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要做共产党,你可知你犯了法?”湖南省《晚报》的记者咬牙切齿地同杨开慧说道。
“我才没有犯法,是何健犯了法”,杨开慧冲着采访员,义正词严地回复到,犀利的眼神令其毛骨悚然。
杨开慧
“现在你要是能够悔过自新,就不会有生命危险”,采访员紧接着说道,怎奈杨开慧的一句:“我誓不屈服”,气得对方差点掀翻桌子。
看来,杨开慧的母亲此番前往南京,寻找蔡元培和章士钊先生向何健说的情,又白费了。
既然杨开慧宁死不屈,这些“清乡”派的恶棍们,自然也就不再佯装“矜持”,私下里早就做好了要将杨开慧“枪决、暴尸三日”的准备。
杨开慧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身着青布料子,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两枪过后,杨开慧面朝黄土,任鲜血肆意横流,尚有一丝气息的她,表情万分痛苦。
刽子手见杨开慧尚能呼吸,又紧跟着补了一枪,杨开慧烈士当即便带着她对革命的信念,永远离开了我们。
悲剧酿成之后,杨开慧身在板仓老家的10岁侄女杨展,哭着喊着:“我要将姑姑的遗体背回来,我要为姑姑报仇!”
杨开慧
十多年后,杨展终于长大,能为革命效力,结果却又走上了同姑姑杨开慧一般的道路,着实令人惋惜。
今天的故事将围绕杨开慧的侄女杨展短暂且壮丽的一生,徐徐展开...
爸爸,我读书不是为了拿毕业证
自杨开慧牺牲之后,湖南省的那群“清乡派”们便开始策划,对杨家人来一场彻头彻尾的“清剿”。
“展儿,板仓是不能再待了,爸爸和妈妈必须马上离开这里...”杨开智一面同妻子收拾行李,一面同女儿说道。
杨开智
杨展一面神色慌张地点头,一面询问父母:“那我呢?你们走也不带上我吗?”
“跟着爸爸妈妈太危险,你先去外祖父那里暂居,等风头过后,爸爸回来接你...”杨开智说罢,便带着女儿悄悄出了门。
一来到外祖父的家,杨展就像进了“孤儿院”似的,发现外祖父的家里时常住着许多“来路不明”或是身负重伤的“陌生人”。
虽然那时的杨展并不能理解外祖父的“身份”,更不清楚他收留那些落魄者的具体原因,但杨展知道,那些人都是同姑姑杨开慧那般,是有着高尚情操的好人。
杨开慧
在外祖父家生活的那段时间,杨展开始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革命的重要性。
这对她后来,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从1926年到1938年,杨展一直在长沙周南女子学校读书,因为她深受姑姑和外祖父的影响,小小年纪,便懂得用先进的思想,团结同学,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在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亲切地称其为“展展”,一方面是表达对她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对她满腹革命热情的敬佩。
周南女子学校
1937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抗日高潮,杨展因为在校表现突出,且具有超强的人气,被党组织相中,秘密加入了抗日救国宣传队伍。
在学校里,杨展向进步青年推荐阅读毛主席的书籍,同时也为我党发展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国共合作抗日期间,延安的大门终于敞开,杨展破天荒般地联系上了远方的毛主席。
他们“叔侄”之间虽然差了20多岁,却可以从基层团结问题一直聊到抗日救亡的道路。
毛主席
1937年12月,杨展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成为周南女中的党支部书记,那年她17岁,虽然稚嫩,却已经有了姑姑杨开慧当年的影子。
在学校,杨展组织同学们拉横幅喊口号,满大街游行,声援“抗日救国”,主张“国共联合抗日”。
她为不懂文化的妇孺创建培训班,帮助他们认字、读书,学习抗日救国的道理。
她为一线抗日战士,募集资金,筹备医疗用品,亲自带着慰问团为战士们演出、呐喊,鼓舞士气。
她是那样的年轻又富有魅力,同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又是那样的令人“讨厌”。
1938年,潜伏在周南女中的敌特分子,发现了杨展“共产党员”的秘密身份。
为了不给家人和朋友带来麻烦,杨展向组织上申请离开长沙,前往延安,组织上批准了,但杨展的父亲杨开智似乎并不乐意。
“你再读一个学期就能高中毕业了,就不能等拿了毕业证之后再去吗?”杨开智略带生气的口吻,当真拿这个女儿一点办法也没有。
杨展
“爸爸,我读书不是为了拿毕业证的,是为了干革命!”杨展坚定地同父亲说道。
看着女儿这般固执,杨开智不知是喜是悲,一想到当时妹妹也这般义无反顾,心里就忍不住酸楚。
毕竟她只是个18岁的女娃娃,杨开智夫妻二人又仅此一女,若是就这般任由其去追随毛主席,日后很可能再没有机会相见。
杨开智一家合影
可现实往往就是这般残酷,想想当下的国家,蛮夷如蝼蚁般肆虐,活着成了一种奢望,倒不如遂了女儿的愿望,活出一条路来...
“跟爸爸一起吃个饭,再走吧...”杨开智突然转变了态度,苦笑着同女儿说道。
杨展点了点头,陪着父亲吃了个午饭之后,便收拾起行囊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杨开智
望着女儿越走越远的背影,杨开智心里五味杂陈,他不敢过多想象,只盼女儿能在革命的道路上多加保重...
展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是光荣的
1938年8月,杨展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来到延安,组织上随即安排其前往陕北公学栒邑分校读书。
这所学校,是我党专门为了培养抗日军政干部所成立的,之所以让杨展去学习,是因为组织上基于她在校期间的表现,有意想栽培她。
当时,在陕北公学读书的有志青年特别多,在这里杨展既要学习政治,也要学习斗争,对于军事理论也要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
学业之余,杨展会亲自上战场,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较量,以检验下学习到的真理。
闲暇间,便为延安军民们开荒垦地,扩大生产,以缓解前线缺粮等问题。
尽管,在延安的生活,与之在湖南有着天壤之别,但战士们以苦为乐,朝气蓬勃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杨展,继续奋斗。
战士们都说杨展是军队里的“柔和剂”,她有着杨开慧那般坚韧的毅力,也有黄鹂鸟那般清脆的喉咙。
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在敌我装备有着天壤之别的情形下,为了鼓舞战士们的志气。杨展会带着自己的口琴,一面行军,一面为战士们奏乐吟唱,老同志们叫杨展“小展伢子”,新兵崽子们则称其为“展展同志”。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是杨展的歌喉为日夜行军的战士们送来了一丝慰藉,是杨展不拘小节的性格,让年龄参差不齐的队伍,变得万分融洽。
杨开慧
1939年,为了抗战所需,党中央决定将新一批从陕北公学毕业的青年学子,同工人学校、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学子们联合组成“华北联合大学”队伍,交给罗瑞卿、成仿吾带领,准备“深入”到敌军后方去,杨展便在其中。
这是杨展自从来到延安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到抗日作战,在大部队即将启程之前,毛主席抽空见了她一面,杨展很兴奋,从她那双充满光芒的双眼当中,毛主席隐约看到了杨开慧当年的影子。
“展儿,你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你是个好孩子,此次行军路途艰辛,一定要听从罗校长和成校长的指挥,好好学习、好好完成任务...”毛主席拉着展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罗瑞卿
当时,展儿隐约又回到了两年前,准备离开长沙前往延安时,父亲与她告别时的场景...
“我会的,保证完成任务!”杨展向毛主席规规矩矩地行个礼,转身离开了窑洞。
在行军至敌后方的路上,杨展深刻感受到战争的疾苦,光是昼夜不停地行军,就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与意志。
可她是带着使命来的,断不能带着战士们随波逐流,于是每当战士们跋山涉水精疲力尽时,展儿便会吹响口琴,为战士们加油打气。
毛主席
每当夜晚寸步难行之时,展儿又会帮助战士们打探地形,生火做饭,为战士们守夜站岗。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数十天的艰难行军下,展儿跟着大部队终于突破了敌人布下的重重枷锁,顺利来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40年,杨展凭借积极的表现,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被评选为“模范妇女”。
1941年初,展儿又被评选为“学习模范”以及“华北联大第二届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那年她才21岁,就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己的革命梦想,紧接着便是在党的号召下,加入到抗日队伍当中去。
“干革命”,是杨展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她为姑姑杨开慧报仇的主要动力。
可遗憾的是,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捉弄”那些时时刻刻都想为革命“出头”的忠义之士,以至于让杨展“出师未捷身先死”。
1941年秋天,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军的大规模进攻,组织上要求联大校部转移到山地隐蔽。
不巧的是,有一日,一支日本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深入到联大的部分机关隐蔽处,队里当即通知大家转移。
因为该部分的机关部门,所隐蔽的地方大都是陡坡和山崖,杨展跟着部队的转移又十分仓促,在转移的途中,杨展又让负伤的队友先行,自己殿后,结果在爬坡的过程中不幸失足,坠落山崖...
当时,队长和通讯员立即下山崖寻找杨展,发现她浑身是血,但还存有一丝气息,于是赶紧给她喂了几口水。
杨展
因为担心自己的伤势拖了队伍的后腿,杨展用尽力气告诉队长:“别管我,我没救了,请把我的情况告诉党和同志们,等抗战胜利了,也请转告我的父母...”
后来队长和通讯员含泪将其安置一边,直到敌人无功而返,他们才折返回来将其安葬在悬崖之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以慰藉千万为国牺牲的军民。
开国大典
在此两个月前,长沙刚解放,毛主席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杨开智的信件,在信中杨开智向毛主席询问女儿杨展的近况,因为繁忙,毛主席当时并未立即回复。
直至1949年10月9日,毛主席才得空回复:“来函已悉,老妇人健在,甚慰...岸英或可回乡工作,看看外祖母...展儿于8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家中衣食是否能过得去?有便望告...”
得知女儿已经牺牲,杨开智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兴许是12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失去她的准备,此时只不过是想亲自确认下,将来好在自家墓地里为女儿立一座碑...
杨展烈士纪念碑
1977年11月,原陕北公学老校区的校长,成仿吾同志在北京见到了杨开智,提到其女儿杨展时,不禁感慨道:“你们家既有杨开慧,又有杨展,你们有两位杰出的女革命家,这是无上的荣耀...”
杨开智微笑着不语,心里的雨,早已倾盆而下...
毛主席曾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关于生死,毛主席早就将之升华到扭转乾坤的高度了。
毛主席
没有那些敢于为国牺牲的军民们,后来的中国早就四分五裂,成为帝国主义口中的鱼肉。
杨展和杨开慧的牺牲只是中国近代战争中,所牺牲的数千万军民当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杨展烈士纪念碑
若要“日月换新天”,只有杨展和杨开慧是远远不够的,但正因为有了她们的光辉事迹,才能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使我们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