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中旬,春节刚刚过去,陶峙岳在王震和新疆全体官兵的委托下,登上飞往北京的飞机。飞机刚落地,陶峙岳就被毛主席邀请去中南海做客。
一番闲聊后,毛主席对陶峙岳说:“好了好了,午饭时间到了,咱们边吃边聊吧。”陶峙岳点点头,跟着毛主席来到饭桌。毛主席看着面前的菜肴,开玩笑地说:“你吃过我毛泽东的饭,也吃过蒋介石的饭,你可以对比一下嘛!”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毛主席说的这句话有何深意?
陶峙岳
积极抗日,护送共产党员回延安
陶峙岳家是湖南宁乡有名的大地主,更是拥有一座名叫“火龙洲”的庄园,因此陶峙岳生活优渥,不知人间疾苦。尽管家境良好,但陶峙岳并没有养成骄傲不可一世的性格,反而谦虚好学。
在陶峙岳14岁那年考入求忠中学,由于求忠中学的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大,成年人很多,再加上学校管理也不是很严格,因此陶峙岳整天嬉戏玩耍。当时在湖南陆军小学担任教师的叔叔陶刚岚担心陶峙岳荒废学业,便向陶父建议让他去陆军小学读书。
不过陆军小学也不是那么好进的,需要通过各县的预考后才有资格报考,而陶峙岳却不具备报考条件,他无奈只好谎称父亲是南州厅种田的,并得到一纸公文,这才获得报考资格。
事情一波三折,在考场上,南州厅的考生检举陶峙岳使用不合法的手段获取报考资格,幸好学堂总办见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坚持给他发试卷。最终陶峙岳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陆军小学,这也成为他一生关键的转折点,从此他踏上了军旅生涯。
1911年,陶峙岳得知广州革命党人在黄花岗起义的消息,随即受到鼓舞,决定去武昌投靠陆军中学。在辞别了父母和妻子后,陶峙岳来到武昌考入陆军第三中学。开学还不到两个月就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陶峙岳当即和同学们拿起武器,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队伍中。
不久后,陶峙岳被编入黎元洪都督府的警卫队,但非常可惜的是随着部队的解散,他也在1912年回到武汉的学校继续学习。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陶峙岳的思想得到大幅度提升,也成功加入同盟会。
1914年,陶峙岳从学校毕业,随后在部队接受了半年的入伍训练。在此期间,他接受到许多残酷的训练,这也是他所经历过最艰苦的一段时光;1915年,陶峙岳入伍训练期一到,就被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继续深造;1916年毕业回到长沙,在湖南省督军公署担任参谋办事员。
1917年,陶峙岳奉命训练从绿林招编的部队“护字营”,对于这支难以驯服的部队,他打算从情感和道理两方面出发。陶峙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令这支“土匪”部队变成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他也获得官兵的一致赞誉。
之后“护字营”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战斗中表现良好,不仅取得了胜利,还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和良好的纪律性。陶峙岳也因为指挥出众而被提升为独立工兵营营长。
1926年,陶峙岳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团长,独立第2师誓师北伐后担任主攻任务,并配合北伐军其他部队一举收复江西。1927年,独立第2师来到安徽,他们在当涂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后获得胜利,并和兄弟部队一起收复南京,陶峙岳也因此被升为少将师长。
同年4月,陶峙岳在贺耀祖的介绍下加入国民党;1928年,国民党部队经过统一整编后,陶峙岳担任第40军第3师中将师长;5月,陶峙岳率部来到山东济南。
与此同时,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由于蒋介石再三下令不能和日军作战,因此陶峙岳下属的第7团被日军缴械,军长贺耀祖被撤职。尽管陶峙岳没有受到处分,但却因为这件事看清了蒋介石不顾国家民族尊严、自甘受辱的嘴脸,他更感到此次惨案是一生当中最大的耻辱。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陶峙岳担任国民党第8师师长,随后率部增援上海。在蕴藻浜附近,陶峙岳率部和日军作战,一举击败此地守敌。日军不甘心失败,随即派出空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虽然敌我双方兵力很是悬殊,但陶峙岳仍率部顽强抵抗,坚守阵地整整21天,他也获得了“抗日名将”的美誉。
1938年,陶峙岳被调往陕西河防部队,先后担任国民党第1军中将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务。别看陶峙岳担任这么多职务,其实他是没有实权的,大权都掌握在胡宗南手中。
1946年4月,张治中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行营主任,并任命陶峙岳为新疆警备总司令,主要负责维护地方秩序。大家都知道张治中是有名的爱国将领,他长期和共产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曾三次去延安。
在此期间,陶峙岳深受张治中的影响,积极支持他和平的政治主张。国共两党再次谈判时,毛主席和周恩来向蒋介石提出释放所有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要求,蒋介石被迫同意。
紧接着,周恩来拜托张治中将那些被盛世才囚禁的中共党员护送回延安。不过由于张治中有要事在身,只好将这一任务交给陶峙岳。陶峙岳经过一番思考后,选派自己的亲信刘亚哲亲自负责护送。这是陶峙岳第一次为共产党人办事,因此也受到中央和各界人士的赞誉,陶峙岳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新疆和平起义
1949年5月,陶峙岳得知中共关于策动新疆起义的事情,但他并没有表态。陶峙岳虽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在军中也并无实权,但他毕竟是从下层军官一步步晋升到现在的位子。因此如果要在这个时候和蒋介石决裂的话,他是有些做不到的。
最重要的是陶峙岳的妻子和二女儿在重庆,但儿子和大女儿已经被迫前往台湾,如果自己起义的话,国民党将会怎么对待他们呢?难道不会报复吗?
再者,陶峙岳虽然是新疆军事的首脑,但他和新疆部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新疆的部队中,有一部分是马步芳的整编骑一师,剩下的则是胡宗南的整编78师和42师。
6月7日,陶峙岳趁着去兰州向新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马步芳述职的机会,顺便去重庆看望家人。他表面失去看望家人,实则是在观察当前的形势。7月22日,陶峙岳返回新疆迪化后,认为国民党是没有前途的,如果再做抵抗也是无效的,所以他逐渐倾向和平。
7月23日,陶峙岳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宣布:“在新疆必须要执行张治中将军原先制定的政策,对外增进中苏关系,对内实现民族平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疆的和平。”
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陶峙岳选择回归人民的正确道路,并开始了和平起义的策划工作。
7月25日,陶峙岳在迪化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大多都是国民党驻守新疆的将领,足足有200多名。新疆省主席包尔汉·沙赫德拉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他在会议中表示:“我不愿意做中国的罪人,更不愿意做新疆人民的罪人。”
7月底到8月上旬,陶峙岳和包尔汉以“避暑”的名义前往南山,并在这里交换了彼此对新疆局势的意见。紧接着,双方一致同意和平起义,并商定和平起义的相关事宜。
8月19日,陶峙岳以检查武器的名义邀请驻扎在喀什的赵锡光见面。经过一番交谈后,两人在和平起义的部署上达成一致意见,并约法三章:
第一、北疆由陶峙岳负责,南疆则由赵锡光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等待起义的最佳时机;
第二、将来把军队交给解放军战士,部队在改变的时候不能在三区干涉下进行改编,毕竟存在民族问题;
第三、将部队交出后,陶峙岳和赵锡光解甲归田,不再过问。
考虑到甘肃酒泉是通往新疆的门户,陶峙岳还和具有爱国倾向的国民党驻兰州将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争取他们支持新疆和平起义。
在解放军解放兰州期间,国民党“反共”分子马呈祥、叶成等人奉马步芳的命令,提出要将部队调往关内作战。但这一要求却得到了陶峙岳的反对,他说:“你们坚持要进关,我是不反对的,但我是决不能离开的,还有很多军政部署在这里,我不能扔下他们!”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马呈祥一意孤行,执意要进关。但令人意外的是,当马呈祥部抵达迪化东郊的时候,突然收到兰州被解放的消息,他随即命令部队返回原地。
马步芳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兰州、西宁等地相继解放,马步芳盘踞在新疆的势力也几乎被解放军消灭。此时国民党新疆部队没有退路,再加上运输困难,士气格外低落,大家都不愿意再打仗。与此同时,新疆的人民都渴望解放,进步组织也纷纷劝告国民党新疆部队早日投降。
在这一情况下,陶峙岳和包尔汉决定和极少数好战分子摊牌,公开策划和平起义的事情。
8月31日,陶峙岳主持召开会议,在会上讨论新疆接下来该怎么办。马呈祥、叶成等好战分子迫于当前形势下,也同意和平起义,离开新疆。
9月25日凌晨,随着马呈祥等人的离开,陶峙岳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并宣布人事命令,防止变乱。这天下午,陶峙岳向毛主席、朱德等人发出起义通电:
“从即日起,和广州政府断绝关系,竭诚接受毛主席之八项和平生命和国内和平协定,全军驻守原防……”
9月26日,包尔汉也向毛主席等人发出起义通电:“将‘省政府’改组为新疆省临时人民政府,全部听后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
9月28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回电:“我们认为你们的立场是正确的,这种态度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我们十分欣慰……”从这以后,新疆彻底迎来和平解放。
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20日进驻新疆省会迪化。11月7日,王震等人抵达迪化,受到陶峙岳等人的热烈欢迎。
毛主席:我的饭和蒋介石的饭相比如何?
1950年2月中旬,陶峙岳登上飞往北京的飞机,在飞机上,他的心情格外激动:就要踏上北京这块古老且年轻的土地了,就要见到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了,这是我一生最为激动的事情啊!
与此同时,毛主席刚结束完一夜的工作准备出去走走,没想到就碰上了彭德怀。毛主席笑着对彭德怀说:“20兵团自成立以来,我听说工作干得很不错。陶峙岳司令也在来北京的路上,到时候我可要好好听听他对新疆部队工作的意见。”
彭德怀说:“主席,陶司令对新疆和平解放可是立了大功的,他这次来北京汇报工作,您可不要忘记请他吃一顿红烧肉啊!”毛主席哈哈大笑,说:“你啊你,放心吧,我请他吃我最爱的红烧肉!”
毛主席
不久后,陶峙岳的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毛主席连忙派人将他请进中南海。陶峙岳刚到中南海门口,就看到毛主席的身影,他来不及多想当即快步迎上去,和毛主席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毛主席笑着说:“是陶峙岳将军吧?我听说你要来,特意在这里恭候呢!来来来,快随我进去,外面冷。”陶峙岳连忙回答道:“回主席的话,我就是陶峙岳!主席,您的身体还好吗?”
毛主席点点头,高兴地说:“好好好,你来了我高兴啊,我可等了你好长时间呢!”毛主席说得一口湖南话,这也令同为湖南人的陶峙岳十分激动和亲切。
两人坐下后,毛主席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然后说:“我记得你是宁乡仙凤乡的?这个地方我晓得,我去宁乡、益阳的时候都要从这里经过,不知道过了多少次呢!”
毛主席这么一说,陶峙岳更感觉轻松了不少,随后说:“主席,您也是乡音未改啊!”“哈哈哈,湖南话都比较顽固,怎么改也改不了。对了,新疆的情况怎么样了?”毛主席问道。
陶峙岳认真地回答:“靠解放军、共产党和王震同志的得力指导,新疆的工作还算过得去。至于我嘛,我要多向王震他们学习!”
听到陶峙岳如此谦虚的回答,毛主席说:“你是有功之臣,对新疆、对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有功劳的,我们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我毛泽东更不会忘记你!”
陶峙岳连忙说:“主席您言重了,我没做什么工作。我这次来北京,就是代表王震同志和新疆全体官兵来向党中央汇报工作的,还请主席多多指导!”
随后陶峙岳向毛主席汇报了新疆的情况和发展,毛主席连连点头,表示满意。时间在交谈中渐渐流逝,毛主席见吃午饭的时间到了,便对陶峙岳说:“好了好了,先说到这里,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可以边吃边聊嘛!”
这是一顿非常普通的便饭,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几乎都是湖南风味菜肴,这也令陶峙岳十分感动。毛主席和陶峙岳吃饭的时候,就像是接待多年老友一般,他说:“我是湖南人,你也是湖南人,咱们坐在一起口味也相符。”说完便给陶峙岳夹了一筷子红烧肉。
陶峙岳看着碗中的红烧肉,再看看毛主席那关切的眼神,不由得想起之前蒋介石接见自己的情景……
1930年,陶峙岳仅是国民党中的一个少将,他既不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又不是嫡系部队出身,因此几乎没有机会和“蒋大总统”蒋介石见面。没想到这天他突然接到消息,说是蒋校长要接见他。
蒋介石
一路上,陶峙岳的心情格外忐忑:难道我做了什么错事?蒋校长要处罚我?直到他被人带到蒋介石的专列上后,心中的担忧还是没能放下。
陶峙岳一见到蒋介石就连忙敬礼问候:“总司令好!”蒋介石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了两声“嗯嗯”。
蒋介石用冷冰冰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一下陶峙岳,然后问他:“你就是陶峙岳?”陶峙岳连忙立正回答:“是!”
蒋介石继续问:“你毕业于保定军校?”陶峙岳再次点头回答:“是!”
蒋介石有些咄咄逼人了:“你为什么不来黄埔军校?”陶峙岳被蒋介石问得顿了一下,然后说:“黄埔军校中有很多教官都是保定学校毕业的。”
蒋介石不再表态,而是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你好好干吧!”陶峙岳回答:“是!”
还没等陶峙岳反应过来,蒋介石就伸出他戴白手套的右手,随意地和陶峙岳握了握,说:“就这样吧,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这是陶峙岳唯一一次单独见蒋介石,但蒋介石那不可一世的态度却令他终生难忘。
思绪回到和毛主席吃饭的时候,此时的陶峙岳才明白,原来毛主席的饭和蒋介石的饭真的不一样。
陶峙岳在回忆这一天的时候总是感慨道:
“国民党内部整天都是勾心斗角,你陷害我,我陷害你,所以也结交不到一个真心的朋友。但在共产党内部却不一样,同志们友好相处,以诚相待,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诚的朋友!”
90岁才入党
1954年,按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陶峙岳担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司令员。兵团将履行“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历史使命,长期扎根在新疆,世代守卫和建设边疆。
当陶峙岳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地说:“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从这以后,10万将士有了归宿,陶峙岳也带领他们开始学习新知识,建设新新疆,保卫新新疆。
自新疆和平解放以来,陶峙岳在我党的领导和帮助下,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充分尊重。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陶峙岳越来越觉得国民党和共产党有着鲜明的反差,国民党内部是自私,唯利是图的;共产党内部则是和平相处,服务群众的。因此,陶峙岳对我党的感情逐渐加深,也迫切地想要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其实早在1949年年底新疆和平起义和1952年,王震同志就先后两次和陶峙岳谈过他的组织问题。
1952年7月,王震找到陶峙岳,并对他说:“陶峙岳同志,现在你是我们的同志了,是不是可以向组织申请加入共产党了?”陶峙岳听了王震的话有些激动,一时间竟然连话都说不出口。
直到许久后才反应过来,陶峙岳低下头说:“王震同志,我做梦都想加入共产党,但我之前……”原来在陶峙岳内心深处,他总是觉得自己很自卑,毕竟他曾是国民党将领。他认为自己改造的时间不够久,和党的要求、标准还有些出入。
直到1965年,已经和共产党并肩作战16年的陶峙岳,这才鼓起勇气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环境因素,他的入党申请书被搁置。
1970年,陶峙岳离职休养,定居长沙。1979年12月,他被当选为湖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2年5月,陶峙岳以90岁高龄再次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这次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批准下,成功加入共产党。
值得一提的是,在陶峙岳的入党申请书上,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社会进步事业的实践……”
1988年12月26日,在陶峙岳加入共产党的6年后逝世,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