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的“三窟”》作者:王瑞峰


猛看这标题,觉得有些另类,毕竟有那么多可写的东西啊,有沿途上百公里色彩斑斓的山川田野,古朴而秀丽的圩镇村落。油山的故事则更多了,上乐塔的秘密交通站,朱乙妹勇救红军的豪勇,红色交通员李桂花智救陈毅的果敢,解放后陈毅一家真情相报的美谈,项英与油山“三老表”的故事,曾纪财愈挫愈勇,坚定信念,献身革命的壮举,油山干部学院看到的有170万年历史的伯乐树……

  当然还有陈毅写的洋洋洒洒324字的赣南游击词,堪称油山红色景区的魂,每个景点都有刻画赣南游击词的碑石,你不觉得它完全符合闻一多关于诗词的“三美”原则吗?讲了游击的环境、游击的条件、游击纪律、游击战术、游击的任务与理想、游击的依托与靠山,敌军围剿的手段。堪称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有诗经的根底、诗歌的韵味、词的形态、快板的风味,妥妥的“陈毅体”。

  其实,我讲的陈毅“三窟”都在油山游击密道里,如果你浮光掠影地看一遍,那不就是灰不溜秋、锈迹斑斑的陈旧文物吗?只不过是帖着红色的标签而已。如果你只看到它是陈毅从事革命活动的遗迹、载体,而没有透视这些平凡文物的眼力,那来不来油山又有多大区别呢。但当我翻山越岭走完这5公里曲曲弯弯的游击密道,使我惊叹的,不是那一段近乎垂直的83级木板阶梯路,而是密道旁的两个石窟和一个木板房。第一个洞窟离山口才几十米,是放哨用的。第二个洞窟接近山顶那个如帘似带的长长的瀑布侧角,这个既可藏身又可开会,瀑布飞流撞击的轰鸣声可以掩盖洞内的声响,而半山腰的那个木板旁是在油山存留很久的造纸作坊大棚的侧旁,也是陈毅的藏身处。

其实红军将士藏身之处还有路边用树皮或杂草作顶棚的棚屋,甚至油山林木间、灌草丛中。从中可以看出陈毅的智慧,不管是藏在靠近山顶的洞里,还是棚屋、林子里,白军来了,既有山口附近洞里侦察的哨兵的报告,也有造纸作坊老表的通风报信,白军还能抓到他么?等敌人胆战心惊攀登上那么险峻的山路,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临走前,一梭子过去还能撂倒几个呢。所以尽管经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即使敌人采取了移民并村、联保连坐、层层连线封锁,万人密集抄山、烧山也奈何不了陈毅,因为他有人民群众的保护伞。他们或三、五人为一组,深度隐蔽、扎根于群众之中;或以职业为掩护,巧做群众工作。

  在分散隐蔽的同时,红军战士采用“神出鬼没、出敌不意”“麻雀战法,老鹰抓鸡”的战术,向敌人比较空虚的中心据点或后方主动袭击,打击了当地的反动民团,镇压了一些土豪劣绅,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早在1935年3月,项英、陈毅率部南下福建受阻,在曾纪财的帮助下辗转来到油山与李乐天、杨尚奎等会合,转至北山,于4月中旬在大余县的长岭村召开了军政干部会,会议制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针,确定以南岭山脉为依托,以油山、北山为主要根据地,坚持长期游击战争

这为项英、陈毅营造油山游击密道及密道“三窟”创造了条件,有“窟”才有家啊,有家才安稳啊,所谓陈毅“三窟”就是红军“三窟”。陈毅和蔼谦谦、温慈款款、襟怀坦白,他接纳并重用了被错划右派并被各苏区嫌弃的好同志曾纪财,曾纪财赤胆忠心、领导有方,放手发动群众支持陈毅的队伍,使陈毅在油山落地生根、坚不可摧。

  据说有一次,陈毅和警卫员白天出山,以避开国民党军白天进山清缴,但晚上回山的半路上听到国民党军将在山里露宿的消息,陈毅灵机一动,决定到对面山脚下土豪家借宿一晚。这可吓坏了警卫员,因为敌人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陈毅,土豪对他都恨得要命。“躲都躲不赢,您怎么还能往虎口里送呢?”陈毅说:“同志哥,现在住哪里也没有土豪家安全。莫怕,跟我来,没问题。”陈毅一行人敲开土豪家大门后,警卫员就封锁大门。陈毅向土豪解释红军游击队的政策,指明厉害关系,然后就和土豪签订了双方互不侵犯、互相关照的君子协定。土豪必须保证陈毅等几个人的安全,否则就会有麻烦,土豪当然只得答应,乖乖听话配合陈毅一行人的要求,还做了一桌饭菜招待他们。第二天中午他们离开时,土豪又请他们喝茶。你看陈毅这招“化敌为友”的功夫是不是又多了一窟呢?

  “任凭敌顽攻与剿,边界红旗终不倒”。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中,依托大山、依靠群众、打击了敌人、保存了革命火种,才有抗日战争的延陵大捷,解放战争黄桥烧饼的惊喜,孟良崮、渡江战役等大战的辉煌,也才有他后来做上海市长、副总理、外交部长的大显身手、叱咤风云、豪气干云。

  总之,“七一”前的信丰油山红色之旅,使我看到了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中陈毅元帅足智多谋、百变机巧的另一面。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作者:王瑞峰,崇义公路分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