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过中国的王朝,建国初始,一般都会有英明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国家开始变得强大,之后再有两三代巩固政权,然后就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虽然其中也会出现中兴之主不断地为王朝的持续添砖加瓦,但是始终逃脱不了熄灭的命运。
一.皇位继承的特殊性
清朝的帝王并不是遵循着立长子,立嫡子的制度确定皇帝,而是有才能的人上位。就拿最受大家喜欢的康雍乾三位帝王来说,他们都不是长子,也都不是嫡子。他们能登上皇位,凭借的就是自身的实力。所以说,坐上皇位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能力的人,这样一来当然就没有什么昏庸的帝王出现。毕竟挑选的时候,挑选的皇帝就是不昏庸的人。
二、清代无权监,明代有内阁
清朝出现过安德海、李莲英、张兰德等少数几个大太监,他们还是比较风光的。可是,不管他们多么风光体面,可手里掌握的权力始终很有限度,没有像明朝大太监魏忠贤那样,只手遮天,连皇帝都要怕他三分。可以这样说,终究清朝一代,都没有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而明朝内阁的存在,促使不少皇帝可以随心所欲。举例来说,万历皇帝朱翊钧数十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专心于木匠工作,从而荒废朝政,嘉靖皇帝迷信方士,好长生不老之术,爆发“壬寅宫变”,几死于宫女之手。
三、康乾盛世的虚假
历史上大唐的盛世是我们后世人通过当时国内百姓的生活状态、经济水平等状况这样称呼的,但是康乾盛世的存在是统治者们自己决定的。(史官只要写上几笔就是盛世)康熙时期平民思想家唐甄《潜书》里提到:“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
而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者马嘎尼来华期间,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都是蓬头拓面,衣杉褴褛,因此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他们一边学习着汉族人的习惯,一边不断的向世人宣扬他们的康乾盛世,不断的向世人说大清多么多么的好。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他们的朝代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仿佛这样的话就不会有汉族人出来抗议,就会认同他们的政权一样。实际上康乾盛世很大程度上有虚构的成分。
到后面的道光皇帝的时候看到鸦片荼毒而不管理,遇到英国军队害怕,撤职林则徐,完全没有大国皇帝的气度,后来的咸丰皇帝连京城都被攻陷,圆明园一百多年的精髓毁于一旦,再到后面的同治,慈禧,这些都是清朝的昏君昏后,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作为使得中国人民陷入到了百年灾难之中。
这样的朝代都能说出没有昏君,还会有什么朝代会有昏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