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让其亡,必先让其狂。夏桀狂妄、淫荡、流氓,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木鸡,后面的事实告诉他,任性没有出路,你可以不认人,但不能任性。
夏桀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时刻,有一个部落商逐渐发展起来。商部落的始祖叫契。契曾是大禹的宠臣,协助大禹治水有功,于是大禹赏赐商地给汤。四百年后,商的大业交到了汤德手上。汤是个明君,他仁爱有加,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使得商部落粮食充足,人口日益增多,同时,他还鼓励贸易,促进商业发展,大大增加了社会财富。
夏桀奴役人民
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渐渐变成了一个强大的部族,如日中天,不是一般。
相比之下,夏在桀的荒淫无道统治下,内政不修,外患不断,百姓离心离德,不断衰败。
毕竟,大禹有恩于祖上,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帮夏桀一把,于是,把贤达伊尹推荐给夏桀。
伊尹幼儿时被遗弃到桑树林里,住在伊水边的有莘氏将他捡去领养,并以伊为姓,姓中有尹,就叫伊尹。伊尹身材短小,其貌不扬,成年后以耕地为生,地位卑微,但是他聪明勤奋,心忧天下,志向高远,喜欢研究古代圣贤君主的施政之道,并注意观察社会,对当时的情况作深刻的分析。由于国君高高在上,于是他自愿沦为奴隶,被谨献给有莘国君,后来因为精湛的厨艺,成为有莘国君的专用厨师。
夏朝最大的悲哀,是遇到了一个厨子,更大的悲哀是,这个厨子不看菜谱,他看上兵法了。
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觉得商汤才是干大事的人,在伊尹眼中,商汤是他的菜。于是,把自己作为嫁妆送给了商汤。
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时,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将为政之道融入烹调菜肴的过程中,同时分析天下大势,提出夏朝无道,应取而代之,这是战国前的隆中对。
伊尹回来后,汤便正式任命伊尹为右相。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上。很快,商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国力也更加强大起来。
后来,夏桀为了讨好妹喜,建高楼大厦,摆山珍海味,设舞台剧场,大肆耗费民力国力,搞得老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大臣关龙逄看在眼里,直言劝谏,被杀害。商汤却赶紧派人到夏都城去哀悼关龙逄,留下了亲近贤臣的美名。
商的壮大引起了夏桀的警惕,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汤抓了起来。商朝只能由伊尹主持大局。伊尹知道夏桀是个酒色之徒,并且身边奸佞小人环绕,于是,搜罗了些珍奇异宝和美女进献给桀,同时买通了夏桀的亲信近臣给汤说好话。果然,汤一滋,放松警惕,汤很快就被释放,回到了商。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汤回到商,坚定了灭夏的决心。既然你不仁,就许我不义;你最大恶极,罪恶滔天,你的法律就无意义;违法不再是犯罪,而是打击犯罪。
在伊尹的辅佐下,汤加快了灭夏的步伐。汤觉得,应该快刀斩乱麻,直接一鼓作气把桀拿下。要说,还是伊尹老道。伊尹支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不知桀虚实,他有多少人马?是否气数已衰?建议先停止向夏桀朝贡,看夏桀的反应,到时候再决定发不发兵。结果,夏桀大怒,下令九夷发兵讨伐商,九夷得令出动。伊尹说:“你看,桀还有威力,夏朝还没有烂透,我需要再等等”。于是,商汤向桀负荆请罪,并恢复了朝贡,献了几个美女,但实际是,当面叫哥哥,背后划拉家伙,加紧壮大自己的实力的准备。
一年后,汤再次停止向桀朝贡。夏桀一声令下,九夷的部落也不知道是耳聋了,还是眼瞎了,或者是家里真忙,反正是社会上纹丝不动。桀的调遣失效了。伊尹一看,滋了,高呼一声:“是时候见证真正的技术了”。
汤把将士们召集起来,召开讨夏的誓师大会,他宣告:“夏桀残暴不仁,百姓深受其苦,我奉上天旨意讨伐无道,大家造反不是违法,而是为民赎罪,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推翻腐败的夏朝指日可待。”
想办大哥,先灭小弟。汤策马疆场,挨着拾掇与夏交好的国家,先灭掉葛国,吞并了夏的十几个小属国和部落,进而带领将士们攻破了桀的羽翼侯国韦国和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羽翼一除,夏桀无翅难飞。
说时迟,那时快。商军很快抵达了夏都,夏国的百姓早就想推翻夏桀的统治了,听说商军来攻,各个欢呼雀跃,纷纷积极响应,打开城门,喜迎商汤。再说夏桀,这时六神无主,七魂出窍,也顾不得饮酒作乐了,也管不了贵妃嫔妾了,赶紧调集军队,双方在鸣条决一死战。商的军队勇猛无比,一往直前,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夏军士兵军心涣散,临阵脱逃,不堪一击,溃不成军。桀见兵败如山倒,有心平乱,无力回天,仓皇逃入城内,带着妺喜和珍宝抱头鼠窜。商军尾随其后,紧追不舍,桀乘着一只小船渡江到了南巢(今安徽巢州),后来死在了那里。一代昏君,撒手人寰。善恶终有报,只是迟来到。
商汤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