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成妃

生平简介

  • 成妃(?—1740年12月18日)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康熙帝妃嫔之一。
  • 戴佳氏入宫时间不详,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七子淳亲王胤祐。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诏封为嫔(未行册封礼)。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册为成妃,是同时受封者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一位,也是康熙年长皇子的生母中,受封最晚之人。
  • 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70多岁。
  • 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巳时入葬景陵妃园寝。

人生轨迹

  • 成妃戴佳氏,康熙帝皇七子淳度亲王胤祐之生母。
  • 戴佳氏之父卓奇,只是一名小小的司库。

所谓司库,只是内务府下属的一个官职,负责财务的登记等,属于从七品官员。

  • 《清皇室四谱》记录戴佳氏初入宫为嫔,系误载。根据封成妃时的册文可以看出,文中直接称呼她的姓氏为“咨尔达甲氏”,而并非“咨尔成嫔达甲氏”。
  • 对比五十七年(1718年)与戴佳氏一同册封为妃的瓜尔佳氏的册文就可以证明,瓜尔佳氏在康熙三十九年(1703年)初封和嫔。
  • 五十七年(1718年)册封为和妃,册文中的称呼加上了其之前的位号为“咨尔和嫔瓜尔嘉氏”。
  •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清皇室玉碟对皇七子胤祐项下的记载:“第七子多罗贝勒胤祐,母庶妃达甲氏(戴佳氏不同音译)。”

根据此官方文献,成妃戴佳氏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前并未获得册封,为庶妃。

《八旗氏族通谱》记载,戴佳氏祖上有记载:“色赫由包衣佐领征大同,全收察哈尔时斩败贼众。又图锦州击败承畴,定鼎燕京时入山海关击流贼,叙功授骑都尉,其侄子噶鲁遇恩诏加二等轻车都尉,仕至内务府总管兼佐领。色赫之子袭骑都尉。”

由此可见,戴佳氏家族祖上也为包衣佐领出身,后因军功获得世职。

  • 根据文献记载,康熙帝皇长子幼年曾养育于戴佳氏嘎鲁家中,噶鲁于康熙七年(1668年)任内务府总管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卒,可见康熙帝对嘎鲁的信任与赏识。
  • 据《八旗通志》记载,戴佳氏家族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或十九年(1680年)拨出包衣。可见成妃家世也不错。
  • 与穆克谭巴图鲁、那苏图等同族,高宗忻贵妃是圣祖成妃的堂曾孙女。家族内多人任官,如色赫为骑都尉,不仅击败洪承畴,更入山海闗击败流贼及士兵二十万众。
  • 伯克逊因从征浙江及福建时屡立战功而授云骑尉。鄂岱从征厄鲁特噶尔丹时阵亡赠云骑尉。
  • 戴佳氏何时入宫侍奉圣祖暂不详,仅知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月二十五日,戴佳氏生皇七子胤祐,但脚有残疾。
  • 圣祖于允祐幼年时就考虑将其过继给纯靖亲王隆禧为嗣。

宫内每年每月的祭神都没有允祐之名,不由内廷负责祭神。从已经公布的宫分档案上来看,当时的阿哥常称为某宫阿哥或某所阿哥,允祐却一直被称为七阿哥,似乎说明他并不居住在内廷。

后宫制度不完善,生育皇子的嫔御享有妃嫔待遇但长期未正式受封亦为常见。戴佳氏在康熙四十八年前未获得正式册封,故史料中称她为庶妃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戴佳氏在实录没有记载下晋为嫔,无封号,居于干西五所的头所西头所(后居西二所) 。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康熙帝告诉礼部要册封后宫中六位年龄在四十至六十岁,“虽称妃嫔、尚未受封”的嫔御为妃嫔。
  • 同年十二月,与庶妃博尔济锦氏、和嫔瓜尔佳氏、庶妃瓦刘哈氏等人一同受封,是为成妃。
  • 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西二所妃戴佳氏搬到儿子淳亲王允祐府中。
  • 雍正八年(1730年)四月初二日,独子允祐薨逝。不久之后成妃戴佳氏按惯例搬回宁寿宫
  • 乾隆五年(1740年)十月三十日,成妃戴佳氏去世。
  • 乾隆六年(1740年)三月二十四日已时,奉安于景陵妃园寝(今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

后宫排序

根据乾隆朝官方资料《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二》的后妃排位顺序记载:

温僖贵妃

慧妃、惠妃、宜妃荣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顺懿密妃、纯裕勤妃、定妃

神位排序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乾隆二年奉旨:景妃园寝飨殿两次间增造寝室灵龛,并定诸妃神位次序:

奉安温僖贵妃神位于中龛内居左,慧妃神位居右,惠妃神位次左,宜妃神位次右。

奉安荣妃神位于西龛内居首,次平妃神位,良妃神位,宣妃神位。

乾隆六年,奉安成妃神位于东龛内居首,九年奉安顺懿密妃神位在成妃神位之次,十九年奉安纯裕勤妃神位在顺懿密妃神位之次,二十二年奉安定妃神位在纯裕勤妃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