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林彪未过门的妻子汪静宜逝世,享年只有56岁。而人们在清理她遗物的时候,在她床头的箱子里发现了一张破碎后又被粘起来的照片。
这张发黄的照片似乎在告诉着人们,在这张照片的背后定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么,这张照片上的是谁呢?为何会被撕碎,是汪静宜自己粘起来的吗?
林父的逼婚
1927年1月底,林彪所在的北伐军先遣团在武汉休整,林彪收到家中的来信,得知父亲生病,而当时正值春节,林彪决定回家看看。于是,归心似箭的林彪立即向连长请假后,匆匆带上行李,回到了家中。
林彪父母见到许久不见的儿子,心中自是欢喜。当村中的乡亲们听说林彪回家了,也纷纷赶来看望,对林彪嘘寒问暖。
林彪家中一整天挤满了乡亲,直到晚上家里才安静了下来。乡亲们走后,父母准备和林彪聊一聊心事,便问他请了几天的假。当林父得知林彪只在家里呆五天的时候,心里很不高兴,他当然有着自己的私心。
于是便问儿子可不可以在家里住一个月?
自从林彪参军之后,老两口和儿子聚少离多,一来是为了能多陪伴他们老两口,二来也是为了林彪的终身大事。
当母亲询问林彪他如何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时,林彪却低着头默不作声,因为他知道,父母定是要催他和汪静宜结婚了。
汪静宜的父亲和林彪的父亲是好友,而且两个孩子又是同年同月生,所以林彪的父亲林明卿也非常赞同这场婚姻。
林明卿夫妇旧照
他想到这样既给儿子找了个好媳妇,又能继承上一代的友谊,这也算是好事一件。
尽管汪静宜生在农村,但也算得上是个标致的美人,举止端庄文雅,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过书。
虽然汪静宜的父亲是个教书匠,但因为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也没有让汪静宜读书识字,而这也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去世前,他就曾对人说:“如果我的女儿有文化,林彪不会这样对待她。”
由于林彪当时年纪比较小,所以也就与汪静宜订了婚。
然而,当他离开家乡出门上学后,眼界和见识也逐渐扩大,甚至认为家中待字闺中的汪静宜配不上他。
1924年春节,林彪回家探亲,父亲本想让两人商量下结婚的事情,但没想到林彪却提出了要和汪静宜解除婚约。
林明清也是个严父,一听说儿子这样胡闹,便大发脾气对林彪破口大骂:“混账东西,哪有退婚的道理!”
尽管当时的林彪不敢作声,但他已经暗下决心,坚决不会和汪静宜结婚。
1925年,林彪回到家里过春节,当母亲再次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林彪以读书为名推脱,知子莫若母,陈氏怎么能不知道儿子的心思,于是有一天他将儿子叫到房中询问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和汪静宜结婚?
林彪默不作声,母亲也知道了儿子的想法只好独自坐在房中流泪。
进入黄埔军校之后的林彪,更是对婚事避而不谈。1927年,老朋友汪有成也询问林明卿何时让两个孩子成婚。
知道老朋友也着急了,于是林明卿决定以自己病重为名叫他回来看看,等他一回来就让她和汪静宜圆房。
汪静宜知道自己即将出嫁,也做好了出嫁的准备。然而没想到林彪回家之后,果断拒绝了和汪静宜办婚事,但为了安抚岳父,林彪也带着礼品去到了汪静宜的家中说明了不能结婚的原因,并许诺等到北伐胜利之后,一定会回来和汪静宜完婚。
汪友成见女婿说话这样坚决,也就信了他的话,但却没想到这却是在敷衍他。
当时汪静宜就在家中,却并没有和林彪见面,只敢在门缝中偷偷望着他,汪静宜看到林彪一身军装,倾慕之心溢于言表,心中也暗自对林彪许下了终身。
殊不知,命运已经给这单纯的姑娘套上了枷锁,这也注定她一辈子孤苦伶仃。
林彪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过,每当汪友成去林家询问情况的时候,林父也总会说不要着急,他会回来的。
因为自觉心中有愧,所以每当过节的时候,林明卿都会给老友送去猪肉、副食去看望他们。
直到1937年初,林明卿才知道林彪在延安,于是立即给林彪写信说要把汪静宜送到延安来结婚。
林彪这时这才想起来家中还有一个女子等着他,但他还是不愿意,为此他决定尽快找一个有文化又漂亮的姑娘成家,就这样,林彪匆匆与抗大校花刘新民结了婚。
刘新民
而这件事,林彪也没有告知家中,直到平型关大捷,汪静宜才知道林彪在共产党军队里做了大官。
这些年以来,汪静宜一直在家门口痴痴地等待着林彪回家娶她。终于在1938年,她多年的愿望终于破灭。
尽管得知了林彪和刘新民结婚的消息,但她仍旧不死人心,经常找到部队上的人打听林彪的情况。
但却始终没能见到林彪的面,就这样,她痴痴地等了一生,一生未婚一生未嫁。
痴心等待香消玉殒
日本人打入武汉之后,林明卿担心遭到日本兵的报复准备离开家乡,临走之前他再三嘱咐长子一定要照顾好汪静宜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尽力帮助他们。
1938年,日本人来到了龙山镇,汪家的房子被烧毁,无家可归的汪家人只得四处流浪。
漂泊到了香炉山的她们,日子更加不好过,没有了林家的帮衬,日子过得很是清贫。善良的村民看不下去只得,便给林家长子送信帮他们一把。
林庆佛得知后,立即叫人送来了米面粮油。然而汪静宜却坚决不收,对此妹妹和母亲也有些为难,最终在母亲的劝说下,她也只能同意。
解放之后,林彪被任职为中央军政委员会主席,回到武汉之后,林家大湾的乡亲们都跑去看他。林彪的婶娘见到他之后,也向他透露,汪静宜还在等着他。林彪心底一惊询问她现在在哪?婶娘回答他住在香炉山。
尽管乡亲们见到林彪总会谈起汪静宜最近的情况,但林彪却非常淡漠,没有任何表示。
林彪的父亲林明卿也多次从老乡的口中得知汪静宜的情况,他知道这个姑娘现在这样和他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有心要帮她一把。
他对林彪说道,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她一个弱女子生活一定很难,是不是可以把她接出来,安排一点事情做。
林彪觉得父亲的话言之有理,决定派两名工作人员去找汪静宜。汪静宜也是一位刚烈的女子,得知要去林彪家中做保姆断然拒绝。
林明卿这辈子也算是为了林彪的婚事操碎了心,尤其是与汪静宜的事操心了大半辈子。
林明卿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知道当初如果不是他和老朋友的一意孤行,或许汪静宜就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也许也会嫁给一个爱她的人。
但看到汪静宜现在的生活,于心不忍的林明卿决定给黄冈县民政局负责人写信,对汪静宜给予适当的照顾。起初,汪静宜还是接受的,但当他听说是林彪的父亲写信的时候,态度突然就变了,马上拒绝了政府的照顾。
50年代,汪静宜已经四十多岁,一些老婆婆劝她再找个男人,她说道:“我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节。”
1958年,回龙山镇成立了人民公社,但汪家现在已经剩下两个老姑娘,母亲已经去世,哥哥也另立门户。
姐妹二人不会种田也不能参加集体劳动,于是她们决定卖鞋,一双鞋8角钱,而这些收入也帮助两人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光。
但好景不长,1961年她们的房子被大风吹倒,大队见两个女子可怜便在香炉山附近为她们盖了一间20平方米的披屋。鞋卖不出去的时候,大队又把她们养起来,柴、米、油、盐由集体负担。
汪静宜的三哥汪夫之有个儿子叫汪培天,晚年时她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小侄子的身上,还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来照顾。
汪培天小的时候都是靠着姑姑照料的。汪静宜一闲了就会带着他到街上玩,给他买糖果、饼干等好吃的。
而晚年的汪静宜也从汪培天的身上得到了些许的慰藉。50年代中期,汪静宜患了支气管炎,哮喘病,后又患上了肺气肿。终于在1963年的秋天,年仅56岁的汪静宜遗憾离世。
然而,当大队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在她床头的箱子里,放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这张照片看起来是被撕碎后粘起来的,照片下面的一个小包里,抱着林彪当年送给她的3000元,分文不少。
这些钱,尽管几经磨难,但她仍旧分文未动。而当林彪得知汪静宜逝世的消息,知道她没动这3000元,也震惊万分地感慨道:“世上竟有这种女子……”
林家大湾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一时间也很是震惊。而烈性女子汪静宜也在被广泛流传。
林氏家族也是有情有义的,得知汪静宜忠烈后,他们便在《林氏宗谱》上写下了汪静宜的名字,为林彪的第一任妻子,只在汪静宜的名字下,写下了一个“聘”字,意为未过门的妻子。
汪静宜逝世,人们不禁对她遗物中的照片产生了兴趣,这张照片上的人到底是谁呢?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令汪静宜崩溃的两张结婚照
1937年,林彪还在延安,林父准备要把汪静宜送到延安结婚。林彪本来就对包办婚姻不满意,于是决定找一个有文化又漂亮的姑娘成家。就这样在部署们的撮合下,林彪和陕北延川县姑娘刘新民结婚了。
刘新民和女儿
结婚之后,林彪立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一张他和刘新民结婚的合影照片。而在信上,也没有提到汪静宜的名字。
林明卿收到儿子的信件之后,又惊又喜。
他惊讶的是,儿子在没解除婚约之前居然和别的女子结了婚,大逆不道。
喜悦的是,林明卿一直为林彪的婚事操碎了心,既然如今他已经成家,也算是了却了他心底的一件大事。
想到这里,林明卿也非常恼火,林彪在外结婚,这样他怎么和老友汪有成交代。现在这件事搞成这样,已经让他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所以对于林彪结婚这件事,他想了好久也没有说出来。
直到他思考了许久之后,觉得不能这样对老友,于是便住到了汪有成的家中,将林彪在外结婚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也将那张结婚照带给了汪静宜,希望她能够死心,再觅良人。
汪有成得知后目瞪口呆,一时反应不过来。而汪静宜看到照片之后当场晕倒在地上,从那之后的好几天都再也没有出门。
那段时间,汪静宜的妹妹待在姐姐身边悉心照顾,给姐姐端茶送饭。这
张小小的结婚照,如一把锋利的刀片,一刀又一刀切割着汪静宜的心。绝食数天的她在父母和妹妹的开导下渐渐断了轻生的念头。
这张照片是林彪送给汪静宜的第一把刀,她消耗了她所有的精神气。但没想到,林彪居然还会送给她第二把刀。
解放后,林彪回到了家中,当家中老乡告诉他汪静宜还在等着他的时候,林彪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叫来秘书,交给他一张自己和现任妻子的照片,并让秘书把这张照片交给她,让她再寻良配。
不久之后,秘书来到了汪静宜的家中,并将照片交给了汪静宜,汪静宜看了一眼装作不在乎的样子撕了照片。
等到人们都走光之后,汪静宜又捡起来,把照片粘起来又撕碎,撕了粘,粘了撕。她把对林彪的恨全部发泄在了这张照片上。
林彪一家
汪静宜对林彪有着极深的执念,她没想到,在多年前林彪寄给了他和刘新民的照片已经让她伤透了心。没想到这次又用照片来恶意中伤她,这样汪静宜对林彪心中的恨又增添了一分。
后来,当林彪提议让汪静宜去他家中做保姆的时候,再次激怒了汪静宜。
汪静宜气愤地说道:“我与林彪地位悬殊,人格却是平等的,我即使饿死冻死,也绝不去给他们当保姆。”
在那以后,尽管林父给汪静宜申请过政府补贴,但汪静宜还是拒绝了,她知道自己和林彪再无瓜葛。
1954年,林彪再次回到了家乡,还主动问起了汪静宜的近况,得知她过得不好时,林彪心底一酸,拿出三千元,交给了公社的书记,说这三千元交给他,问起来就说是党给的。
汪静宜收到这笔钱的时候,从公社书记支支吾吾的态度中得知这是林彪要求交给她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流下了眼泪,默默地说道:“他还没忘了我。”
其实,对于林彪未娶她一事,汪静宜始终都耿耿于怀,却也无可奈何。据一位婶子说道,汪静宜曾聊到过和林彪情况时说道:“我要是不与这个没良心的订婚了好了,我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汪静宜因包办婚姻葬送了她的一生,封建社会摧残了她的一生,也让汪父抱憾一生。在此,也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不仅仅能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最重要的是,读书可以明智甚至可以改变命运,树立正确的三观。如果她读了书有文化,或许还会有另外的选择,不至于戴上包办婚姻的枷锁,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