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2025年05月27日08:43:05 历史 1332

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 天天要闻

现实生活中,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对于夫妻来说,娘婆二家一碗水端平,才是公平。由此及彼,推而广之,如果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那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按一般生活逻辑,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这是公平的。

其实大谬也。我们以礼仪典籍文本和朝廷诏令全国实施的礼仪制度文本为依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 天天要闻

1、首先必须清楚的是,丧礼尊古

古法丧礼有一套完备的体系,并纳入国家管理规制。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朝廷都有丧礼操作的制度规定。违礼即违制,是要受到惩处和制裁的。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全面否定丧礼。新中国成立后,丧事操作被视为封建迷信。在文化形态上,我们虽然打破了一个旧世界,但我们没有建立一个与旧世界完全不相干的新世界。

对于一般居民百姓来说,家家都是要死人的,这是一个永恒的存在。丧事怎么操作?新规定没有,只好循古。这就是充满传统文化的丧礼丧俗得以延承的生活事实和逻辑理由。

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 天天要闻

2、其次应当明白的是,礼仪以家庭为单位

永远记住,礼仪是家庭之礼仪。就是说,礼尚往来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往来,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往来。家庭对内讲尊卑长幼,家庭对外是有来有往。

就是说,在家庭内部,以家主为参照,确定家庭关系和礼仪位分关系,包括相应的财产关系和其他权利关系。现在的派出所立户口,也是先确定一个户主,然后以户主为参照,确定家庭人员户籍关系。

在家庭外部,本姓的女性嫁出去,外姓的女性娶进来,通过联姻确定亲戚关系。以家主为参照,妻子娘家、母亲娘家、奶奶娘家、儿媳妇娘家、孙媳妇娘家等,都是亲戚家庭;已出嫁的姐妹家、姑母家、女儿家、孙女家等,也都是亲戚家庭。

丧礼是什么?丧礼的根本就是以逝者(或丧主)为参照,家庭人员和亲戚人员的位分关系。作为个人,永远都是特定家庭的成员。任何一个特定个人,其血缘关系人和亲戚关系人都是以家庭为基准确定的。

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 天天要闻

3、最后还要知道的是,家庭内外有别

就是说,女儿女婿是外家之人,即外人;儿媳妇是本家之人,即家人。在财产人身权益和礼仪位分关系上,家人和外人是有根本区别的。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女人最大的权利义务关系人都是丈夫。女儿出嫁后,最大的权利义务关系人是女婿;儿媳妇进门后,最大的权利义务关系人是儿子。女婿继承亲家的家产,儿子继承自己的家产,两个家庭各自传承发展。

每个人的核心利益都在自己的家庭。女婿和儿媳妇分别属于各自的家庭,其核心利益也都在自己的家庭。相应地,家庭权益和礼仪位分也都在自己的家庭。

女性出嫁后,家庭礼仪位分在娘家降等,在婆家提升。即娘家变成亲戚,婆家变成自己家。

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 天天要闻

4、传统文化条件下,儿媳妇的礼仪位分远远高于女婿

传统社会条件下,一个人的家庭地位和礼仪位分都是丧服制度规范的。在《仪礼》中,妇(儿媳妇)为舅姑(公婆)丧服是二等“齐衰”一年。在《开宝通礼》和《大宋政和礼》中,妇为舅(公公)丧服是一等“斩衰”三年,妇为姑(婆婆)丧服是二等“齐衰”三年。在《皇明祖训》和《大明会典》中,妇为舅姑丧服都是一等“斩衰”三年。

在礼仪典籍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等中,在朝廷诏令全国施行的礼仪制度文本如《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等中,女婿为岳父母丧服一律是五等“缌麻”,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一直没有变化。

就是说,传统社会中,儿媳妇与儿子的礼仪位分是一样的。公婆过世,应当披麻戴孝,居丧三年。岳父母过世,女婿也有丧服,是五等“缌麻”,居丧三个月。

一般意义上讲,丧服一等“斩衰”二等“齐衰”的,叫披麻戴孝。已出嫁的本姓女客和娶进门的外姓媳妇,丧服“大功”“小功”的,也算披麻戴孝。丧服“缌麻”的,都是亲戚、同事和朋友,一般不视为披麻戴孝。

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 天天要闻


归结一下。现实生活中,一般习俗文化认为,亲戚、同事、朋友、庄邻等,都是吊丧人员,不需要披麻戴孝。需要披麻戴孝的,都是本家的子孙和女眷。儿媳妇是本家女眷,肯定需要披麻戴孝;女婿是外家亲戚,按礼不需要披麻戴孝。

新社会新国家,各人都有各人妈,一个女婿半个儿,娘家婆家都是家,独生子女遍地有,女婿披麻戴孝也是没办法。

女婿不给岳父母披麻戴孝,儿媳妇也不给公婆披麻戴孝,很公平?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安徽17年前丢失石狮,现身江苏一私人博物馆?两地官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安徽17年前丢失石狮,现身江苏一私人博物馆?两地官方回应

5月27日,有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称,在江苏徐州一家私人博物馆看到一个石狮子,是他老家安徽萧县王寨镇一个村里的石狮子。该网民说,村里的石狮子十七年前被盗。另有一位网民也发布信息称,村里丢失的石狮子找到了,“两个石狮子当年就放在我家门口”。5月28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从萧县文旅局了解到,该局已关注到相关情...
幸福花开文明岛——党的二十大以来海南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 天天要闻

幸福花开文明岛——党的二十大以来海南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文昌市、昌江黎族自治县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50个村镇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74家单位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来自海南的多个先进榜样获得表彰,彰显了我省近年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拓展海南文明岛创建成果取得的显著成效。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
新民侨梁 | 复旦大学日本关西校友会举办庆祝建校120周年聚会 - 天天要闻

新民侨梁 | 复旦大学日本关西校友会举办庆祝建校120周年聚会

“我和张勤都是复旦大学日语系77级的,还是上下铺,我1984年、他1987年来日本”“我本科毕业于京都外国语大学,后于2018年留学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5月25日晚,日本大阪,复旦大学日本关西校友会迎接建校120周年聚会在中央区道顿堀中华料理店“缘”内举行。这些自我介绍的,正是当晚参加聚会、以日...
陈汤破郅支单于:汉朝与匈奴的决战传奇 - 天天要闻

陈汤破郅支单于:汉朝与匈奴的决战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与匈奴的对抗是一个重要的篇章,尤其是陈汤破郅支单于的故事,展现了汉朝将士的勇敢和智慧,也为后来的汉匈关系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历史事件,了解陈汤的英雄事迹以及其对汉朝的影响。
龙图阁直学士究竟是个什么官? - 天天要闻

龙图阁直学士究竟是个什么官?

在京剧《铡美案》里,有句唱词“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里的包龙图,就是那个额头带个月亮、脸黑如炭的包拯。不过,真实历史中的包拯可不黑,戏剧里把他塑造成黑脸,是为了凸显其刚正无私的形象,后来电视剧也延续了这一设定。“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实际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给你看不一样的观点 - 天天要闻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给你看不一样的观点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历史中最具争议的战略决策之一。很多史学家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夙愿,或者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平衡内部矛盾,这些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深入分析了蜀汉的内部结构、地缘经济及技术发展等因素后,我们还可以挖
解放日报创刊76周年,我们始终在奔跑 - 天天要闻

解放日报创刊76周年,我们始终在奔跑

七十六载薪继火传记录时代脉搏 深度融合守正创新奏响上海强音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作者:王晨 黄海昕微信编辑:Rong◢ 猜你喜欢深夜突发致歉:张学友演唱会确认延期!与高考撞期被家长投诉刚刚确认!上海最大规模“原拆原建”小区,回搬时间定了!新房独门独户、有阳台有电梯警惕!三预警齐发...