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污蔑红军,黄炎培做了首诗嘲讽,后毛主席在延安与他对诗

茅台酒是中国名酒,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深受许多新中国领导人、开国将军的喜爱,比如许世友、熊伯涛就特别喜欢喝茅台。

而在革命的发展过程中,红军也与茅台酒有过一段奇缘,还因此闹出了“红军战士用茅台洗脚”的传闻,国民党更是借此大做文章,污蔑红军“粗野霸道、暴殄天物”。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红军战士用茅台洗脚”的传闻最早出现在朱笠夫所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该书于1937年出版。里面有这样一段内容:开始发现这酒坊的士兵,以为‘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可惜数缸美酒,已成为脚汤......及最后一部经过时,数缸脚汤也涓滴不留了。

之后国民党的一些喉舌报纸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添油加醋,衍生出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名字、地点都说得有板有眼,比如红军顾问李德不但在酿酒池洗脚,还带头下去洗澡。

1985年,美国记者哈里森出版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面写道:据传说,当时那些稚气未消的红军战士不知何为茅台酒。他们涌入街道两侧的酿酒作坊,用茅台酒冲洗他们疲惫和打了泡的脚,以至酒汇成河,流出作坊,淌入泥沟。

如今网上流传的说法,基本就出自这三个时期,我们接下来就逐一分析下。

最先传这件事的朱笠夫非常神秘,他并非红军中的一员,也不是贵州当地人,甚至他的经历如何、结局如何都没有资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话算是孤证。而且他并非红军,没有参与过随军长征,说出来的话就不是那么准确,很可能是旁听之后自己润色添加了许多。

至于国民党那些荒唐话,张爱萍将军后来跟人谈及时就说过:当年我红三军团长征经过天全时,我和彭雪枫同志在天全图书馆内发现国民党的《申报》,报上载有红军的苏联顾问李德跳进茅台酒池里洗澡的奇闻。这类造谣污蔑令人可气又可笑。

曾为李德做翻译的伍修权对此事也表达过看法:李德酒醉七天、进入酿酒池洗澡的事,那只是一种传说而已,事实是李德喜欢吸烟而不喜欢喝酒。

至于美国记者的话那可信度就更不高了,他一个几十年后才来到中国的人,自己也用了“据说”。所以与其相信这些,不如看看亲历者们怎么说的。

1934年9月至1935年4月,红军为躲避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一直转战于贵州。1935年3月16日,红军攻占茅台镇,对于这个名酒之乡,我军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李富春发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保护茅台酒的通知》

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的茅台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金奖,为人民争了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红军战士极为重视纪律,向来遵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准则,组织上又下了命令,更加不可能肆意去破坏茅台酒厂了。

至于事情的真相,我们可以在将军们的回忆录中找到答案。

时任红1军团第1师参谋长的耿彪在回忆录中写道: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战事紧急,指战员们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就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时任红3军团参谋长的萧劲光也有说: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着在路上擦脚解乏。

还有杨成武、成仿吾等人的回忆录里都有关于驻扎茅台镇期间的一些经历,但都没提到“红军用茅台泡脚”一事。

擦脚是有,但这是为了消除腿部的肿胀和疲劳。长征期间每位指战员的腿脚受损都很严重,有部分人还带着伤,当时没有其他医疗物品,只能用烈酒擦一擦,至少能有点效果。

而且要注意的是,红军指战员们都是花钱买了的,这点耿彪和萧劲光说得清清楚楚,既然是自己买的,那是用来喝还是用来疗腿,别人也管不着。

如果有人硬要杠擦脚也算浪费,那试问是指战员的命重要还是酒重要?用酒擦脚能缓解身体上的不适,接下来的行军就不会掉队,这样也能更快冲破反动派的包围圈,多一人跟上队伍就多存下一个革命的种子,怎么想都划算啊!

总之,红军没有用脚去破坏茅台的酿酒之处,对茅台酒厂也给予了政策保护,全体指战员要买酒的都给了钱。

比较有趣的是,当初国民党拿“红军战士用茅台洗脚”来做宣传,还引出了两首诗。

时任国民参议员的黄炎培看过国民党喉舌所写的报道,当即作诗加以嘲讽:宣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假是真且不管,天寒我先饮两杯。

后来画家沈叔羊做了一幅画,上面有一把茅台的酒壶及几个杯子,旁边就搭配了黄炎培的嘲讽诗。周总理有次见到后,让工作人员买下了这幅画。

1945年7月黄炎培、章伯钧、傅斯年等国民参议员拜访延安,在会客时黄炎培见到了沈叔羊的画,心中顿时生出知己之感,与毛主席等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谈。

当晚,意犹未尽的毛主席宴请黄炎培等人,有周总理和陈毅作陪。陈毅在席间对黄炎培写诗辟谣表示了感谢,随后又提议大家饮酒联句。这等雅事,自然没人拒绝。

毛主席出了首句:延安重逢喝茅台,周总理接:为有嘉宾陕北来,而黄炎培的第三句、陈毅的第四句还是“是假是真且不管,天寒我先饮两杯”。主席笑着说不算,然后又从头起:赤水河畔清泉水,陈毅当即接:唯有茅台喜相随。此事在延安传为佳话。

人民军队一直有着严格的纪律和政策,在长征路上和人民群众都是公平买卖,秋毫无犯,这才是党和红军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