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这座教堂,同样也是她登基和举办结婚典礼的地点。
在这里,来自英国王室、英联邦成员国和世界各国的嘉宾代表们应邀参加了这场盛大的葬礼,全球有超过40亿人关注葬礼直播。这代表着,伊丽莎白二世在世界范围赢得了足够的尊重。
从此,余晖落幕,大英帝国的最后一点颜面再也不复存在了。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最后的颜面
1926年女王出生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开始,英国还能勉强维持一个世界强国的地位,而等到她逝去的时候,英国的实控区域基本上只局限在大不列颠的主权范围之内——连对欧洲大陆事务的影响力也因为“脱欧”而快速下降。
1952年女王登基的时候,接见的第一位首相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铁血首相”丘吉尔,而在在英国脱欧公投后的数年之间,英国走马灯似的经历了四位首相,从卡梅伦到特雷莎,再从约翰逊到特拉斯,一个个竞相展示了什么叫江河日下。
在帝国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中,因为英国相关制度的设置,伊丽莎白二世只能待在她的白金汉宫里,默默地看着——也只能默默地看着,看着英国的政客们,一步步把“大不列颠”搞成了“小不列颠”。
从大航海与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奇迹,到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英国的落伍,女王可能早就看到了也看透了,她的王国已经与新世纪的世界强国再无关系了。在“世界”这个概念之前,她能做的,似乎只有仪态优雅地出现在英镑和英联邦成员国的钞票上,去承载着英国人的历史记忆罢了。
英国不会再出现丘吉尔这样的首相了
在女王还没去世的时候,英联邦的去留、苏格兰的独立问题,就一再地被摆上台面进行讨论,但伴随着她的离去,原有的英联邦体系面临着被彻底瓦解的局面,甚至大不列颠的领土完整都有可能支离破碎——毕竟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是一种在闹独立的。
读过《红楼梦》的网友们都知道,贾母去世后,贾府迅速地由盛而衰,而更大的背景是,贾府背后的王朝也在经历了盛世之后走向衰败。其实对比一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英国王室与大英帝国,和《红楼梦》里的故事何其相像。
所以说,女王的葬礼,也是大英帝国的葬礼。
女王她走得不早也不晚,一切正是时候。
女王去世后英国加速走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