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旧影:晚清新政的“回光返照”

20世纪初,面对庚子事变之后的社会危机及愈演愈烈的革命党运动,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政以挽救风雨飘摇的末路王朝。摄影术在这一时期的中国,超越了赏玩留念的一般功能,以其特有的纪实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军务、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它与影像中出现的新事务、新面貌共同见证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

以下一组照片包含了当时的军工、教育及筑路新项新政的实施,但这些举措终归没有挽救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19世纪80年代 晚清官员九人

自左往右:直隶候补道盛宣怀、天津府知府汪守正、直隶候补道袁保龄、直隶候补道潘骏德、江苏候补道张翼、直隶津海关道周馥、分省补用道黄建芫、分省补用道罗丰禄、直隶候补道刘含芳


19世纪80年代 晚清官员三人

自左往右:统领奉军记名提督左宝贵、总统铭字马步全军记名提督刘盛休、统领楚军马队记名提督徐邦道


19世纪80年代 步队亲兵

自左往右:蓝翎长广林、额外蓝翎长护军立恒、护军校双林、额外蓝翎长成福、护军校文英、蓝翎长广成。


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厘正官制大臣之相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明确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任命载泽等14人为官制编纂大臣,此帧即为当时诸人的合影。自左往右,上排:左都御史寿耆、大学士世续、直隶总督袁世凯、学部尚书荣庆、大学士那桐、军机大臣瞿鸿禨、礼部尚书戴鸿慈,下排:户部尚书铁良、户部尚书张百熙、兵部尚书徐世昌、镇国公、刑部尚书葛宝华、工部尚书陆润庠、吏部尚书奎俊、两江总督端方。


1905年 马克心快炮打靶瞄放

《北洋陆军保定一镇暨京镇兵操照片》第13帧,原题作“保定一镇马克心快炮二尊在大杨庄打靶瞄放”。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903〜1904),清政府陆续订购英国费开士马克心厂七生特半口径过山快炮12尊、子弹6000颗。


1907年 北军步队行进照

《光绪三十三年秋季近畿陆军第一第六两镇在涿州附近演习战守图》第8帧,照片题注:“北军步队九月二十六日午前由良乡城南大十三里宿营地向涿州城北杨胡同屯陆续前进图。谨按,往者招募兵勇纪律未娴,以致兵行过者户闭门关。今遵国家定制首重纪律,所过州县父老欢迎,虽拾芥捡草之夫莫不随从,来往兵民一家,讴歌欢洽,所谓王者之师也。奴才凤山恭注。”


1908年 无线电信

《太湖秋操照片》相册照片共180帧,此为第40帧,原题作“十月二十五日南军无线电信之景况"。


1905年 保定一镇军官序立

《北洋陆军保定一镇暨京镇兵操照片》相册照片共44帧,此为第31帧,原题作“保定一镇统制统领统带参谋等官序立”。


1908年 两步队冲锋前进

《太湖秋操照片》第81帧,原题作“十月二十六日两军步队冲锋前进之景况”。


1908年 轻气球释放

《太湖秋操照片》第175帧,原题作“十月二十五日气球初起之景况”。


1910年 目兵沙盘演习

《庚戌校阅第一镇摄影》两册共105帧,此为上册第27帧。


1910年 陆路炮队训练

《庚戌校阅第二镇摄影》两册照片共120帧,此为上册第55帧,原题作“陆路炮队场操单炮教练”。


1910年 过山炮队射击

《庚戌校阅第二镇摄影》上册第55帧,原题作“混成支队对抗演习东军过山炮队在冯庄西端射击”。


1910年 步队训练

《校阅陆军第三镇摄影》第37帧,原题作“步队场操单人教练(跪)”。


1910年 检查步队器械

《校阅陆军第二混成协摄影》相册照片共60帧,此为第12帧,原题作“检查步队军器军械”。


1910年 步队器械体操

《校阅陆军第一混成协摄影》相册照片共60帧,此为第21帧。


1910年 步队走排

《校阅陆军第二混成协摄影》第9帧。

19世纪80年代 水师驾驶学生伏案图

清光绪六年(1880)设立北洋水师学堂,开设“英国语言翻译文法”、“几何、代数、平弧三角八线”、“级数重学”、“天文推步地舆测量”等学科,还设有观星台,以利于学习天文。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船之本”。它为李鸿章经营的北洋水师充实了技术人才。


19世纪80年代 水师学生习用测仪器图

题注:“按仪器所以测天文星辰部位以定方向,教习指授学生用镜向盘中水银,使可测视。”


20世纪初 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各科学生序立

原题作“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马炮洋文各科学生序立”。北洋陆军速成学堂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之前身,存在时间为1902〜1923年。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


19世纪末 水师学生操枪图


19世纪80年代 武备学堂各生伏案图


20世纪初 烟台海军学堂

烟台海军学堂是清末设在山东烟台的海军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北洋海军帮统兼“海圻”舰长萨镇冰创设于烟台海军练营内,1905年建成新学堂。学堂课程设置效法英制,有物理、化学、微积分、国文、历史、地理等基础课,还设有航海术、航海天文、枪炮、水雷及游泳等专业技术课。烟台海军学堂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新建海军学校中成就最高的一所。


20世纪初 南洋海军学生扒桅

清光绪十六年(1890)九月江南水师学堂在南京成立,1909年改为南洋海军学堂,为南洋海军第一所学堂。鲁迅先生曾于1898年考入该所学校。照片中的桅杆为学生训练之用,高达60米,为学堂之标志。


20世纪初 北洋大学堂学生场操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堂。学校的一切设置,皆仿照美国哈佛、耶鲁大学等著名学府。学校所需的图书、标本、仪器等,都尽量从美国购置,仅西方杂志一项,就经常保持有一百余种,且均为世界理工权威学术期刊,这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20世纪初 天津初级师范学堂学生序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天津初级师范学堂建立。地址在天津城内西北角。学堂设有完全科、本科、简易科三种,为天津及河间二府培养小学堂师资。光绪三十三年(1907)简易科废除,增设优级理化选科,为中学堂及初级师范学堂培养理化教员,学校也改名为天津两级师范学堂。该学堂还办有附属小学堂。


20世纪初 天津公立女学堂教习学生序立

清光绪三十年(1904)袁世凯在天津设立,后成立公立女子高等学堂及女子小学堂。


20世纪初 直隶农务学堂春耕教种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农务学堂成立,校址在保定西关灵雨寺霍家大院。学校 购置校园周围民地100余亩,作为学堂实习、试验场地。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农业学堂,成为我国最早的高等农业学堂。


1906年 学部考验评定留学生榜

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清政府就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待学成回国,经过考核, 分别赐给“进士”、“举人”、“贡生”出身,优秀者并予以任用。


20世纪初 中国留学生合影


清晚期 《清末人物照》

本相册26帧,主要为清末官员,留日学生。


1902年 留日学生夏循垲

夏循垲(1879〜1952),字爽夫,号蕊卿,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学日本。1914〜1917年任农商部参事,1918〜4924年任四川实业厅厅长。

1909〜1911年 制造分局

《江南制造总分局各厂机器图》第1帧。


1909〜1911年 枪子南厂机器房

《北洋机器制造局各厂机器图》第45帧。


1909〜1911年 无烟药厂

《江南制造总分局各厂机器图》第183帧。江南制造局于光绪十九年(1893)设无烟药厂,为中国最早的无烟药厂。


1909〜1911年 机器北厂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上册第188帧。广东制造枪弹厂建成后,不断试制新品。光绪三十四年(1908)仿制成麦特森式8毫米轻机枪,这是中国制造轻机枪的开始。


1909〜1911年 枪厂外面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上册第1帧。


1909〜1911年 百磅冷水机

《江南制造总分局各厂机器图》第104帧。江南制造局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来源,主要依靠外国进口,同治六年(1867)至光绪三十年(1904)向英、美、德等国购买机器设备共耗银200余万两。


1909〜1911年 试枪机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上册第164帧。光绪三十三年(1907)仿制成的德国1904年式6.8毫米毛瑟枪(时称光绪三十三年六厘米八新式五响无烟快枪)。


1909年 铜壳引长机

《四川兵工厂各厂机器图》第199帧。


1909年 提酒精机

《四川兵工厂各厂机器图》第231帧。机器上有“大清国四川机器局制大德国柏林蜀赫厂造”铭文。清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900〜1901),四川兵工厂耗银12.6万余两从德国购买各种机器。


1909年 厂房及办公房

《四川兵工厂各厂机器图》第1帧。原题:“枪厂、洋楼、弹厂、监工办公房。”


1909〜1911年 枪厂机器

《广东制造军械厂各厂机器图》上册第2帧。


1909〜1911年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第一帧


1909〜1911年 马力汽机西面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第三十帧


1909〜1911年 户部造币总厂头门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第二帧


1909〜1911年 化验成色药水器具

《户部造币总厂全图》第十五帧


1909年 西直门车站

西直门火车站为詹天佑自选址、设计和监造。其建成对北京城市形态、功能的演进有着巨大的影响。照片为《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12帧。


1909年 战沟26号桥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35帧。位于南口和东园之间,是5孔桥,建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全长29.2米。詹天佑设计此桥时,特意在桥墩上端增筑一个三角块,以增加抵御洪水能力,十分坚固。


1909年 怀来河56号桥由东首北面侧望景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84帧。位于康庄和怀来站之间,建于光绪三十四年 (1908),全长213.36米。后被淹没于官厅水库下。


1909年 青龙桥车站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55帧。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车站题字“青龙桥车站”为清末官员冕钧所书。20世纪80年代,詹天佑墓迁于此处。


1909年 青龙桥车站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80帧。詹天佑设计的著名的“人”字形线路,两辆火车同时开 出,十分壮观。


1909年 五桂头山洞北口适过火车景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48帧。全长45.72米,位于现在八达岭高速公路弹琴峡山洞 附近,火车进山洞之前鸣笛放气,十分壮观。


1909年 八达岭山洞北口

《京张铁路形胜图》上卷第65帧。这是当时中国铁路少有的长而大的山洞,全长一千多米,詹天佑完全以人力开洞,仅用一年半完成,首创我国自行开凿千米以上山洞纪录。


1909年 马力机车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39帧。美国MALLEE机车,2个导轮,2组8动轮及2从轮,是当时牵引力最大的机车。


1909年 头等客座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44帧。


1909年 煤车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55帧。煤车上有“载重二十吨皮重二吨”字样。为解决京张铁路行车用煤,詹天佑专门开办了鸡鸣山煤矿,并修建了支线铁路。


1909年 张家口商界欢迎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71帧。原题:“张垣观成商界欢迎。”宣统元年(1909),邮传部尚书徐世昌等在詹天佑陪同下,乘火车从北京到张家口往返查勘验收京张路全线工程。为庆祝通车,八月初七日(9月20日)在张家口车站举行茶会,八月十九日(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


1909年 南口茶会专车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72帧。


1909年 验道专车人员合影

《京张铁路形胜图》下卷第82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