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九门提督到底是个多大的官儿?

看过清宫剧的,对九门提督这个称呼一定并不陌生,而且这个官跟皇帝的关系很紧密,是皇上特别信任的人才会得以委任,所以我们看九门提督一般都由满人担任。这是为什么呢?

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设立于康熙十三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

隆科多像

那么这九门具体指的是哪九门呢?九门指的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九门提督初设时为正二品,后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按这个品级来说不算低,但我们知道自宋以后重文抑武,文官值钱武官并不太受待见,因此像这种一品的武官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九门提督却是个特殊的存在,它的特殊之初就在于九门提督的职责是护卫京畿之地的安全,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护卫皇族乃至于就是保卫皇帝安全的这么一支队伍。你说重要不重要呢?

由于这支武装的特殊意义,九门提督在人员规模上基本上维持在三万人左右,这个人数既不多也算上少,万一犯上作乱,外部的绿营军依然可以具备实力剿灭,关键时刻也能派上大用场抵御外部的侵犯。不得不说,在权力受到绝对崇拜的当时,皇上也是揣着个人的小心思的。

荣禄像

九门提督统领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师绿营的马步兵,所部的具体任务是分汛驻守、稽查城门、缉捕盗贼、申禁巡夜等。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任步军统领是慈禧太后亲信荣禄。1901年清廷仿效联军方式,设“善后协巡营”,后来改名“巡警总厅”,替代原步军统领衙门的巡捕营。1902年,肃亲王善耆任步军统领,支持军警分离的改革。1905年清廷正式创设巡警部,并开办现代警察学校,培养警察人才。自此,军警编制分离,现代警察制度初步创立。

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洋政权为了维护其政权统治,不仅没有裁撤“步军统领衙门”,反而保持,只是将其更名为“京师步军统领衙门”,辖左右翼总兵。并以此为工具,插手京城社会治安,牵制警察办案,成为民国初期十分特殊的一处“衙门”。1924年,冯玉祥率部进入北京,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同年10月5日,这一特殊的衙门才被裁撤。

穆彰阿像

纵观九门提督的发展演变史,是封建皇权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的产物。虽然九门提督贵为一品大员,却归属六部的兵部节制。因此,在京城之内存在感并不十分强。九门提督强就强在他的职责是护卫京畿安全。故而能够担任这一要职的基本上都是皇帝绝对信任的自己人。

比较有名的像雍正时期的隆科多,光绪时期的荣禄,还有一位也是被曾国藩视为贵人和恩师的穆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