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卷滥杀大臣,16岁登基19岁被杀,萧衍发檄文讨伐说:执迷不悟

萧衍联合齐将攻入建康城的那一夜,萧宝卷听到军队闯进后宫的声音,连忙从北门溜出,宦官黄泰平举刀砍伤了他的膝盖,他摔倒在地,骂道:“奴才要造反吗?”另一名宦官张齐不由分说一刀砍下了他的头。

公元501年,南朝齐的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称帝。随后,任命萧衍为左仆射征东大将军,统领大军进攻建康城。建康城里的齐废帝萧宝卷,眼瞅着萧衍率领大军逼近建康城了。一点儿也不慌张,当他听到城外的鼓声传来时,竟穿上大红袍,登上景阳楼屋顶看热闹,流矢几乎射伤了他的腿脚。萧衍这个时候向建康发布了讨伐萧宝卷的檄文。

这篇檄文列数了萧宝卷罪状:乃是独夫民贼,毁弃君王之德,放纵奸邪之人。萧宝卷小的时候就性格残虐,老皇帝病危的时候也没有悲伤之色,反倒是面露欣喜之色。老皇帝的棺椁还没下葬,再看萧宝卷就没有一点哀伤的颜色。欢快娱乐,游玩饮宴超乎寻常。宠幸奸佞不顾百姓死活,执迷不悟,乃至人神共愤。檄文最后劝萧宝卷手下这些官员,要能够看清时势,弃暗投明,可以保证你们永享高官厚禄。反之,如果你们执迷不悟,违抗王师,大军一到,处罚不赦。这就是所谓的“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这篇檄文,果然起了作用了。萧宝卷这个时候,仍然听信奸佞之言:打败仗的原因是大臣们不用心,以致城围不能解除,建议把他们全部杀掉。萧宝卷准备再开杀戒。守城的征虏将军王国珍看到萧衍的檄文,又听到萧宝卷准备大开杀戒。心想甭等你杀我了,我干脆杀你得了。于是出现开头一幕,联合指使宦官黄泰平、张齐发动政变,把萧宝卷给宰了。然后王珍国把萧宝卷人头就送到了萧衍手里,萧衍领军开进了建康城。

萧衍,我们知道,就是梁武帝,信奉佛教的那一位皇帝。他讨伐萧宝卷的檄文给我们留下一个带有佛理的典故,叫作“执迷不悟”。这个词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说一个人,坚持错误而不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