对松原的认识就是寒冷,还有满大街的灰尘。近些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松原地区的经济也算是发展起来,松原发展的也是比较富的。不过在外人看里,很多人对于吉林松原的认知就是觉得它很穷,其实总体来说现如今松原并不是很穷,最起码它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它曾经也是北方经济增长的四小龙。
松原的本土资源也非常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根据勘探表明,它的石油资源总储量有26亿吨,松原市境内的油田是我国的第六大油田。
小编曾经有幸去过松原,对于松原的感觉就是很诡异,这个地方发展的话没有很多的机会,但却有很多的土豪,大部分都是祖辈留下来的积蓄。很多人也选择来松原养老,房子便宜,生活压力也不大,生活成本比较低,不过年轻人来这里奋斗的话确实不是一个好选择。
总体来说,现如今的松原是一个相当惬意的城市,这种城市给人的感觉既大又小,沿着江边散步还能够享受到不错的教育,在本地生活可以毫无压力。很多东北的小城市大部分都是这样子。
不过松原还有一个比较不好的一点,就是经常发生地震,虽然说都是小规模地震,但是对于一些心脏不好,年纪大的老人来说,那真的是够刺激的。
关于松原的区划变迁沿革就给大家说到这了,在之后的文章中会给大家介绍别的城市区划沿革,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谢大家支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