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孙权、诸葛亮都怎么评价曹操的能力?两个字:佩服

要说曹操的能力,只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的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许劭评论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如果对人的能力评价,这评语可不算低。无论在治世还是在乱世都能有声名、有作为之人,可以说,都会是个有能力、有谋略、有见识的非常人物。——这用在曹操身上是很恰当的。

相信曹操如果处于治平之世,凭他那机智、狡诈,成就一番事业,也绝非难事!

然而,正因为是处于乱世,让他的智略得以施展,雄霸野心显露无遗,想篡夺刘氏江山,又顾忌世人指点,那操纵汉献帝于股掌之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所以,从政治角度评价曹操,当然是汉朝的奸臣了。所以,刘备孙权诸葛亮等以及多数后人,从这个角度评价曹操,自然是个大奸贼了。

但是,若从军事、治国等个人能力方面评价,那又会让他的对手不得不承认,他能力的突出。

那我们就来看看刘备、孙权、诸葛亮都是怎么评价曹操的。

先说孙权对他的评价吧。在曹操儿子曹丕去世,孙子曹睿继位后,孙权曾和诸葛瑾说到曹操: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说曹操做事,除了杀伐和离间对手至亲关系方面做得过分之外,驾御众将,自古少有。

我们都知道,韩信曾评价汉高祖刘邦善于“将将”。孙权说曹操关于“卸将”,并且自古少有,可以说明,他对曹操的领导、统帅能力是很佩服的,甚至有和刘邦相比的意思。

再说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中,他提到: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军事能力评价也很高了,说他仿佛像孙武吴起。并且智谋用计,高于常人。拿自己和曹操比,自称“才弱”。

——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能力也是很佩服的。

那刘备又是怎么评价曹操的呢?刘备的评价也见于诸葛亮的这篇《后出师表》中。

紧接上《后出师表》上句,诸葛亮又说道: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可见,刘备也曾称赞曹操为“能”。但是,曹操在政治、军事行动中仍然遭到多次失败,何况才能“驽下”的自己呢?

这里,虽然有诸葛丞相自谦的成分,但是,作为当朝丞相,在给后主的正式奏书中,能如此称自己、论曹操,那还是非常客观的了。只能说明,曹操的能力的确是很强大的。

以曹操的强大对手,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说明曹操作为当世奸雄当之无愧!能让对手佩服的人,也绝对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