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一年特别诡异,它就是建安二十四年。以曹魏名将夏侯渊战死为起点,在之后的一年时间中,魏蜀吴三国有大批谋臣武将死去。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英雄会集体谢幕?
一、蜀汉
蜀汉刘备这一年,经历了大起大落,由半山腰爬上了顶点,但随后又掉落了谷底,令其抱憾终身。
建安二十年,刘备拿下益州后,休养了4年时间,然后在法正、黄权的劝说下,开始出兵争夺张鲁的汉中。曹操担心刘备夺得汉中后,会成为自己的心腹之患,所以也派兵去争夺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正和曹操兵戎相见,在争夺汉中。同年,刘备放弃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后。曹魏主帅夏侯渊率兵来争夺定军山,但中了法正计策,被黄忠斩杀于定军山。
夏侯渊战死后,曹操为了扭转战场局势,亲自率兵来争夺汉中。
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如果拿不下它,刘备可能会被曹操困死于益州。为此,诸葛亮“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全力支援刘备。刘备集团拼尽全力了,反而将难题抛给了曹操。曹操无法击败刘备,但又没有理由退兵。汉中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让曹操左右为难。同年,曹操手下的将领王平投降刘备后,曹操也消耗不起了,他让人将汉中百姓迁走后,就撤兵了。
曹操走后,刘备占领了汉中。他乘胜追击,派遣刘封、孟达乘胜攻取了东三郡(魏兴、上庸、新城)。
汉中争夺战持续了两年时间,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损失了吴兰、雷铜和任夔。曹操的损失更大,手下名将夏侯渊战死了,还损失了赵颙等将领。
刘备占领汉中后,马超领衔蜀汉众大臣上书朝廷,建议汉献帝封刘备为汉中王,让刘备顺利封王。
进位汉中王后,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但随后,他就连续折损三位重臣。220年8月,在汉中之战大显身手,斩杀夏侯渊的蜀汉老将黄忠病逝。同年,刘备手下的重要谋臣法正也病故了。
刘备夺得汉中之后,他手下的另一名将关羽,乘胜出击,发动了襄樊之战,率兵攻打襄阳、樊城。
关羽和曹魏交战之际,他水淹七军,生擒了曹魏的于禁和庞德。庞德因不肯投降,被关羽斩首了。
关羽在前线接连取胜,威震华夏,但是后防空虚。江东趁机出兵,夺取了关羽的荆州,这让关羽军心大乱,被徐晃击败。撤军途中,荆州士兵得知自己的家人得到了江东的厚待,人困马乏的他们不愿再为关羽而战了。荆州士兵纷纷抛弃关羽而去,导致关羽、关平等将领被江东擒杀。
关羽被擒杀前,曾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但是刘封选择了见死不救。事后,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刘备杀了刘封。孟达素来和刘封不和,同时也担心刘备惩罚他,选择投降了曹魏。
建安二十四年到建安二十五年一年时间,刘备损失了法正、黄忠和关羽,还有刘封、关平等将领。
二、东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爆发时,江东置身度外,没有参与争夺汉中,所以没有出现阵亡大将的情况。同年,关羽又发动了襄樊之战。大战前期,江东也置身度外,做了看客。
同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让曹魏陷入了动荡之中。曹魏的很多地方甚至想望风归降关羽。孙权和刘备联盟,是因为曹操实力过于强大,他们抱团取暖,避免被曹操一一消灭,但是如果坐视不管,让曹魏被关羽所灭,江东的强敌就会由曹操变成关羽,自己离覆灭也不远了。
为了江东的利益,在曹魏战场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孙权选择和曹魏合作,一起对付关羽。关羽和曹魏苦战之际,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率兵去夺取荆州。关羽为人孤傲,和蜀汉的很多同僚不和,这导致糜芳、傅士仁等荆州留守将领,都不肯为关羽死战,反而选择投降了江东。
夺取荆州时,由于蜀汉兵马几乎没有抵抗,所以江东在战场上没有阵亡大将,但江东名将蒋钦,在夺取荆州期间病逝。拿下荆州后不久,江东的另外两位功勋将领,吕蒙和甘宁也相继病逝。
三、曹魏
汉中之战中,曹魏损失了夏侯渊。夏侯渊是曹操的堂兄弟,他的妻子还是曹操的妻妹,两人关系密切。220年,夏侯渊的哥哥夏侯惇也病逝了。夏侯惇是很早就跟随曹操的一员将领,他为曹操招兵,领兵作战等,立下了赫赫战功。曹操很器重夏侯惇,一直将他当自己的挚友对待。
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曹操担心曹仁守不住荆州,派于禁、庞德率兵救援曹仁,但是两人没有防备,让关羽放水将他们的大军淹了。庞德等人已成瓮中之鳖,大势已去之后,副将董衡、董超劝说庞德投降关羽。这激怒了庞德,他杀了董衡、董超。庞德誓死抵抗,不肯投降,但大军被水淹了,最终无力回天,被关羽生擒。被俘后,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斩首了。
襄樊之战期间,曹魏还有一个重要人物病逝,他就是曹操。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即位,随后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于他,称帝了,建立魏朝。220年,曹操手下的另一重要谋臣程昱,也病逝了。
曹魏损失了曹操,以及夏侯渊、夏侯惇、庞德、程昱4位重臣和董衡、董超等将领,最为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